理论教育 苏木与牧民的直接受益

苏木与牧民的直接受益

时间:2023-06-0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苏木通过资源开发取得的收益,可以分为两大部分:一是苏木取得的收入,二是苏木牧民取得的收入。牧民取得的收入,主要体现在苏木牧民通过直接、间接的方式而新增的家庭现金或财产性收入。据H苏木的牧民反映,在铜矿企业进驻苏木之后,牧业产品的价格比以前提高了不少。牧家乐的日常经营是有分工的,男主人主要负责杀羊做手扒肉,女主人主要负责做菜,有时女主人也需要也学习歌舞负责接待。

苏木与牧民的直接受益

苏木通过资源开发取得的收益,可以分为两大部分:一是苏木取得的收入,二是苏木牧民取得的收入。其中苏木取得的收入,主要体现在苏木政府因素取得的公共收入,以及苏木在资源开发中新增的公共产品。牧民取得的收入,主要体现在苏木牧民通过直接、间接的方式而新增的家庭现金或财产性收入。按照受益的性质分析,我们把牧民的收益分为补偿性收入、劳务性收入、牧产品收益和企业捐赠收入四大类。

(一)补偿性收入

据课题组了解,补偿性收入是当地牧民在资源开发企业中分得的最大收益。补偿收入主要来源于两个方面:一是矿产资源开发企业向当地嘎查及牧民征用、租赁土地而支付的补偿费;二是因矿产资源开发所造成的水资源下降对当地牧民的赔偿。

2005年至今,铜矿企业共出资16814765.7元,对H苏木毕力嘎查51户250人进行了水源地和尾矿库五年退牧还草补偿和占用23户牧民草牧场占用补偿,补偿范围在5千米至9千米水源地、三号尾矿库、三选厂、炸药库等区域。2007年建设莫林河水源工程的同时,对H苏木乌宝嘎查34户121人进行了五年退牧还草补偿456000元;2012年到期后,对以上34户124人进行了第二次五年退牧还草补偿 4464000元,共计补偿款8820000元。2008年至今陆续建设水库和四号尾矿库时,铜矿企业出资8065624元对呼和温都尔镇查干温都尔嘎查进行相应的补偿和政府赞助。2008年建设水源工程时,给予巴音宝力格镇浩日格嘎查当地9户48人进行了五年退牧还草补偿及房屋补偿共计2508000元。

(二)劳务性收益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的相关规定,在少数民族地区的企业应招收少数民族群众,但是由于企业实现了生产规模化、技术现代化、人才专业化,企业用工总量极为有限,而且要求专业技术人才,当地牧民很难参与到企业的基本工种中(如釆掘、加工等),少数民族人员也因语言和文化素质问题,企业不很愿意吸收他们参加。有研究表明,大煤矿开采中,直接雇佣的劳动力人员仅为传统煤矿的3%,如2008年鄂尔多斯全市煤炭产业实现增加值254.97亿元,而其中的职工收入占增加值的比重仅为5%左右,煤炭开采业的富民作用比较弱(胡德、李靖靖,2009)。据我们了解,由于铜矿开发企业的工种限制和用工习惯,目前在铜矿工作的本地牧民有三十几名,仅占H苏木总人口的1/200。大多数牧民从事治安、保管等与当地关系较为密切的工种,月薪在2000元左右。H苏木的一位领导就对笔者这样说:“铜矿不愿意招我们当地的人,说我们什么都不会,怕影响铜矿的安全生产,所以当地的人在铜矿工作一般干的是仓库管理、保安等活。”

除了参加西部铜矿的一些劳务性工作外,铜矿部分牧民还参与了资源开发延伸出来的其他产业链,特别是服务行业。铜矿地处偏远,离最近的城镇赛乌素镇也有35千米,因此铜矿的生活福利区是工人们日常生活消费的主要场所。目前福利区共有28家店铺,经营着工人们生活所必需的基本生活用品。尽管当地牧民对这些店铺有优先的租赁权,但是目前仅有4家店铺是由本地牧民开办,且经营项目均为餐饮,店铺年收入均在5万元左右。(www.daowen.com)

(三)牧产品销售收益

铜矿资源开发后导致的物价上涨,给当地牧民也带来了一定的好处。据H苏木的牧民反映,在铜矿企业进驻苏木之后,牧业产品的价格比以前提高了不少。为了吸引铜矿工人前来消费,一些牧民开起了牧家乐,专门经营传统的蒙餐,一只羊加工成肉食,可以卖到2000—3000元。但是由于地理位置的限制,只有一些在公路旁的牧家乐的生意较为兴旺。

我家的牧家乐2010年形成规模,放养50多只羊,共有6800亩草场,之前有参加创业培训,牧家乐常年开放,但是每年10月份以后进入淡季,气候好的时候来自铜矿的人员较多。牧家乐的日常经营是有分工的,男主人主要负责杀羊做手扒肉,女主人主要负责做菜,有时女主人也需要也学习歌舞负责接待。店中雇有一名来自当地的蒙古族女服务员,旺季的时候比较忙。我家获得了新农牧区示范户等荣誉称号,地理位置距公路较近,起到了当地致富带头的作用。(H苏木牧民呼某)

(四)企业帮扶与捐赠

为了更好地使企业服务社会,乌拉特后旗政府规定每一个企业对应帮扶一个村(嘎查)。规模以上企业每年至少投入5万元,规模以下企业每年至少投入2万元,定点定向地对村里进行帮扶。例如,化肥企业会把自己厂生产出的化肥送到帮扶农牧民手里,以实物进行帮扶。为了搞好与当地政府的关系,矿产开发企业在发展过程中为地方政府及矿产开发地的公益事业或救济性项目捐赠了一些资金或实物。这些捐赠性收入,也是当地农牧民取得分享机制的重要渠道。如某矿业公司响应旗委、旗政府关于开展“村企互助”活动的号召,对H苏木巴拉嘎查和萨如嘎查进行了帮扶赞助,赞助金为每个嘎查每年10万元。另外,从2005年起,该矿业公司还对萨如拉嘎查的牧民子女给予初中、高中、大学各阶段的学生学费资助,直到大学毕业。当地的一家公司还成了基金会,从2012年成立至今,已帮扶社会各界及单位贫困人员177人,捐助资金64.2万元;捐助贫困大学生89人,捐助资金43.4万元;扶持困难村镇、地方文化事业等捐助85.7万元;累计捐助金额193.3万元。除此之外,铜矿企业在2006年出资2000多万投资建了廉租房惠民小区。该小区共360套廉租房,48个门点房,从50到70平方米不等,使用权交给地方用于帮扶全旗低保家庭、贫困农牧民、孤独老人和残疾人群,使用年限没有规定,但每年会有入户调查。其中门脸房对于贫困住户也有优惠政策,每年只需缴纳几百租金就可以开店。2007年,为支持中央提出的退牧还草政策和转移安置牧区移民,铜矿企业专门针对牧区移民制订了招聘和培训计划,出资100多万元通过“送出去、请进来”等多种措施,共安置牧区转移的农牧民500多人,促进了当地退牧还草政策的落实。除此之外,该企业还出资200多万元,选送当地农民子弟100多名高中、技校生到中国地质大学、江西理工大学等地深造,累计出资30多万元用于资助地方贫困学生上大学,长效开展重阳节期间慰问团结村60岁以上的老人和拥军活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