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用户为中心,虚拟服务为载体,“免费+收费”相结合,以核心的免费产品为流量争夺阵地(如腾讯以QQ、微信为流量核心,百度以搜索为流量核心),多维度抢占入口,形成黏性,然后不断丰富增值服务,并开放部分平台产品,形成生态系统。
我们以腾讯为例,来描述这样的生态圈逻辑。如图8-8所示,腾讯以用户为中心,开发了QQ即时通信工具,抢占了电脑端的在线聊天入口。QQ会员不断增多的同时,腾讯不断推出各种新的虚拟服务,包括游戏、虚拟道具、虚拟币,也包括拍拍电子商务购物。移动互联网时代来临,无线网络成为主要消费习惯后,腾讯马上推出二维码、微信。以微信抢占移动端在线聊天入口,然后在微信中逐步推出新的服务功能,比如微信红包,抢占银行卡入口;微信钱包,实现揽储、支付、理财等银行功能;推出微信购物等,更好地稳定移动端入口。
除此之外,随着新的应用入口和智能入口快速发展,腾讯又入股四维图新,抢占地图入口,推出地图服务;入股滴滴打车,抢占叫车入口。
腾讯版图布局开之后,海量数据的沉淀让其有条件推出金融服务和大数据服务。
(www.daowen.com)
图8-8 腾讯虚拟服务型生态圈示意图
同样的生态圈经营逻辑,百度也是成功的典范。百度以搜索引擎为核心竞争产品,抢夺电脑搜索引擎入口,并不断完善核心技术。有了足够的流量保证后,百度推出一系列的产品和服务,比如百度音乐、百度文库、百度理财、百度财富等。移动互联网兴起后,百度推出百度地图,抢占地图入口,并提供API接口,方便大量商户接入。但值得关注的是,百度移动搜索端迟迟没有推出方便移动搜索使用的语音搜索,或者其他搜索方式入口。
以上四种方式,就是企业构建生态圈的典型商业逻辑。看清楚了商业背后的逻辑,就不难理解互联网大佬BAT(百度、阿里、腾讯)为什么不惜重金收购地图软件、打车软件等,其实目的很简单,就是抢占不同类型的入口,丰富服务体系,形成生态圈,推出大数据服务和金融服务。
生态圈玩法在消费领域渐趋成熟,在产业领域却依然留下了巨大的商业机会。智能化时代带来,信息物理集成(CPS)技术的快速发展,产业互联网将掀起新一轮的风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