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中非治国理政交流深入探讨

中非治国理政交流深入探讨

时间:2023-06-0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积极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并将加强治国理政交流作为中国发展对外关系的重要内容,积极推动中国与其他发展中国家的政治互鉴,构建“命运共同体”。另一方面,中国包容性的发展理念有望提升非洲的公共治理水平。中国扩大人民有序政治参与,保障人民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的政治经验,通过中非治国理政交流,获得了非洲知识精英的广泛认可。

中非治国理政交流深入探讨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积极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并将加强治国理政交流作为中国发展对外关系的重要内容,积极推动中国与其他发展中国家政治互鉴,构建“命运共同体”。

2013年3月,习近平主席访问坦桑尼亚等非洲三国,这是他就任国家主席以来的首次国事访问,凸显了中国对非洲伙伴国的重视。习近平在访问坦桑尼亚期间发表重要演讲,他用“真、实、亲、诚”四字箴言来诠释中非关系的真谛。关于“真”字,习近平主席指出:“世界上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发展模式,各方应该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和发展模式多样化。中国将继续坚定支持非洲国家探索适合本国国情的发展道路,加强同非洲国家在治国理政方面的经验交流,从各自的古老文明和发展实践中汲取智慧,促进中非共同发展繁荣。”[9]随后在南非出席金砖国家领导人第五次会晤时,习近平主席在发表题为《携手合作,共同发展》主旨发言时指出,“我们要深化互利合作、谋求互利共赢。金砖国家30亿人要都过上好日子,全面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这条路,主要靠各国自力更生,也需要金砖国家加强合作。我们要继续增强五国政治互信和人民友谊,加强治国理政经验交流,共同推动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进程,把握发展规律,创新发展理念,破解发展难题。要继续加强在联合国、二十国集团、国际经济金融机构框架内的协调和配合,维护共同利益。”[10]此后,在中阿合作论坛、中拉合作论坛上习近平主席都强调了“分享治国理政经验,从各自古老文明和发展实践中汲取智慧”的愿望。[11]2018年在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上,中非双方推出以“八大行动”为核心的上百项合作举措。习近平主席提出的“不干预非洲国家探索符合国情的发展道路、不干涉非洲内政、不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人、不在对非援助中附加任何政治条件、不在对非投资融资中谋取政治私利”树立了中国对非合作的自律标杆,展示了国际发展合作的道德准则

在此背景下,中国对外援助加强了受援国的国家治理能力建设。2015年9月,习近平在联合国成立70周年系列峰会上宣布成立“南南合作与发展学院”。该学院于2016年4月在北京大学挂牌成立,旨在总结分享中国及广大发展中国家的治国理政成功经验,帮助发展中国家培养政府管理高端人才,这是中国推动南南合作、促进共同繁荣的重要举措。2016年9月,学院成功招收第一批来自埃塞俄比亚等23个国家共48名博士和硕士学员,在学习生活中,学员们积极参与课程学习研讨,到中国各地实地参访,直观感受到了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的蓬勃向上和民生的持续改善,亲眼看见了中国特色发展道路的成功实践,从而激发了对中国发展经验的学习热情。在2017年12月中国举办的“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高层对话会”开幕式上,习近平总书记表示:“我们不‘输入’外国模式,也不‘输出’中国模式,不会要求别国‘复制’中国的做法”。大会通过《北京倡议》,强调政党间应增进互信、加强沟通、密切协作,探索在新型国际关系的基础上建立求同存异、相互尊重、互学互鉴的新型政党关系。吉布提争取进步人民联盟总书记、政府财政部长达瓦莱表示:“中共治理的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其面临的挑战也会是许多发展中国家在寻求现代化与工业化过程中必将遭遇的挑战。中共的经验对发展中国家来说是宝贵的。”

专栏7——中非政党交流对非洲意义特殊

在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高层对话会举办期间,第三届中非政党理论研讨会同时举行,非洲各国政党高层代表均表达了希望与中共相互借鉴治国理政经验的愿望。(www.daowen.com)

大部分非洲国家都在冷战后的第三波民主浪潮推动下实行了多党制。由于其制度基础并非内生,再加上近年来西方不断以发展资金相要挟,令这些国家的政治制度畸形发展,西方民主“包装”下的选举不断发生各种军事政变和流血冲突。因此,加强中非政党交流,不仅有助于推动非洲国家内生性的制度文明建设,也有助于提升全球治理的层级和内涵。

当前非洲大陆的政治现实是西方政治话语掩盖下的矛盾和分裂,地方部族势力仍然是制约非洲政治发展的主要因素。以尼日利亚为例,尼全国约有250个部族,这些大小部族分属不同的语言集团,信奉不同的宗教,有着彼此不同的风俗习惯。仅仅在半个世纪之前的民族独立运动中,有的民族主义者就强烈反对建立一个统一的尼日利亚这种“人为制造的国家”。因此,寻求内生的经济和政治发展、打造国家内部的认同和共识,克服地方民族主义、实现国家政治与民族一体化,才是非洲走向政治治理现代化的根本出路。

加强中非政党交流有助于推动非洲国家的政治进步和文明程度。一方面,中国发展红利有望带动非洲政治进步。当前,中非经贸合作已经全面展开,中国资金已经进入了非洲农业、制造业、旅游业等各个领域,中国的发展红利正在推动非洲摆脱单一经济的发展模式、逐步走向多元化。对于大国而言,经济实力的增长必然伴随着经济和商业利益的对外扩张、自我认知的变化以及国际战略的重新定位。经济崛起的非洲大陆必将重新审视和评估自身政治制度的水平,从而内在建构出一种适合非洲经济和文化发展水平的政治文明。另一方面,中国包容性的发展理念有望提升非洲的公共治理水平。出于对第三波民主化带来的政治动荡的强烈不满,大量非政府组织在非洲蓬勃发展。但是在政治实践中,却并未发挥政治参与的作用。有些徒有其表,只有口号没有行动,有些成为西方话语的代言人,导致公信力不足。中国扩大人民有序政治参与,保障人民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的政治经验,通过中非治国理政交流,获得了非洲知识精英的广泛认可。基于此,加强中非间的政党交流,有助于推动非洲基层民众的政治参与能力,从而提升非洲国家的公共治理水平。

(载《环球时报》2017年12月4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