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国际生产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以全球价值链分工为突出特点
与20世纪贸易相比,21世纪全球贸易特征发生了重大变化。基于FDI全球流向、厂商生产网络布局和国际生产分工变化的特征,许多学者从不同角度描述这种新的全球生产分工,如全球价值链分工、全球供应链、任务贸易(trade in tasks)、生产分割和碎片化、垂直专业化(Vertical Specialization)、全球化二次解绑(Baldwin,2011)、21世纪贸易等来描述新的全球化生产和贸易特征。
Baldwin(2011)从全球化两次解绑角度来分析21世纪新的贸易特征。第一次全球化解绑原因是交通运输业的发展,使得生产和消费能在地理上有所分隔,但由于生产过程需要大量协调工作,因此生产反而呈现出集聚化特征。在国际经贸来往中,以货物贸易为主。第二次全球化解绑主要动因是信息技术的发展。信息技术发展使得生产管理协调的成本大为降低。生产设计、技术可以在远距离以外的生产基地顺利应用,生产模块化的特征更加明显。在此阶段,国际贸易从过去货物贸易为主到服务贸易、资金资本、技术资本、中间品贸易等各类形态贸易共同快速发展,这种贸易模式被Baldwin(2011)称为“贸易投资服务紧密联合体(trade-investment-service nexus)”。
(二)新的国际分工下,国际投资贸易规则正处于重构阶段
新的全球化特征对服务贸易开放、投资开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全球价值链分工为特征的新全球化特征下,由于全球货物贸易自由化水平已较高,贸易壁垒相对较低,而投资壁垒和服务贸易壁垒相对较高,因此,21世纪以来,国际投资贸易规则的变化主要体现是对投资和服务贸易领域自由化提出更高要求,此类规则对一国国内政策影响较大,其影响的范围从“关境上措施”转向“关境内措施”。一国除了要进一步开放服务业商业存在设立和跨境提供服务,在设立阶段开放投资,还要在运营阶段给予外资非歧视性待遇,同时在资金转移自由化、竞争中立、知识产权保护、环境保护、争端解决机制等各方面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www.daowen.com)
(三)全球经济发展区域分布呈现新格局,新兴经济体快速崛起但仍脆弱
20世纪80年代以来,大量发展中国家开始其工业化进程;20世纪90年代以来,新兴经济体快速崛起,全球经济南北分立情况越来越不明显。发展中国家是近三十年以来全球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全球金融危机后,新兴经济体快速崛起,但仍十分脆弱,经济波动较大,金融相对不稳定。发展中国家虽然经济增长较快,但在全球投资贸易规则制定方面仍处于被动地位。
(四)国际经济政治形势日益复杂,我国推进经济改革的外部压力加大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崛起和发展,西方部分发达国家对我国在其传统主导区域的政治经济影响力有所警惕,在许多经济议题上融入了政治因素,使得我国所面对的国际经济政治形势比过去更为复杂,我国推进国内相关领域改革的外部压力加大,如知识产权保护、汇率体制改革和金融体制改革、国有企业改革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