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重点建设示范区提升土壤肥力保护

重点建设示范区提升土壤肥力保护

时间:2023-06-0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土壤pH值大于8.5或土壤盐分含量大于1克/公斤的灌溉地区,选择一批重点县(市),每县建设2个万亩以上的集中连片示范区,配套滴灌系统,实施秸秆还田、地膜覆盖、工程改碱压盐和耕作压盐。(三)土壤肥力保护提升重点是秸秆还田、增施有机肥、种植绿肥和深松整地。选择一批重点县(市、场),每县建设1个10万亩以上的集中连片示范区,配置大马力拖拉机及配套机具,支持开展秸秆还田。一是建设耕地质量调查监测网络。

重点建设示范区提升土壤肥力保护

(一)退化耕地综合治理

北方盐渍化耕地综合治理。在土壤pH值大于8.5或土壤盐分含量大于1克/公斤的灌溉地区,选择一批重点县(市),每县建设2个万亩以上的集中连片示范区,配套滴灌系统,实施秸秆还田、地膜覆盖、工程改碱压盐和耕作压盐。连续实施3年后轮换。

(二)污染耕地阻控修复

重点是土壤重金属污染修复、化肥农药减量控污和白色(残膜)污染防控。

化肥农药减量控污。按照《到2020年化肥使用量零增长行动方案》和《到2020年农药使用量零增长行动方案》,选择一批重点县(市),每县建设10个5000亩以上的集中连片示范区,调整化肥农药使用结构,改进施肥施药方式,建设有机肥厂(车间、堆沤池),推动有机肥(秸秆、绿肥)替代化肥,推广测土配方施肥、病虫害统防统治、绿色防控等技术。连续实施3年后轮换。

白色(残膜)污染防控。在西北地区选择一批重点县(市、场),每县示范农用薄膜改厚膜10万亩以上,建设村、乡、县三级残膜回收站点。

(三)土壤肥力保护提升(www.daowen.com)

重点是秸秆还田、增施有机肥、种植绿肥和深松整地。一是秸秆还田培肥。选择一批重点县(市、场),每县建设1个10万亩以上的集中连片示范区,配置大马力拖拉机及配套机具,支持开展秸秆还田(包括深翻和翻松旋轮耕)。连续实施3年后轮换。二是增施有机肥。选择一批重点县(市、场),每县建设5个万亩以上的种养结合示范区,建设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基础设施,支持适度规模养殖场进行粪污处理;建设有机肥厂(车间、堆沤池),引导农民增施有机肥。三是种植绿肥。选择一批重点县(市、场),每县建设1个10万亩以上的集中连片示范区,配套建设1个1000亩以上的绿肥种子基地。四是深松整地保水保肥。在东北和黄淮海等适宜地区,选择一批重点县(市、场),每县实施深松整地50~100万亩以上。每3年开展一次。

(四)占用耕地耕作层土壤剥离利用

耕作层土壤是耕地的精华和不可再生的资源。会同国土部门选择一批重点省份,开展占用耕地耕作层土壤剥离利用试点,剥离后重点用于中低产田改造、高标准农田建设和土地复垦,以增加耕作层厚度、改善土壤结构。同时,将占用耕地耕作层土壤剥离利用纳入省级政府耕地保护责任目标和耕地占补平衡考核内容。

(五)耕地质量调查监测与评价

重点是建设耕地质量调查监测网络和耕地质量大数据平台,组织开展耕地质量调查与评价工作。一是建设耕地质量调查监测网络。根据土壤类型、作物布局、耕作制度、代表面积、管理水平、生态环境的差异,按照20万亩耕地设置1个监测控制点的标准,在全国建设1万个耕地质量长期定位监测控制点,开展耕地地力、土壤墒情和肥效监测。二是建设耕地质量大数据平台。建立国家级耕地质量数据中心和省级耕地质量数据中心,完善县域耕地资源管理信息系统,及时掌握耕地质量状况,为农业行政管理、政策制定、规划编制、区划调整和生产提供决策依据。三是开展耕地质量调查与评价。在县域耕地地力调查和评价的基础上,开展全国耕地质量调查与评价,对耕地立地条件、设施保障条件、土壤理化性状、生物群系、环境状况和耕地障碍等因素进行全面调查,综合评价耕地质量等级,定期发布相关报告。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