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民族解放的浪潮中,坦噶尼喀1961年12月9日宣布独立,后与桑给巴尔合并,于1964年10月29日成立坦桑尼亚联合共和国。赞比亚于1964年10月24日宣布独立,成立赞比亚共和国。两国在独立后都面临着发展经济的任务,而修建一条连接两国的铁路则尤为迫切。
赞比亚之所以坚持修建这条铁路,主要是因为:一是渴望经济独立,不想在铁路运输上受制于殖民主义者统治的国家。赞比亚严重依赖于铜产品出口。其中央省有一条长约144公里,宽约48公里的铜矿带。据统计,从1965年到1970年,铜矿产值约占国内生产总值的45%,占政府财政收入的60%,出口贸易的95%。[1]赞比亚是个内陆国,而当时从赞比亚通往沿海国家的所有铁路线路都由于政治原因被封锁。经东非经济共同体同意,开放坦桑尼亚达累斯萨拉姆市港口为赞比亚的出海口。[2]赞比亚的铜只能通过大北公路运到达累斯萨拉姆出口,但该公路路况非常差,安全事故频发。二是发展北方省的需要。赞比亚既有铁路主要集中在南部地区及铜矿带,北方地区土地贫瘠又缺乏必要的交通,经济十分落后。而且联合独立党的许多重要成员都出生在北方省,他们积极推动在北方修建一条铁路。[3]
而对于坦桑尼亚来说,修建连接赞比亚的铁路的重要意义在于,当铁路建成后,受益的不只是赞比亚,坦桑尼亚也能直接或间接地从可能增长的贸易中获利,而且非洲国家之间的贸易往来将日益便利,从而加速非洲的发展。[4]
从1963年初,坦赞两国领导人开始商谈修建跨国铁路问题。[5]1964年1月桑给巴尔以革命的方式宣布独立,随后坦噶尼喀爆发军事叛乱被镇压。而这一切并没有动摇赞比亚总统卡翁达修建坦赞铁路的决心。2月,赞比亚总统卡翁达在去达累斯萨拉姆参加“非洲统一组织”大会期间,便安排随他一同前往的交通部长和坦桑尼亚总统尼雷尔在会后商谈坦赞铁路问题。1965年1月,尼雷尔与卡翁达再次会晤,两国总统向世界宣布他们已达成了修建铁路的共识。此时,修建坦赞铁路的主要问题是寻求援助方。
坦赞两国最先向世界银行以及联合国等国际发展机构提出援助请求。世界银行对该项目的可行性调研报告提出,鉴于东非和中非的贸易量甚小,缺乏修建铁路的经济价值。[6]1964年,联合国组织人员考察,报告结论为修建铁路具有冒险性。[7](www.daowen.com)
1964年7月,尼雷尔开始通过美国驻坦桑尼亚使馆向美国政府请求援建坦赞铁路。1965年5月,坦桑尼亚正式以官方文件向美国请求援建坦赞铁路,但是美国却给出了与世界银行相似的答复。美国拒绝坦桑的援建请求主要是因为当时美坦关系正处在低谷期。美国将1964年l月发生政变的桑给巴尔视为“非洲的古巴”。1964年12月以及1965年1月,坦桑尼亚两次逮捕了涉嫌参与军事政变推翻尼雷尔政府的美国飞行员,导致坦美两国互撤了使馆。[8]
此时西德和坦桑尼亚的关系正处在最低谷。由于桑给巴尔最先承认了东德,[9]而在1964年4月坦噶尼喀与桑给巴尔组成坦桑尼亚后,尼雷尔仍然允许东德在坦桑尼亚设立非官方的使馆。这导致西德宣布立即撤销对坦桑尼亚的军事援助。尼雷尔对这种要挟十分恼火,主动要求西德撤销所有的经济援助,其中包括400万美元的经济贷款以及300万美元的技术援助。[10]在这种情况下,西德自然是不会考虑援建。鉴于在西方屡屡遭拒,尼雷尔开始怀疑西方国家的真实动机:“我一度跟西方世界的关系很好,那个时期认为它最讲道理。但在建设上我们得到了些什么呢?它们在援助别的国家进行建设的问题上是很少以慈悲为怀的。”[11]
鉴于卡翁达不断通过私人信件向英国首相威尔逊求援,为了缓和双边关系,威尔逊派英国海外发展部部长卡施于1965年出访坦赞两国,明确告知英国目前正处于信贷失衡的危机阶段,无法提供大规模援助支持修建铁路。[12]
于是坦赞两国又把目光投向了社会主义阵营,但也遭到了苏联的拒绝。[13]受东西方冷战因素影响,苏联在非洲更注重军事援助而非发展领域。[14]其对非的策略是直接支持代理人战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