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信息文明时代的挑战:人类的生存与发展

信息文明时代的挑战:人类的生存与发展

时间:2023-06-0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所以处于农耕文明的人类还只能仰仗自然的恩赐而生存,人类处于“靠天吃饭”的生存状态。人类文明的列车再一次提速。在信息文明的时代,人类产出的物品完全可以保障人类的基本生存需要。图9-7 人类文明的万年历程猎采文明:与兽争食,石器,随性近十万年以前,石器的使用开始了人类文明历程中的原始文明阶段。

信息文明时代的挑战:人类的生存与发展

在上一节中用几个具体的信息技术应用案例,从不同的角度让读者品味了一下即将来临的信息文明社会。我们当然可以展开自己想象的翅膀,去对信息文明社会做更多的浪漫憧憬,比如去找一个网上虚拟恋人谈一场恋爱,甚至娶一个以假乱真、从外貌到心智完全按照个人意愿定制的机器人作为新娘。不过,这些想象即使成真也还仅仅是一些琐碎的小事。下面还是从回顾历史开始,来从更高的层面窥视一下即将到来的信息文明,见图9-7。

978-7-111-60062-6-Chapter09-7.jpg

图9-7 人类文明的万年历程

猎采文明:与兽争食,石器,随性

近十万年以前,石器的使用开始了人类文明历程中的原始文明阶段。虽然那些粗糙的石刀石斧让人类相比其他动物有了一定的生存优势,但是人类在这个阶段的基本生存状态还是没有完全脱离动物界,处于一种“与兽争食”的生存状态,过着狩猎采集的动荡生活。面对大型猛兽,人类甚至还处于难以自保的弱者地位。从个体上看,其生存方式可以用“随性”来描述,饿了便去找吃的,饱了就只管晒太阳。

农耕文明:靠天吃饭,金属工具,苦力

原始文明在历史中缓慢地前行。经过上万年的历练与摸索,人类终于掌握了青铜以及后来铁的冶炼。金属冶炼的成功,让人类可以制造出远比石器更加复杂、更加强大的各种工具。人类开荒种田,圈养畜禽,终于全面超越了动物,无须再与兽争食。人类开始成为真正的强者,哪怕是在最凶猛的野兽面前。金属工具的使用让人类文明实现了历史性的第一次跨越,人类从原始文明进入农耕文明。

此时的人类虽然全面超越了动物,但是在强大的自然力面前依然几无招架之功。所以处于农耕文明的人类还只能仰仗自然的恩赐而生存,人类处于“靠天吃饭”的生存状态。只要大自然风调雨顺,人类就能够傲视天下其他动物,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但这样的日子时常会被打断,饥寒交迫、颠沛流离成为农耕文明阶段并不少见的场景。就个体而言,这时在大部分时间里是面朝黄土背朝天,可以用“苦力”来描述。

工业文明:自主生存,动力工具,技能

人类文明的车轮,进入农耕文明后开始缓慢加速。回响了几千年的田园牧歌终于被英国曼彻斯特城中的蒸汽机的轰鸣所打断。蒸汽机引发的工业革命翻开了人类文明史崭新的一页,人类历史性地开始控制利用自然之力,曾经简单的金属工具进化成为有动力的、复杂的钢铁机械,工业文明以雷霆之势降临人间,横扫全球。

掌握了利用自然力奥秘的人类,早已将其他动物远远地抛在了身后,开始向曾经可以任意蹂躏自己的大自然挑战。征服自然与改造自然成为人类最重要的活动之一。虽然这些活动产生了许多危及人类自身生存的后果,对自然力的有效利用终于让人类可以有效地抵御大自然对人类的肆虐摧残,人类开始了“自主生存”的生存阶段。

进入工业文明之后,在人类可及的时空范围内,人类第一次将自己的生存主动权牢牢地把握在了自己的手中,当然同时还有自我毁灭的能力。人类文明的列车再一次提速。

至此,人类的工具从石器到金属,从无动力到有动力,一直在扮演着辅助强化人类体能的作用,不断增强人类在物质世界中的行为能力。随着工业文明的不断成熟,个体赖以生存的越来越是他拥有的“技能”,而不仅仅是卖“苦力”。

信息文明:自由发展,智能化工具,创造

人类是智慧的生物,智能才是体现人类区别于其他动物的根本特质。在进入工业文明不到200年的时间后,人类创造的工具便发生了再一次的质变。在此,我们简要总结一下前面章节已经介绍和分析过的信息技术发展历程的相关内容。

20世纪40年代,现代电子计算机这个辅助强化人类智能的工具,在美国英国等先进的工业化国家诞生了。工具从辅助强化体能到辅助强化智能的飞跃,其产生的深远影响必然超越以辅助体能工具为支撑的工业文明。

