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国统一六国后,齐文化和鲁文化的交融在战国的基础上继续推进。齐国虽然灭亡了,然而齐文化却没有随着国家的灭亡而迅速消亡,它作为一种地域文化,继续对秦朝,乃至西汉前期的文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齐文化对秦国统一六国后的政治、文化产生的巨大影响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形成于稷下学宫、基于阴阳五行理论的“五德终始说”,成为秦国统一和立法的理论依据。齐地的“八神”崇拜、黄老之学等也为秦王朝所用,齐学一度备受推崇。二是秦始皇对齐地的迷恋和对齐方士的轻信,对秦朝的政治产生了巨大影响。秦始皇统一全国后,曾四次巡狩,其中三次以齐地为中心。他十分相信齐地方士,命令他们为自己寻求长生不死之药,最著名的事件是曾派徐福入海寻药。此外他重用方士,造成了燕齐方士数千人入咸阳的局面,使齐方士由民间走进朝廷。但后来,秦始皇与方士之间的矛盾,直接引发了“焚书坑儒”。齐人淳于越的直谏和方士的欺骗,触怒了这位刚愎自用的暴君,导致他发动了“焚书坑儒”,杀死了许多儒生、方士。除此之外,秦王朝历史上两位著名人物韩非和李斯,都是曾担任过稷下学宫祭酒的荀子的学生,他们为秦王朝法制理论的完善和建设做出了很大贡献,这使得齐鲁文化的交融得以延续。然而,秦朝采取的高压政策在客观上限制了齐鲁文化的发展空间,阻碍了多元文化互补性作用的发挥。特别是重农抑商之策开始广泛推行,“上农除末”的主张被刻到了琅琊台(在今山东胶南)上,而这一时期,重视工商业的齐人是秦国这一政策整顿和改造的重点对象,齐鲁商业文化在阻滞中向前发展。
齐文化对西汉前期政治、文化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形成于齐地的黄老之学,成为汉初统治者的治国思想。历史上著名的文景之治,就是黄老思想指导下的产物。二是齐地学者对汉初经学的发展做出了杰出贡献。刘邦重用叔孙通制定朝仪,反映了齐地经学之盛;汉惠帝时经学复盛,出现了经学大师云集的状况,其中多为齐人。《史记·儒林列传》记载,“五经八师”中,有四位(辕固、伏生、田生、胡毋生)是齐人。钱穆先生考证,汉初经学博士十二人,其中六人是齐人。这一时期,汉朝统治者采纳了齐学中黄老之学的无为而治思想,国家治理大乱之后经济疲软,社会环境相对宽松,使齐鲁商业文化得以复振。但商业复兴的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比如贫富两极分化严重,区域政治经济生态失衡,大量的土地和财富集中到了少数巨商富贾手中,统治者的利益受到了影响。因此,到汉武帝时期,国家正式采纳了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从此黄老之学便淡出了政治舞台,儒学则成为官方哲学。但需要说明的是,汉武帝推行的儒学思想,并非先秦时期儒家孔子的原生思想,也区别于稷下学宫时期改造之后博采百家而诞生的儒学思想,而是被董仲舒改造过的儒学。董仲舒是齐学公羊学大师,他标榜的“儒术”,既包含齐文化的“仁”学思想,又包含了齐学中阴阳五行的思想。改造后的儒学在先秦时期儒学思想的基础上,糅合了齐文化的许多因素,如阴阳五行学说等。至此,齐文化和鲁文化的交融告一段落。同时,重本抑末的古代正统经济思想也在西汉后期正式形成。这一时期,齐鲁商业文化也随之发生了质的转变。(www.daowen.com)
儒家思想开始占据思想主导地位之后,其仁者品格和道德价值观开始渗透进齐鲁商业文化之中。齐鲁商业文化由先秦时期“齐为主、鲁为辅”的文化结构转变为在儒家文化主体之上吸收齐商文化精神的“儒为主、齐为辅”的文化结构,内核发生了重大转型。至此,齐鲁商业文化基本形成,其文化内核也基本确立。
自此之后,齐鲁商贾精神开始了“易青齐为邹鲁”的转型。原本以齐文化崇尚重工和重谋尚智为底色的早期齐鲁商业文化,其内核被鲁文化中的德礼因素所替代,儒家文化反客为主,成为主导齐鲁商业文化性质与方向的决定因素,从此确立了齐鲁商业文化尚德重义的价值取向。齐鲁商贾精神的文化底色的转型,对后世齐鲁商贾的命运产生了深远影响。齐鲁之地自西周立齐以来形成的多智变通的“功利型”商业文化,被儒文化的“道德型”商业文化所取代,尽管成就了后世齐鲁商贾的良好口碑和道德形象,但同时也使其在商品经济的发展中丧失了原本的优势,再难恢复先秦时期的辉煌。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