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Deap 2.1软件计算得出2004—2012年中国沪深A市场861家样本企业的货币资金使用效率平均情况(见表4-3)。依据DEA模型的原理,只能对同一有效前沿面内的考察单元进行比较,因此,本章的考察对象为同一财务年度的不同企业间的货币资金使用效率值,以及该财务年度上市公司货币资金使用效率的平均水平。数据显示,2004—2012年样本企业的平均货币资金使用效率偏低(均值为0.80左右),距离有效前沿面较远。
表4-3 2004—2012年中国上市公司综合效率分布情况
注:以下年份出现了少量样本企业综合效率值低于0.6(详细见附表A1):2005年(2家)、2009年(1家)、2010年(4家)、2011年(3家)、2012年(1家)。
从企业货币资金使用效率值的分布情况来看,表4-3显示,2004—2012年综合效率为优[5]的企业数量占总样本的2%—3%(详见附表A2),0.8<TECRS<1的企业占比50%—70%,0.6<TECRS<0.8的企业占比20%—50%。这说明中国上市公司货币资金使用效率为优的企业较少,90%以上的企业的货币资金使用效率处于非优状态,其中,有一半左右的企业处于次优状态(0.8<TECRS<1)。数据显示,2004—2012年分布在前沿面的上市公司数量有一定的波动,尽管不同考察年度的同一企业的效率值不具备可比性,但是,就整体样本而言,距离前沿面的企业数量发生变化,则说明样本企业在一定的程度上,资金使用综合效率有所波动,其效率的具体变化程度在第四章进行测度。(www.daowen.com)
图4-3描绘了2004—2012年货币资金使用综合效率值0.8<TECRS<1的企业占总样本比率的分布情况。图形显示,研究区间的0.8<TECRS<1企业数量和0.6<TECRS<0.8企业数量呈此消彼长状态,例如,2004年73.4%的企业综合效率值在(0.8,1)区间内,24.74%的企业处在(0.6,0.8)区间内,至2008年前者约为59%,后者约为38%,2012年前者约为65%,后者约为33%。在标杆企业数量不变的前提下,0.8<TECRS<1企业数量较多,0.6<TECRS<0.8企业数量较少,说明总样本的平均效率更接近前沿面;相反,0.8<TECRS<1企业数量较少,0.6<TECRS<0.8企业数量较多时,说明总样本的平均效率偏离前沿面较远。
图4-3 2004—2012年中国上市公司非优企业分布情况
图4-3说明中国上市企业货币资金使用综合效率普遍偏低,次优企业(0.8<TE<1)和低效率企业具有明显的时间特征,例如,2010年次优企业的数量最少,而低效率企业的数量最多,说明该年企业的货币资金使用平均效率最低,这与表3-1统计的中国上市公司货币资金平均持有水平具有一定关系,其中,2010年上市公司的货币资金平均持有水平最高,达历年最高值为17.28%。由于DEA模型只能描述样本企业各年的静态资金使用效率情况,不同的参考年份之间不能进行跨期比较,本书的第五章将进一步比较不同的年份企业资金使用效率的高低。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