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煤炭生产能力快速提高
一是煤炭产能建设进程加快。受需求拉动,“十五”期间,煤炭开采和洗选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很快,煤矿建设规模不断扩大,产能迅速提高。统计数据显示,2001~2006年6月,中国煤炭洗选业已经完成固定资产投资总额2876亿元,投资绝对量大大地超过了前九个五年计划时期的投资额总和。据统计,截至2005年底,全国煤矿在建项目规模超过6亿吨。
二是煤矿技术改造力度加大,现有矿井产能大幅度增长。在国家有关政策措施的指导下,为保障煤矿安全、提高经济效益,一些煤炭企业对资源条件好的生产矿井加大了扩能和技术改造力度,生产能力快速增加。例如临沂矿务局,原煤产量由2000年的74.7万吨跃升到2005年的573万吨,产量增长了近7倍。
三是国家资源整合政策推进了小煤矿联合改造工程,小煤矿向规模化、正规化和机械化方向发展。一大批资源条件较好的小煤矿通过联合改造形成了单井产量超100万吨/年,有的改造后产量达到了300万吨/年。大部分改造后的煤矿实现了机械化开采。山西省各级煤炭部门和煤炭企业筹集资金200多亿元改革采煤方法,到2005年底,具备条件的3018个矿井全部完成了采煤方法改革,实现了小煤窑向正规开采矿井的转变。100多个地方乡镇煤矿实现了机采,40多个实现了综采。全部消灭了人力和畜力运输,基本消灭了木支护和以掘代采现象,实现了工作面全负压通风和有两个安全出口。地方乡镇煤矿平均单井规模由改造前的7万吨/年左右提高到13万吨/年,采区回采率由20%提高到60%以上,安全保障水平得到提高。内蒙古自治区部分民营煤炭企业通过联合改造小煤矿,扩大了矿井规模,采用了机械化开采,有的联合后的煤矿设计生产能力达到300万吨/年,生产能力大幅度提高。
2.煤炭产量大幅增长
“十五”时期,国民经济经历了新一轮的增长周期,受需求拉动,全国原煤生产总量持续大幅增长。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2005年全国煤炭产量达到22.05亿吨,比2000年增加9.06亿吨,年均增长率11.16%。其中,2003年比2002年增加2.67亿吨,增长18.39%;2004年比2003年增加2.70亿吨,增长15.70%;2005年较2004年增加2.12亿吨,增长10.66%。产量的快速增长为煤炭经济逐渐好转奠定了物质基础。表5-1列出了煤炭部门统计的中国“十五”时期各类煤矿的原煤产量数据。
表5-1 “十五”时期中国各类煤矿原煤产量(单位:亿吨)
注 资料来源:煤炭部门。
原国有重点煤矿、国有地方煤矿和乡镇煤矿原煤生产均呈增长态势。其中,国有重点煤矿和乡镇煤矿增长幅度较大,国有地方煤矿煤炭生产保持相对平稳。在产量构成中,乡镇煤矿比重呈上升趋势,国有重点煤矿和国有地方煤矿比重持续下降(见图5-1)。2001年乡镇煤矿原煤产量占全国煤炭生产总量的23.87%,到2004年增长到37.95%,2005年是37.51%。国有重点煤矿原煤生产比重从2001年的55.95%逐年下降,到2004年是46.99%,2005年有所回升,占48.61%。国有地方煤矿原煤产量所占比重持续下降,从2001年的20.18%下降到2005年的13.89%,下降了6.29个百分点。
图5-1 “十五”期间全国原煤生产构成变化情况
3.洗精煤产量不断增加(www.daowen.com)
2005年,原国有重点煤炭企业洗精煤产量达到1.23亿吨,比2001年增加4201万吨,增长51.7%,年均增长率10.3%(见表5-2);规模以上煤炭企业原煤入洗量3.94亿吨,较2002年增长78.3%。“十五”时期,全国原煤入洗率始终徘徊在29%左右,与国外50%~95%的原煤入洗率相比,还低得很多。
表5-2 原国有重点煤矿洗精煤产量
注 资料来源:煤炭部门。
到2003年底,全国有各类选煤厂1600多处,入洗原煤能力为7.4亿吨/年。其中,国有重点煤矿选煤厂254处,约占全部选煤厂总数的15%。在国有重点煤矿选煤厂中,炼焦煤选煤厂147处,入洗能力2.17亿吨/年,当年入洗原煤2.13亿吨,洗出炼焦煤1.14亿吨,产率53%;动力煤选煤厂107处,入洗能力2.35亿吨/年,当年入洗原煤1.82亿吨,洗出动力精煤1.48亿吨,产率81%。国有重点煤矿选煤厂各煤炭洗选工艺中,重介选煤方法占36.7%,跳汰法占38.6%,浮选法占14%,风力筛分法占6%,其他选煤方法占4.7%。
4.煤炭价格逐步向其价值回归
“十五”时期,原中央财政煤炭企业商品煤平均售价从2001年每吨151元提高到2005年270.2元,上涨119.2元,增长78.9%。其中电煤平均售价由2001年的123.94元/吨提高到2005年的212.75元/吨,提高88.81元/吨,上涨71.7%。
5.煤炭经济走出困境
从1997年开始,中国煤炭市场供大于求,煤价下滑,煤炭企业尤其是国有重点煤矿整体亏损,煤款拖欠严重。2000年,原国有重点煤炭企业补贴前亏损27.4亿元,应收煤款300.6亿元,相当于当年全部销售收入的55.3%。煤炭企业生活、生产和安全欠账严重。企业拖欠职工工资和下岗职工基本生活费,没有资金投入生产和安全,甚至连简单再生产都难以维持,部分矿井采掘失调,生产接续紧张,煤炭工业处境极其困难。
在经历了1997年下半年到2000年三年多的特殊困难时期以后,中国煤炭工业从2001年开始走出低谷,煤炭经济回升,原中央财政煤炭企业实现了整体扭亏;2002年步入快速增长周期,经济运行质量不断提高;2003年、2004年,煤炭产销两旺,煤炭行业继续快速发展,煤炭价格和成本合理回升,煤炭经济运行质量和经济效益显著提高(见表5-3)。2005年原国有重点煤矿补贴后盈利达148.3亿元,比2001年的10.9亿元增加137.4亿元,增长11.6倍;规模以上煤炭企业利润突破550亿元,较2004年增加240亿元,同比增长78%,创历史最好水平,其中大型企业利润总额478.3亿元,较2004年增加200.5亿元,增长72.19%。应收煤款逐年下降,到2005年底,原国有重点煤炭企业应收煤款111亿元,仅相当于当年全部销售收入的5.8%,在销售收入比2000年增长2.49倍的情况下,应收煤款减少189.5亿元,下降63.1%。在岗职工年平均收入达到2.16万元,是2001年的2.26倍。
表5-3 “九五”末和“十五”期间原国有重点煤炭企业主要经营指标
注 资料来源:煤炭部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