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充分认可贸易发展水平低下是阻碍非洲最不发达国家实现发展的主要因素。为此,中国积极履行WTO承诺,通过一系列援助举措帮助非洲国家提升贸易能力。
第一,加强与贸易有关的基础设施建设。随着非洲国家经济社会迅速发展,国际机场、港口、大桥等交通枢纽能力不足的问题越发突出,增加了其物流成本。一方面,中国向非洲国家援助建设交通基础设施,改善受援国的贸易条件。例如,中国援助的多哥洛美机场、肯尼亚西卡公路、马里巴马科三桥、毛里塔尼亚友谊港扩建等项目,极大地改善了受援国的贸易运输状况;另一方面,中国支持非洲国家建设的光纤骨干网扩大了通信网络的覆盖面,降低了当地的通信成本,促进了电子商务的发展。例如,中国援助的肯尼亚国家光纤骨干网项目,有力推动了肯尼亚信息通信产业实现跨越式发展,网络速度大幅提高,网络通信费用降低了90%,网络用户激增。肯尼亚信息技术行业快速发展,已成为近年来当地发展最快的产业。再如,中国援建的坦桑尼亚国家宽带骨干网项目共分五期,一、二期建成后,形成了7560公里的国家光缆骨干传输网络,覆盖坦桑尼亚全国所有26个行政区,连接周边六个邻国及两条国际海底光缆,并已经为布隆迪、卢旺达、赞比亚和马拉维等4个国家提供国际电路转接服务,成功实现成为东非区域通信枢纽的愿望。截至2016年6月,骨干网项目运营已为坦桑尼亚政府实现超过7000万美元的收益。同时,该项目的运营使坦桑尼亚的电话资费较建设前降低了58%,互联网资费也降低了75%,很多农村地区也享受到通信发展带来的变化。骨干网的建设使用为坦桑尼亚消除数字鸿沟,促进各行业信息化普及,从而为最终实现“宽带坦桑、智慧城市”奠定了坚实基础。
第二,提供贸易相关的物资设备。一方面,中国向喀麦隆、厄立特里亚等国提供的新舟60飞机为受援国商贸人员提供了快捷的出行服务,加强了非洲国家间的商务联系。另一方面,为有效提高非洲国家货物通关速度和效率、促进贸易便利化、推动运输业和国际贸易发展、打击走私和贩毒,中国分别向埃及、毛里求斯、津巴布韦、坦桑尼亚、赞比亚、乍得、埃塞俄比亚、毛里塔尼亚、卢旺达、吉布提、科特迪瓦、塞拉利昂、肯尼亚等国援助了集装箱检测设备。这些项目的顺利实施帮助非洲国家提升了海关通关能力和贸易便利化水平,切实推动其融入全球价值链。
第三,开展旨在提升商品质量的技术合作。2011年12月,中国在世界贸易组织第八届部长级会议期间,与贝宁、马里、乍得和布基纳法索组成的非洲“棉花四国”达成合作共识,并通过提供优良棉种、农机、肥料,示范和推广棉花种植技术,支持生产企业技术升级改造和产业链拓展,以及开展管理和技术人员培训等合作方式,旨在帮助四国促进棉花产业发展、扩大贸易规模、优化贸易结构。
第四,给予非洲零关税待遇扩大对华产品出口。中国于2005年首度对非洲25个最不发达国家190个税目的商品实施零关税。在2006年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上,中国宣布扩大非洲最不发达国家对华出口商品零关税待遇受惠面。2011年11月,中国在G20戛纳峰会上宣布,对最不发达国家97%税目的产品给予零关税待遇。截至目前,最不发达国家对华出口5000个税目商品享受零关税待遇。在国际经济危机大背景下,中国扩大零关税待遇范围有效地促进了处于全球产业链底端国家的对华产品出口。2008年以来,中国连续多年成为最不发达国家第一大出口市场,吸收最不发达国家约三分之一产品出口,并持续成为非洲第一大贸易国。
第五,举办“促贸援助”相关培训。中国为非洲国家举办了多期与贸易发展相关的专题研修班,涉及主题包括国际物流运输与多式联运服务提升、铁路互联互通合作、国际产能合作、电力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合作、装备制造标准化合作、贸易与可持续发展、跨境电商政策、农产品流通与贸易、出入境动植物检验检疫、进出口食品安全、贸易便利化等,有力加强了中国与非洲国家的经贸政策沟通对接,提高了非洲国家融入全球产业分工的能力。
