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完善的地震和海啸预警系统即将实现

完善的地震和海啸预警系统即将实现

时间:2023-06-0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具体来看,这套系统包括地震预警系统、海啸预警系统、火山喷发预警系统等,通过瞬时警报、短信等应急通信网络,向全国受灾地区发出警报。日本地震预警系统由日本气象厅于2004年开始试运行,2007年正式投入使用。这套地震预警系统也是目前全球范围内性能最为先进、准确性最高的系统。地震预警系统正是利用了P波和S波之间的时间差来进行预报。警告包含警告和特别警告,当地震强度小于5级时,地震预警系统会发出警告。

完善的地震和海啸预警系统即将实现

日本国土交通省及其下的气象厅是日本主要的灾害信息管理部门,承担了灾害信息预报(灾害预测)和灾害信息的收集发布职能。为了应对地震海啸火山喷发、极端天气自然灾害,日本气象厅(JMA)开发了一套强大的监测网络,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应对不同自然灾害的预警系统。具体来看,这套系统包括地震预警系统、海啸预警系统、火山喷发预警系统等,通过瞬时警报、短信等应急通信网络,向全国受灾地区发出警报。日本也因此成为世界上预警体系最为完备、技术最为先进的国家。

地震和海啸应急系统由监测网络、日本气象厅的数据收集分析和预警系统、应急通信网络三大部分组成,按照数据监测、数据收集和分析、信息分类、信息分发、最终在最短的时间内向公众发出预警信息。具体运转方式如下:

●数据监测:监测网络提供数据监测的功能,日本气象厅等基于物联网技术,利用部署在日本本土、周边、海底的地震烈度表、地震检波器、验潮仪、应变仪等仪器,以及其他组织收集的实时数据,以支持对地震和海啸的监测。各类仪器部署的数量如表4-1所示。

表4-1 日本地震和海啸监测网络

注:根据气象厅官方数据整理,其他机构包括日本防灾科学技术研究所(NIED)、日本国家海洋地球科学技术局(JAMSTEC)、国土地理院(GSI)、日本海上保安厅(JCG)、东京大学地震研究所(ERI)等机构。

●数据收集和分析:日本气象厅通过地震现象观测系统(EPOS)实时收集自己的观测平台和其他组织观测平台的数据,形成对地震和海啸的7×24小时全天候监测。当监测到地震时,气象厅会立即确定震级、震中位置和海啸风险。

●信息分类:气象厅根据收集和分析的数据,对信息进行分类,主要划分为地震早期预警、海啸预警、地震烈度、南海海槽地震信息以及其他地震和海啸信息等。

●信息分发:总体来看,日本气象厅一般将预警信息分发至两个方向:其一,发送至中央和地方政府部门、警察机构、防灾组织、海岸警卫队、媒体和其他机构,并在气象厅网站上实时公布,主要用于灾难的初步应对、灾区检查和居民的疏散和救援;其二,气象厅利用国家瞬时警报系统J-Alert,通过电视、广播、手机扩音器等,NHK和其他广播媒体、日本电报电话公司等企业参与其中,向受灾区域居民发出地震预警、海啸预警等紧急规避和疏散的信息。

此外,为了确保预警信息的正常发布,政府也作了替代预案,在东京和大阪设有镜像操作中心,以保证在发生大规模灾难时,一处受损严重,另一处也能够及时发布预警。

1.地震预警系统

地震预警系统(Earthquake Early Warning,EEW)是指在几秒内检测到临近区域可能发生的强烈地震后,对本地提供预警信息的系统[12]。虽然地震发生的时间可能只有短短的几秒、几十秒,但是地震预警系统提供的几秒钟的宝贵时间,往往能够大大减轻地震造成的损失。地震预警系统的意义在于,能够提醒受灾地区采取对策,例如火车降低车速或停止运行,电梯在就近楼层停止,公众无论是在办公室、工厂还是家中等各种环境中,能够快速离开危险区域,保护自己。有研究指出,地震预警系统可减少人员伤亡:如果预警时间为3秒,可使人员伤亡比减少14%;如果为10秒,人员伤亡比减少39%;如果为30秒,人员伤亡比减少78%。日本实时地震情报利用协议会(REIC)的测试结果表明:如果主震区提前2秒获得了警报,区域内的死亡人数将能减少25%;如果能提前5秒获得警报,死亡人数将能减少80%[13]。

日本地震预警系统由日本气象厅于2004年开始试运行,2007年正式投入使用。气象厅以20公里为间距在日本全国范围内部署了约700个地震烈度表,以及其他组织的3700多个地震烈度表等监测仪器,实现对日本全国范围和周边海域的地震监测。这套地震预警系统也是目前全球范围内性能最为先进、准确性最高的系统。

图4-3 日本地震预警系统

资料来源:日本气象厅。

当地震发生后,地震波从震源传播,主要是地震纵波(P波)和横波(S波)。S波的传播速度约为每秒3—4公里,比P波每秒5—6公里的传播速度慢,能够引起地面水平晃动,其破坏性更大,是造成地震危害的主要原因。地震预警系统正是利用了P波和S波之间的时间差来进行预报。地震预警系统通过单个或多个P波检测来确定震中位置、震源深度等震源参数,并利用P波幅值和震级之间的比例关系估计震级,修正震源深度。连续检测三方向波形数据的向量总和,随幅值增加而更新估算震级[14]。最后,地震预警系统根据测算的地震震级、震中位置、地震烈度等信息,如果符合设定的预警标准,系统将发出预警信息。整个过程十分迅速,电信号的传播速度接近光速,这也就能够在震动强烈的S波到达之前,即时发出预警,通知学校、办公室、居民等做好防震准备。

