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东乌珠穆沁旗:畜牧业强旗转型工业强旗

东乌珠穆沁旗:畜牧业强旗转型工业强旗

时间:2023-06-0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东乌珠穆沁旗地处世界四大草原之一的锡林郭勒大草原之腹地。畜产品成为东乌珠穆沁旗发展繁荣,人民发家致富取之不尽的宝藏。在工业经济的大力推动下,东乌旗经济转型步伐不断加快,国民经济基本实现了由畜牧业主导向工业主导的成功转型。图1.3东乌珠穆沁旗部分年份地区生产总值、财政收入变化示意图图1.42009—2018年东乌珠穆沁旗农牧民人均纯收入及其增长速度地方财力的迅速增长也使东乌旗的社会事业亮点频出。

东乌珠穆沁旗:畜牧业强旗转型工业强旗

东乌珠穆沁旗(以下简称“东乌旗”)地处世界四大草原之一的锡林郭勒大草原之腹地。东乌旗天然草原面积约12万公顷,占可利用草原面积的3.7%,分布于东乌旗的北部和东北部地区。东乌旗也是乌珠穆沁牛、乌珠穆沁马、乌珠穆沁羊的发源地。因为独特的生态条件,东乌旗的牧业经济一度位居全区乃至全国牧业旗县之首,在我国草原畜牧业旗县中被称为“第一大牧业旗县”(齐伯益,2002)。畜产品成为东乌珠穆沁旗发展繁荣,人民发家致富取之不尽的宝藏。在1949—1999年,东乌旗活畜出栏17238283头(只),其中商品畜11374216头(只),在当地或外销绵羊肉169013吨,牛肉76327吨,马肉17830吨、驼肉1209吨,毛43944吨、绒2342吨、绵羊皮7245400张、山羊皮119640张、牛皮567456张、驼毛198吨、马鬃马尾253吨、鲜奶355720吨、小畜肠64.9万根。在20世纪90年代,畜牧业还是东乌旗的主体经济。1990年,全旗牲畜总头数达203.5万头(只),牲畜出栏率和商品率分别为42.7%和32.8%,全年牧业总产值达5779万元,占工农牧业总产值的53.8%。2005年该旗牧业年度牲畜存栏达到322万头(只),存栏、出栏羊总数名列全国牧业旗县之首。

表1.3 2017年东乌珠穆沁旗主要矿产开发企业简况

资料来源:东乌珠穆沁旗统计年鉴2015-2017

与乌拉特后旗不同的是,东乌旗的工业化进程发轫较早。如阿拉坦合力煤矿在1958年便开始使用人力采煤,玛尼图煤矿在1963年开始建矿,东乌珠穆沁旗国营煤矿和钨矿在1971年投入生产,1973年始建旗柴油发电厂,结束了当地多年靠煤油、羊油照明的历史。变革始于21世纪初,东乌旗旗委、政府在深刻分析发展形势的基础上,紧紧抓住国家西部大开发和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机遇,坚持“全党抓经济、重点抓工业、突出抓项目”的工作方针,提出“工业强旗”发展思路,依托资源优势,重点推进“543”工程(着力发展有色金属采选冶炼、煤炭能源化工、畜产品精深加工、石油开发利用、建材生产销售等“五大支柱产业”,突出抓好乌里雅斯太工业园区、畜产品加工园区、矿业开发区和能源化工区等“四大产业区”,努力延长有色金属采—选—冶及其废弃物综合利用、原煤—干燥—发电化工及其废弃物综合利用、活畜—畜产品初级加工—畜产品精深加工及其废弃物综合利用等“三大循环经济链条”)为主的新型工业化进程。乌里雅斯太工业园区已被自治区政府认定为“有色金属深加工产业集群”和“循环经济示范园区”,是自治区“双百亿工程”重点培育建设的工业园区之一。在工业经济的大力推动下,东乌旗经济转型步伐不断加快,国民经济基本实现了由畜牧业主导向工业主导的成功转型。2006年至2016年间,全旗三次产业结构由32∶48∶20转变为13.7∶72.6∶13.7。截至2015年底,全旗工业总产值过亿元的工业企业有37家,全部工业增加值达72亿元,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64.5%,总量跻身锡林郭勒盟第3位。

工业经济蓬勃发展为当地经济提供了坚强的支点和动能引擎,东乌旗的经济实力不断增强。2006年,东乌旗入围第六届中国西部百强县(市)。2007年,全旗地区生产总值达到26.77亿元,是1978年的73倍。人均GDP由1978年的238元增加到2007年的38400元,达到5485美元,高于全国、全区、全盟平均水平。财政收入由1978年的900万元增加到2007年的3.6亿元,是1978年的40倍,参见图1.3。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由1978年的533万元增加到2007年的19.1亿元,是1978年的358倍。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0663元;牧民人均纯收入达到8583元,是1978年的45倍,参见图1.4。2018年地区生产总值、人均生产总值分别达到104亿元和15.6万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达到5.76亿元。城乡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36071元和27836元,其中牧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连续30年位居全区牧业旗县之首。(www.daowen.com)

图1.3 东乌珠穆沁旗部分年份地区生产总值、财政收入变化示意图

图1.4 2009—2018年东乌珠穆沁旗农牧民人均纯收入及其增长速度

地方财力的迅速增长也使东乌旗的社会事业亮点频出。2004年旗政府投资1380万元实施了乌里雅斯太镇降氟给水工程,结束了镇区居民50年饮水含氟超标的历史;建设了集群众文化娱乐、休闲健身于一体的文化广场和喇嘛库仑庙宗教文化广场;旗财政累计补贴资金1100万元,共建设经济适用住房500多套,大大改善了低收入群众的住房条件,人均居住面积达到22平方米。2007年,旗政府所在地乌里雅斯太镇城镇化率达50%,被自治区命名为“八星级文明镇”。2012年,东乌旗在全盟率先实行了15年免费教育,惠及学生1.1万人;启动实施城乡住房保障工程和游牧民定居工程,居民住房条件明显改善;医疗卫生服务水平显著提高,旗内基本建立了三级医疗保障体系,嘎查卫生室覆盖率达到85%,新型牧区合作医疗参合率达100%。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报支比率达到90%以上,牧区养老保险覆盖率达到100%,实现了城镇牧区居民社会保障网络的全覆盖。2018年,旗城乡最低保障标准由500元提高到730元,特困救助供养人员集中和分散供养标准由每人每月1000元提高至1350元。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