然而,近年来经济全球化面临诸多阻碍,贸易保护主义不断抬头,促贸援助呈现出收缩趋势,这也给中国对非促贸援助带来了一定的挑战。
第一,国际贸易发展不确定性增加。当前,全球经济低迷,发达国家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纷纷将关注重点转向促进本国商品的出口,无暇关注非洲国家市场的培育。从2015年开始,OECD/DAC国家对外提供的促贸援助金额开始下降,非洲国家再次面临在全球贸易领域被边缘化的风险。以美国对非洲的促贸援助为例,美国在2000年通过《非洲增长与机遇法案》(AGOA)给予非洲国家6000多种商品进入美国市场零关税待遇,同时要求美国行政部门在基础设施和农业等领域增加对撒哈拉以南非洲国家的发展援助,以提升其贸易能力。历届美国政府都将AGOA作为美国针对非洲地区最主要的促贸援助政策,用以促进非洲的经济和政治发展。但近期特朗普政府出于“实用主义”和“美国优先”的考虑,围绕该法案做出一些“强化美国利益”的新举动。2018年3月29日,特朗普政府宣布终止卢旺达在AGOA项下所享受的零关税待遇60天,直到卢旺达降低从美国进口二手服装的关税。此举引起了非洲国家,特别是最不发达国家的普遍不满和担忧。实际上,非洲大陆整体对二手服装的征税,正显示了其志在成为下一个“世界工厂”、保护本国服装业的雄心。特朗普政府开始以“贸易对等”原则对非洲国家进行更有力的约束,这将导致AGOA本来的促贸援助政策特性进一步弱化。而美国作为世界第一大援助国,其对“促贸援助”的消极态度必然对最不发达国家参与多边贸易体系造成更加不利的影响。
第二,当前中非贸易结构仍然比较集中。整个非洲大陆除了南非和埃及等少数几个国家的经济发展状况比较好之外,非洲大多数国家经济发展较为单一,产业间的发展水平和速度极不平衡,完整的国民经济体系也尚未建立。此外,交通基础设施和通信基础设施的落后严重制约了中非贸易的发展,进而导致中国与非洲国家的贸易发展水平参差不齐。一方面,中国对非贸易仍然集中于少数几个非洲国家。如2015年,中国与南非、安哥拉、尼日利亚以及埃及四国的进出口总额占中国与非洲大陆进出口总额的52.3%;另一方面,尽管中国两次宣布对非洲最不发达国家输华商品施行零关税待遇,但中国自非洲进口的商品仍然以大宗商品为主。
为有效应对中非促贸援助所面临的挑战,并回应在发达国家贸易保护主义抬头背景下非洲国家对中国赋予的更高预期,建议全面升级中国对非“促贸援助”:
第一,以“促贸援助”支持非洲工业园区规划。当前,中国在海外支持的境外工业园区主要是以中国企业开发为主导,由中国企业与东道国签署合作协议。一般情况下,按照协议,中国企业负责承建园区内的基础设施和园区管理,东道国政府负责提供水、电等配套基础设施。但由于东道国政府的治理水平有限,往往做出的承诺无法履行,导致园区无法正常运作。中国可利用援助资金支持境外工业园区的整体规划,由中国出面与东道国进行协调,对东道国无法提供的园区配套设施,可以援助资金进行支持,以保障境外园区的正常运行。这样做有助于加快园区的建设,从而帮助非洲国家优化营商环境,吸引更多的资金和技术,提升本国产品的国际市场竞争力。
第二,以“促贸援助”引导中非产能合作。当前,非洲最不发达国家多种产品享有零关税进入中国市场的优惠贸易待遇,但由于与中国商品进口标准不对接、质量不达标等因素,导致其出口不畅。中国一方面可以运用优惠贷款资金在非洲国家援建一批生产性项目,以此为依托培训当地劳动力,帮助其提高生产能力,从而在非洲大陆自贸区内扩大非洲国家间的贸易规模;另一方面,可依托受援国的资源优势,进行产业链中端环节转移,推动非洲国家按照中国标准直接进行生产、加工、组装,并对符合标准的产品开启快速通关的“绿色通道”,从而大幅拉动非洲对中国的出口。
第三,以“促贸援助”推动生产标准互认。尽管中国宣布对非洲国家部分产品实施零关税,但中非贸易结构仍然比较集中的一个主要原因是中国与非洲的产品生产标准不对接,难以跟中国本土产业链形成配套服务。因此,中国可利用援助资金与非洲国家建立关于“标准化”的常设机制,定期对其进行中国生产标准的培训和交流沟通,帮助非洲国家适应中国现行的产品标准和规范,使其能够顺利与中国市场需求对接,增强其产品在中国市场的竞争力。
