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齐商文化的务实精神与商业成功

齐商文化的务实精神与商业成功

时间:2023-06-0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齐商文化具有典型的务实精神。齐商文化的务实性鲜明地体现在齐国的经济发展政策中。“通商工之业,便鱼盐之利”就是姜太公建国时确立的务实精神的重要内容之一。在商业文明高度繁荣的今天,更应该弘扬齐商文化中务实进取的精神,为构建符合当代商业文明发展要求的商业文化汲取能量。

齐商文化的务实精神与商业成功

齐商文化具有典型的务实精神。其一,尊重自然规律。齐国的统治者已经认识到自然的力量,并非常尊重自然规律。齐国建国之初,姜太公明确意识到地理环境是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条件,面对齐国不适宜发展农业的自然条件,他明智地提出了工商立国之策,齐国逐渐富裕起来。管仲相齐时,发展了姜太公“就地利”的思想,进一步提出了“尽地利”的观点。管仲认为,天地都是自然之物,具有其自身的力量,但并不是神鬼之力。同时,管仲还看到了自然界的规律性。《管子·形势》一书提出规律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正因如此,在发展生产的时候要抓住时机,不能错过。《管子·牧民》阐述了天时对于发展生产的重要性。其二,因时制宜,因地制宜。民俗的形成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无法在朝夕之间改变,在认识到这一点后,姜太公开创了“因其俗,简其礼”的传统。这种务实的做法尊重了当地人的风俗习惯,得到了东夷人的拥护。

齐商文化的务实性鲜明地体现在齐国的经济发展政策中。“通商工之业,便鱼盐之利”就是姜太公建国时确立的务实精神的重要内容之一。齐地自古以来就是柞蚕、柞蚕丝的发源地,其生产的柞蚕丝闻名于世。据《尚书·禹贡》记载,齐地生产的柞蚕丝,在上古时期就是当地的重要贡品之一。姜太公推行发展纺织业的政策,使齐国的纺织技术一直领先于诸侯列国,齐国亡国后,齐地的纺织业也并未因此停滞。西汉时期,齐地成为著名的丝织品产地,为汉朝皇帝制作冠服。同时,齐地濒临大海,具有较先进的渔业生产技术,因此齐国统治者秉持因地制宜的务实精神,大力发展渔业和煮盐业,煮盐业由此成为齐国的支柱产业之一,并给齐国带来丰厚的利润。管仲相齐时提出的“四民分业”、招商引资等政策也都是基于当时社会经济发展需要而制定的。到战国时期,商人的力量越来越大,他们在一定程度上操纵物价,盘剥百姓,对国家经济的正常发展造成了不利的影响。齐国统治者也相应地制定了抑制商业的政策。比如,政府会以贷款的形式向农民租借农资农具,限定时间归还,以保证他们顺利开展生产。另外国家会通过宏观调控的方式控制粮食流通,防止商人对粮价进行操控,损害国家利益。这些做法是国家是根据经济发展需要而制定的与商争利的办法,既增加了国家收入,又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商人,体现了务实的精神。(www.daowen.com)

齐商文化的务实思想在天时、地利、民俗等方面的基础上,开拓了实事求是的思路,提出按客观规律办事、因势利导等唯物主义的思想,这在当时是十分难能可贵的。务实精神是齐人留给后人的宝贵精神财富,而务实的最终目标,就是实现国家经济、政治的发展,实现国富民强。在商业文明高度繁荣的今天,更应该弘扬齐商文化中务实进取的精神,为构建符合当代商业文明发展要求的商业文化汲取能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