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城市形态的变迁与居民构成的转变

城市形态的变迁与居民构成的转变

时间:2023-06-0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当时齐国城市的发展呈现出几个变化:其一,规模扩大。临淄城由大、小两城组成,这一建制在列国城市之中十分突出。战国时期,临淄、莒、即墨、阿、鄄等城皆是齐国有名的城邑。这是齐国城市繁华程度的写照。其四,居民构成发生改变。这一时期,城市开始从农村中分离,城市人口中,农业人口的比例明显下降,而工商业者明显增加。

城市形态的变迁与居民构成的转变

当时齐国城市的发展呈现出几个变化:

其一,规模扩大。临淄城成为“东方大都会”,规模宏大。临淄城由大、小两城组成,这一建制在列国城市之中十分突出。

其二,数量增多。在春秋时期以前,各国的统辖区域基本都呈现出地广人稀、小国寡民的状态,各诸侯国之间是大片的荒地。到了战国时期,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口数量的增长,许多荒地逐渐被开垦,人们越来越多地聚居在交通便利和物质丰富的地区,聚而成邑,使得原本的荒地面积逐渐缩小,城邑之间越来越近。另外,各国统治者也根据军事需要,不断推行政策,建立起许多城邑,并派兵把守,城市数量大大增加,城市的经济功能进一步凸显。战国时期,临淄、莒、即墨、阿、鄄等城皆是齐国有名的城邑。齐宣王时期,在苏秦的鼓动下,齐国归还了曾经占领的十座燕国城池,也反映出当时的城市之多。(www.daowen.com)

其三,城内居民增多。春秋以前,各诸侯国城市尽管已出现繁荣之态,但规模都是有限的,据《战国策·赵策三》记载,当时最大的诸侯国皆不超过三千户人家,而到了春秋末期至战国初期,万邑之家已不鲜见,国都和地方性大都会数量更远在其上。《战国策·齐策一》曰:“临淄之途,车毂击,人肩摩,连衽成帷,举袂成幕,挥汗成雨。”这是齐国城市繁华程度的写照。

其四,居民构成发生改变。西周时期,城中居住的国人一部分开始弃农从商,转入工商业之列,成了自由工商业者;还有一部分原本“工商食官”制度下的官商挣脱了统治者的管控,自行开展工商业活动,从事工商业的私商大量涌现。这一时期,城市开始从农村中分离,城市人口中,农业人口的比例明显下降,而工商业者明显增加。到战国时期,城市和农村进一步分离,仅有少量农业人口居住在城市之中,统治阶层和工商业者成了城市的主要群体。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