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全球经济新周期的表现
肇始于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机,让全球经济经历了10年的衰退期,到目前为止,增长意义的复苏迹象仍未真正显现。然而,在这10年中,全球经历了一场以“互联网+”推动经济发展的浪潮,各种新业态、新模式、新产业层不断涌现。蓬勃发展的互联网线上经济与深陷萧条的线下经济形成鲜明对比,并对全球经济发展产生着综合的作用。在我们看来,全球金融危机的爆发是美式全球化走向极致的结果,过度崇尚于“高科技+金融”的发展模式,显露了美式全球化的种种缺陷。在这样的背景下,互联网技术的突破和商业应用,缓解了美式全球化带来的各种问题,它以更加平等、开放、共享的方式推动全球资源配置,开启了另一种全球化道路。尽管这条道路才刚刚开始,但从互联网经济的发展势头和众多脱颖而出的创新公司可以预见,“互联网+”引领的全球化既是美式全球化的“替代品”,更是驱动全球经济进入新周期的引擎。
(二)信息技术新突破的必然结果
每一次颠覆式技术创新(造船技术、电力技术),都极大推动了全球化的深度和广度,这在大航海时代和电能通信时代均得到证明。今天,人类开始进入以全球数字通信、泛在链接和可负担性的普遍网络化为特征的信息社会,促成了一大批新的商务模式和服务业态,并对全球性要素配置提出了分工、联合生产的新要求。从未来看,以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移动通信与物联网等技术的融合,人们终将步入一个崭新的数据社会。此时,数据是关键经济资源,它因具有普惠与私有双重属性,兼具光速流动和无限复制特征,同时在现有可见的物质世界外衍生出一个既无疆域也无核心的全新网络空间。在这个空间上,由于聚集了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活动,将被人类赋予感知能力而积淀大量数据、物物之间沟通互联加上人工智能所产生的思考能力,以及物物之间竞争与协同,将引导我们进入新的全球化时代。这次全球化最大的不同是要素之间具备自我配置、计划调节的能力。
图8-1 当代信息基础设施的演化与发展(www.daowen.com)
●注:随着通信技术与无处不在的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创新发展,万物具有人类独有的末端神经感知功能,从而万物皆有“灵”,犹如整个地球都可随时被感知,这构成了地球人格化的认知基础,超级计算能力和人工智能的发展使得各类物质具备自我思考、自我进化的能力,整个地球犹如人类拥有大脑般将具备一定的智慧能力。但即便地球具备感知和思考能力,仍然服务于人类万灵,通过智能基础设施、智能制造、智慧生活等,为人类提供更为舒适与安全的环境。
(三)美式全球化困惑与反思及其修正
“超级全球化”是解决美式全球化内在冲突的必然结果,也是替代美式全球化的经济全球化发展新趋势。这里注意,全球金融危机的爆发,打破了“美国金融创新式需求扩张—中国投资驱动式生产扩张—俄澳等国资源输出式能源扩张”的全球经济平衡链条,美国主导的扩张型全球化道路遭遇了全面冲击。因为这种全球化建构的是美元以及美国技术和标准主导的经济秩序,这种全球化越是走向深入,继续推进的难度就越大,内在的冲突和矛盾就会越剧烈——既有美国与发展中国家的冲突,也有美国本土技术人员和蓝领个人的冲突,还有全球经济扩张与全球生态承载能力的冲突。在冲突不断升级的过程中,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及其商业模式的成功,因提供了更大的自主平等国家发展机遇、创造了更好的共享共赢资源配置方式、推动了更优的绿色节约经济发展目标,成为替代美式全球化的必然结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