事实上,在经历了从电子管开始,到晶体管/集成电路,再到(移动)互联网几次技术跨越之后,计算机所代表的信息技术实现的绝不是工业文明框架内的某一次工业革命。计算机这个辅助强化与延伸人类智能的工具正在推动人类文明进入一个更加辉煌的阶段——信息文明。

由于工具发生了从体能到智能的飞跃,这次文明的跨越对传统的颠覆,将远远超过工业文明对农耕文明的颠覆程度。

随着人类工具在计算机的参与下自动化、智能化的程度不断提高,人类的生产能力有了质的飞跃。虽然人类社会依然存在贫困与饥饿,但是更多的是人类社会管理自身的问题所造成的。在信息文明的时代,人类产出的物品完全可以保障人类的基本生存需要。人类正在历史性地摆脱生存问题的困扰。

人类直到工业文明阶段,还依然是在不断提高自己在物质世界中的行为能力。而计算机这个辅助与延伸智能的工具的出现,不仅进一步提高了人类在物质世界中的行为能力,使得物质产出极大地丰富。更为颠覆性的一点在于,计算机与网络在物质世界之外,正在逐步构造出一个比物质世界还要日益复杂,并且与物质世界有着复杂耦合作用关系的虚拟世界,人类的生存发展空间发生了根本性的重构与扩张。人是精神与物质的复合体,人类的生存空间第一次完整地实现了与人的双重存在的同构化。

在信息文明时代这个双重世界的结构中,物质世界的存在会不断地被以信息形态映射到虚拟世界之中,形成自己在虚拟世界中的虚拟映像。这其中最重要的就是人这个认识主体及由人构成的复合主体的虚拟映像。因为不论这个双重世界有多么地复杂,人终归是这个世界的主宰,虚拟世界既是人的创造物,也是服务于人的附属之物。图9-8是在更大的视角下对图7-11内容的更为宏观的阐释。(www.daowen.com)

978-7-111-60062-6-Chapter09-8.jpg

图9-8 信息文明时代人类生存的双重世界

在虚拟世界中各种物质存在的虚拟映像通过信息应用而发生相互作用,再通过包括虚拟映像在内的各种方式反作用于物质世界。由此,我们能够更清楚地看出本书所讨论的主体虚拟映像及基于它的新的应用系统架构所具有的重大而深远的意义,以及第7章第7.4节中所揭示的信息类应用的未来在更大的背景下的前景。

除了物质世界存在的虚拟映像之外,在虚拟世界中还会有大量的人类创造出来的纯虚拟存在,包括在第8章第8.4节中讲到的:“(人的自由创造)将催生更多的、超出我们今天最浪漫的想象边界的、各种不同系统规模的颠覆性系统级创新。许多系统将要实现的功能在整体上将远远超出今天我们对人工智能的期待。它们不会拥有人这样的主体地位,但是在功效上却会极大地超越人在智能上作为一个个体的所能达到的高度与广度——就像辅助与延伸体能的机械性工具在体能的各个方面实现的对人的全面超越。而这些系统所具有的‘智能’是对机器对人的智能的模仿与机器独有的‘智能’的有机融合,在性质上将会与人的‘本有智能’有重大区别,正如区块链系统展示给我们的那样。”所以,虚拟世界的结构的复杂性将远远超过物质世界,它是人类的“外意识”(见第3章第3.1节)。

物质世界具有严格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自然法则的约束,使得人类无法为所欲为。信息技术创造出来的虚拟世界则完全不同。它几乎不受物质运动规律的影响,而仅仅是人的意识的直接产物。这是一个游离于“上帝”管辖之外的疆域,不论你心中的“上帝”是耶和华还是宇宙本体。或者说,人就是这个虚拟世界的“上帝”,人按照自己的意愿创造了这个虚拟世界,并按照自己的意愿操控这个虚拟世界,它会不断地产生那些符合人的意愿以及人自己都无法预料的后果。这个横空出世的虚拟世界将给人类带来前所未有的挑战。

物质产出的极大丰富,加上物质/虚拟复合生存空间与人的生理与精神双重存在的同构化,将使得在信息文明中的人类进入“自由发展”的生存状态。但是“自由”并不简单地等于快乐与幸福,它还会带来困惑与迷茫甚至是绝望。当然,人类获得了空前的自由之后,人类的自我约束能力对于人类社会的稳定与发展就具有了更为重要的意义。在这个自由发展的文明中,个体的价值将由他的“创造”力决定。

