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境外经贸合作园区”(以下简称“园区”)是指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不含香港、澳门和台湾地区)注册、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中资控股企业,通过在境外设立的中资控股的独立法人机构,投资建设的基础设施完备、主导产业明确、公共服务功能健全、具有集聚和辐射效应的产业园区。[2]“园区”以企业为主体,以商业运作为基础,以促进互利共赢为目的,主要由投资主体根据市场情况、东道国投资环境和引资政策等多方面因素进行决策。投资主体通过建设合作区,吸引更多的企业到东道国投资建厂,增加东道国就业和税收,扩大出口创汇,提升技术水平,促进经济共同发展。[3]
“园区”旨在解决非洲营商环境的短板。由于非洲自冷战结束后爆发了大规模的动乱,投资环境不佳。第一,政府更迭。据统计,仅从1990年初至1993年4月底非洲大陆有15个国家的政权发生变化。其中,利比里亚、乍得、索马里、马里、埃塞俄比亚、阿尔及利亚、塞拉利昂等7国领导人,不是在反对派的武力威胁下被迫下台,就是在军人压迫下交了权。[4]这种恶化的安全环境难以吸引外商投资。第二,政策连续性不足。与政权更迭伴生的是国内政策的大幅变更。一些西方势力支持的政治派别更倾向于西方的自由经济体制,而军方势力则喜欢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政权的频繁交替导致政策和预期的高度不确定,严重抑制了外商投资的兴趣。第三,法律法规缺失。由于非洲各国经济发展起步较晚,国内经济法律建设“交叉”和“空白”现象并存。这对于有兴趣开发非洲市场的外国投资者来说,基本上是毫无头绪。(www.daowen.com)
上述问题对于中国的中小型民营企业的消极影响尤为突出,而“园区”的模式正好为中国民营企业出海发展打造了良好的平台。“园区”为拟入驻的中资企业提供了全方位的软性服务,包括政策法律咨询、投资和工作许可、企业注册和有关登记、报关报税、商检、仓储运输、商务会展、与当地政府和机构协调中介服务以及安全保卫等。其中,“园区”提供的“一站式”服务大大提高了中国中小民营企业走进非洲的信心和决心。此外,“园区”的产业集聚效应和产业链运营,也有效助力“走出去”企业扎根当地市场,开拓国际市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