专栏24——象牙禁贸令标志着中国积极参与全球生态治理的态度
2016年12月30日,国务院宣布,中国将在2017年底前禁止所有商业性象牙贸易和加工。这一声明得到国际社会高度评价,体现了中国政府积极参与全球生态治理的态度。(www.daowen.com)
中国传统文化一直将象牙视为财富和地位的象征。象牙雕刻工艺在商代(约公元前1600—公元前1046年)达到高峰,并在2006年被列入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国作为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的签署方,得到了CITES常委会的准许通过合法渠道从南非国家来进口尚未出售的象牙制品,并且有权利指定特定工厂和零售商在中国从事象牙的制作和销售。在中国销售的每一件合法象牙制品都必须附有带该产品照片的“收藏证明”。
但是,政府针对小范围象牙贸易的政策引发了诸多问题。第一,它实际上引发了大规模的非法象牙贸易,帮助非法象牙产品清洗身份为合法产品。目前,“收藏证明”没有办法百分之百地证明产品的合法性。不仅古董市场被黑市交易摧毁,还有一些指定卖家牵涉到非法交易中。
第二,大部分在中国售卖的象牙制品仅仅是首饰,并不带有文化内涵。更确切地说,这些产品降低了象牙制品的价格,并让中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非法象牙贸易市场。
第三,少量的合法象牙贸易掩盖了用虚假账号在网络上进行的非法贸易,使得监管变得困难。
第四,失控的非法象牙贸易严重损害了中国在非洲的形象。一些在非工作的中国人非法购买象牙并且走私回国牟利。此外,部分中国旅客在不受监管的商店购买象牙并企图逃避非洲海关检查,这让针对中国旅客的检查变得更严格。
同时,非法象牙贸易对非洲来说是一场灾难。非洲象整个物种濒危。最重要的是,整条象牙贸易链的腐败破坏了非洲大陆的治理体系。此外,非法象牙贸易为加强整个非洲大陆冲突的极端主义势力提供了资金。
有鉴于此,中国打算积极参与国际合作,并且逐渐淘汰国内非法象牙贸易。2015年9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对美国访问期间,根据白宫声明,“中美承诺对象牙进出口实行完全禁止”。中国的积极参与不仅提升了中国作为野生动物保护者的形象,并且也为中国在全球治理中赢得了更大的影响力,还推动了其他国家和地区限制象牙贸易。
尽管如此,值得注意的是,禁令只是中国对抗非法象牙贸易的第一步。如果根本需求没有消除,象牙贸易可能会转移到黑市。并且由于价格会随着增加的风险和供不应求的市场关系上升,偷猎和走私的情况会更加严重。
如果没有配套的政策,禁令的效果难以得到保障。其一,中国需要加强推行象牙禁贸令的力度来防止黑市走私。禁令将会通过减少判断贸易合法性的工作来降低政府成本,从而集中精力打击非法贸易。然而,国内非法贸易商可能放弃实体售卖,转而利用社交媒体的保密性进行非法交易。因此,林业、公安、海关、工商等多个政府部门应该共同努力,打击违法象牙贸易。
其二,中国应拓宽投资渠道,抑制国内对象牙的需求。解决这场危机的根本就是抑制象牙需求,减少象牙消费。在降息和经济缓慢增长的背景下,各种金融产品的收益大幅下降,导致人们缺乏高质量的投资选择。这是象牙热的直接原因。此外,销毁没收的象牙只会刺激象牙价格攀升,加剧对象牙疯狂的投资热情。为了降低国内对象牙的需求,需要更多努力来创新投资产品,并将资金引入实体经济。
其三,中国应该更积极地参与国际反对象牙贸易的活动。这就意味着需要发展新技术和地理信息系统,找到偷猎的热门地区和走私路线,来加强海关和边境检查,以及加强国家和地区间的信息分享和数据分析。
其四,应该努力提高人们不买象牙制品的意识,探索象牙雕刻的代替品。
(载《环球时报(英文版)》2017年1月9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