信息文明之光已经在工业文明远方的地平线上升起。它正在各个方面,从形而下到形而上,对人类社会提出了一系列颠覆性的挑战。这些挑战超越了民族、文化宗教与意识形态。

下面首先抛开意识形态与信仰,从社会的不同层面,由下向上来看一下信息文明带来的主要挑战。

(1)人类社会的基本单元——家庭,正在由于基本生存问题的解决而进一步解体。在发达国家,家庭的解体已经有几十年的历程了。当今,在全球单身比例最高的四个国家瑞典、丹麦、芬兰与挪威,单身住户的比例达到了40%~45%,日本的这一比例也已达到30%。不仅英国,德国、美国等发达国家的这一比例也在持续走高,全球单身人口比例增长最快的是中国、印度与巴西。家庭进一步解体将对经济政治乃至人类的繁衍模式都带来根本性的冲击。

(2)以企业为代表的社会组织将变得更加弹性,边界更加模糊,内部也更加宽松。工业文明中传统的斯巴达克方阵式的边界清晰、行动整齐划一的组织将成为稀有。由此必然会带来组织的文化、运作、管理模式、组织结构等的重大变革。

(3)在经济上,农耕文明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为主导,工业文明是商品市场经济为主导。很多人也把商品市场经济当成了理所当然,甚至当成了不可动摇的信仰,但是随着生产力的极大提高,我们正在经历几乎所有基本产品的全球性生产过剩,信息文明的主要经济形态还会是市场经济吗?如果不是,那么会是什么样的经济形态?至少这是一个应该探究的问题。近年来,很多人开始谈论经济的计划性问题。那么计划性将以什么形式出现?社会的分配机制是否会有根本性的变化以保证相对的公平以及每一个社会成员的基本生存?

(4)在当今的世界,除了极少数的几个中东国家外,大多国家都是采用代议制的政治体制。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在网络已经畅通无阻地覆盖了几乎所有人的情况下,代议制还是必需的吗?人们有充分的理由发问,在现在的网络环境下为什么还需要别人代表我参政议政?信息文明下的基本政治体制将会演变成什么样子?会出现大众普遍直接参与的政治治理结构吗?大众的普遍参与给社会政治带来的正面与反面的影响是什么?

(5)许多人认为网络导致社会的去中心化。而事实上,网络带来的是社会的扁平化,同时会产生超级巨无霸。它是否会导致少数精英控制社会,导致人不仅在财富上,也可能同时在智力上的两极分化

(6)随着人类摆脱了基本生存问题的困扰而进入自由发展的阶段,人类社会的道德必然出现重大的变化。求生存的道德观与求发展的道德观必然会有一些根本性的不同。道德的变化将形成新的社会共识。这个过程不会是一个愉快的经历,会有大量的冲撞发生。

(7)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推进,传统的国家是否会解体而形成一个全球性的“人类命运共同体”?事实上在虚拟世界中,传统国家的概念已经模糊了。被誉为20世纪最伟大的史学家的阿诺德·约瑟夫·汤因比(1889—1975,英国历史学家,哲学家),在1972年的时候便认为人类在21世纪将实现全球融合,并且认为只有中国这个“文明型国家”有能力、有历史经验来承担起这个责任[4]。如果人类必将融合,那么中华民族复兴的目标又是什么?它是否会超乎所有人在现有的与历史的政治理念与经验的框架内的预期?

如果再往上看,当人类从求生存进入求发展的阶段后,人类的“自由发展”的目标是什么?在几乎没有外在约束情况下的自由发展中,人类的自我约束的意义是什么?自由发展是否会导致人类在不同意义上的、不可逆转的分化?

随着人类技术的发展,绝大多数人越来越依赖于人工环境而脱离自然,被越来越智能化的服务系统隔离在解决问题的具体过程之外。也就是说,绝大多数人越来越远离“真实”,生活在“虚幻”之中。这对于人类意味着什么?是否会导致极少数掌握“真实”、设计工具控制环境的精英控制人类?

从技术的角度来看,人类社会从微观到宏观正在变得越来越复杂。如在第8章第8.6节中所讨论的,当系统复杂到一定程度之后,是否会超出人类的控制能力范围而导致系统失控或崩溃?这种系统限制与具体的技术无关,而是由人的认知能力决定的。也就是说,人类可以让系统无限制地复杂,但是可能不能保证系统按照人的意愿可控地运行。这个边界不是技术的,而是人自身认知能力决定的。也就是由人的智能极限决定的。

如果从最高层来看,当人类进入信息文明这一个全新的文明形态的时候,我们是否需要一个对文明的顶层设计?对文明的“设计”反映了人类集体的智慧自觉性。而人类的文明,正是由智慧驱动的。智慧的自觉性才是人区别于动物的本质特征,而不是生理欲望本能的自发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