地震预警系统发出的预警信息有两种形式,分别是警告(Warnings)和预测(Forecasts),划分依据是地震强度。警告包含警告和特别警告,当地震强度小于5级时,地震预警系统会发出警告。当地震强度大于6级时,将发出特别警告。公众通过电视、广播、智能手机等各种媒体获得警告信息,在收到警告信息之后应立即进行自我保护,电视、广播、手机、行政防灾无线电等不同的终端会发出不同的警报,公众应提前了解不同的警告形式,确保迅速响应;当地震强度在3级以上或3.5级以上时(一般不会造成破坏),地震预警系统会发出地震预测,但是其准确性在最开始相对有限,随着时间的推移,准确性会不断提高。预测信息用于提前准备工作,例如在工厂的生产线及时停止生产、户外工作人员及时寻找避难场所等。(www.daowen.com)

2011年3月11日,距离东京373公里的日本东北部海域发生里氏9.0级地震,地震同时引发巨大海啸,这也是日本历史上第一个9.0级的大地震。4月1日,日本政府将其命名为“东日本大地震”。这场大地震给日本带来了巨大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且导致福岛核电站发生核泄漏,为日本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伤亡最惨重的自然灾害。

图4-4 地震预警系统发出的地震警告[15]

地震发生后,地震预警系统正常启动,及时发出了地震警告和海啸警告信息,避免了更大程度的灾难影响。当地时间2011年3月11日14时46分18.1秒发震,46分45.6秒地震预警系统发布第一报,预计震级为4.3级,震级被系统低估了。到46分48.8秒,地震预警系统发布第四报,给出了震级7.2级的预报,同时,地震预警系统通过电视、广播、移动和智能手机发出第一条预警信息。不过,地震预警系统监测到的第一报,即地震发生8.8秒之后,气象厅向宫城县、岩手县和福岛县等地发出紧急地震警告,当地居民通过NHK的电视播报和手机等方式获得了强地震警告。距离震中较远的东京,也在地震波到达前约60秒获得了地震信息。等到地震预警系统发出第十二报时,即地震发生后65秒,此时,观看日本广播协会NHK或当地电视报道的数以百万的民众,都接收到了地震预警系统的警报。在东北新干线方面,当地震波到达前9—12秒,列车电力供给被切断,27列高速列车紧急刹车,当主震发生后70秒、最大的地震动[16]到达时,列车的速度已经降至100公里/小时,最终27列高速列车全部安全停车,无一伤亡[17]。

也正因为此,地震后一项对受访者的调查显示,超过55%的受访者表示愿意在未来更积极地使用地震预警系统[18]。当前,地震预警系统在家庭、医疗、工业系统等领域有广泛的应用。比如,公众可以购买专用的地震预警信号接收器,可以接收气象厅发布的地震预警信息,并具有液晶显示和声音告警。这种专用的地震预警信号接收器,有无线电接收和互联网接收两种类型。而通过互联网接收的报警器,只要和网络连接好了,就可以全天候任何时间接收报警信号,无需担心夜间睡着了而收不到预警信号[19]。

当然,地震预警系统并不是完美的,其主要存在三个方面的欠缺:预警只能够提前数秒到数十秒发出警告,时间非常短;震源附近地区可能来不及收到预警就已经发生强震;地震烈度和强震时间的预警可能会有误差。

2.海啸预警系统

1999年4月,日本气象厅启用了自主研发的海啸预警系统(Tsunami Warning System,TWS)。该系统主要用于日本周边的海啸预警,对于远离日本的太平洋地区地震引发的海啸,气象厅与太平洋海啸警报中心(位于夏威夷)合作,预测海啸对日本产生的影响并发出预警。当发生地震时,日本气象厅根据地震观测数据估算发生海啸的可能性,系统通常会在地震发生后三分钟左右(或早于两分钟)发出警告。如果预计沿海地区会发生海啸,日本气象厅则会向可能受影响的地区发出海啸预警,包括海啸的预计到达时间、高度等内容。

海啸预警系统的运转方式与地震预警系统基本一致,通过物联网传感器等,对海啸实现数据监测与收集,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数据分析、信息分类、信息分发,最终将海啸预警发送至公众。

在日常状态下,日本气象厅会对不同地点、震级的地震进行海啸的模拟计算,并将与海啸到达时间和高度相关的结果存储到数据库中。当强地震发生时,日本气象厅利用监测数据确定地震的位置和震级,根据计算的结果与数据库比对,选择最接近的匹配结果。然后,气象厅向预计受到影响地区发出海啸预警,气象厅将全国划分为66个海啸预报区域,覆盖全国及沿海地区。预警信息会根据海上观测数据和沿海观测数据进行更新,更新之后再次向公众发出预警。

图4-5 海啸预警发布时间线[20]

2013年3月7日,海啸预警系统进行了升级,重新调整了海啸警报的名称、预报高度等,具体调整如表4-2所示。

表4-2 海啸警告/预警分类[21]

需要注意的是,日本气象厅会根据预计海啸的最大高度,用定性的方式来描述(如高、巨大),而非定量。只有当确认了准确的震级之后,气象厅才会以预计的最大海啸高度(定量形式)来更新警告。当地震等级超过8级之后,则不会发布具体的预报高度数值。

海啸预警与地震预警同样会在电视台、广播、手机等各种渠道进行发布。例如,海啸预警发布时,会在NHK电视台的节目中插播紧急广播,全屏展示日本地区,标出海啸预警的区域,并按照统一的标准颜色显示海啸信息。具体而言,大海啸警报为紫色,海啸警报为红色,海啸注意警报为黄色,背景地图为灰色,海上地区用深蓝色。民众在收到海啸预警之后,迅速采取紧急避难措施,保证人身安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