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学习这一节内容前,我们先来看看下面这个例子。
有一位发明家发现了一种用极低的成本炼钢的新方法,但是发明家却总是坚持保密生产过程,不愿意让外人知道其中的秘密。而且更为奇怪的是,发明家的炼钢方法不需要任何工人或铁矿石,他唯一投入的是小麦。于是这位发明家被誉为天才,因为钢铁在这个国家中有很多的用途,而他的这项发明极大地降低了产品的成本,使这个国家的居民都享受到了比以前更高的生活水平。
在传统的钢铁厂关门以后,原来的那些炼钢工人就遭遇到了失业的痛苦,但最终他们在其他行业找到了工作。而其中大部分的人成为农民来种植发明家用来变成钢的小麦;另一些人进入了由于生活水平提高而出现的新兴行业。
几年以后,一位报社记者决定调查这个发明家神秘的炼钢过程。于是他就偷偷地潜入到工厂,结果发现这个发明家原来是一个大骗子,他根本没有什么用小麦炼钢的神秘配方,而是违法地把小麦运到国外并从其他国家进口钢铁。发明家的炼钢其实是用小麦来交换钢铁,而他自己从中获益。
真相被披露后,政府停止了发明家的经营,并关闭了他的工厂。于是钢铁价格又回到了从前,工人们也回到了钢铁厂原来的工作岗位上,居民的生活水平也退回到以前的水平。发明家被政府投入狱中。而事实上,故事中的发明家其实是一个经济家。
也许这常常被作为一个笑谈来介绍经济中的交换,但在我们的现实中,这样的例子也很常见,美国人和日本人去法国度假,法国人向中东出售他们需要的商品,中东又把石油卖给日本和美国——这种国际间的商品和劳务的交换就是国际贸易。
在经济学上,国际贸易是指发生在各国之间的商品交换。我们知道,在一个国家内部,所生产的物品基本能够满足自我的需求,那么为什么各国不“自给自足”,而是要参与国际贸易呢?这是因为各国在互相的商品交换中可以获得更大的利益,经济学家们就寻找获得这种利益的原因,用各种不同理论来解释国际贸易的好处。经济界主要存在以下有关国际贸易的理论。
(1)绝对优势理论
在两百多年前,英国古典经济学家亚当·斯密就做出了这样的分析:他认为一件东西在购买时所付出的代价如果比在家自己生产时小,那就不要在家生产而是购买。在我们的生活中,裁缝一般不给自己做鞋子而是向鞋匠购买;鞋匠不为自己缝制衣服而是雇裁缝制作;农民不为自己缝衣、制鞋而是用粮食来和裁缝、鞋匠作交换。因为他们都明白,自身的利益要想得到最大地实现,就应当把全部精力用在自己比他人有某种优势的方面,用自己劳动生产物的一部分或同样的东西(即等于一部分生产物价格的货币),来购买他们所需要的其他任何物品。这是日常的经济活动中最常见的现象,其实不仅仅是个人如此,国家也是同样的道理。
亚当·斯密的观点,就是说分工能提高生产率,这一原则不仅适用于国内企业之间,在国际上也同样适用。如果一个国家生产某种产品的效率比其他的国家高,那么相比较而言,这个国家在该产品的生产上就占有了绝对优势。国家因为在自然资源、地理位置、某些后天条件上存在差异,因而在生产同一种商品时所用的成本就不一样。如果每个国家都集中生产自己成本最低的产品,然后用来交换其他国家生产成本低的产品,就会给各国都带来利益。我们可以这样说,无论多贫穷的国家都有它的优势,而再富裕的国家也有自己的劣势,通过国际贸易来交换产品,就能够使两个国家实现优劣互补,双方获益。
例如,A国生产甲产品的成本是10元,B国生产同质的甲产品,其价格是6元,那么A国就没有理由不从B国进口同质的甲产品,这样就能为本国节约资源。再如,美国和日本都生产电视和汽车,同样是生产100台电视,美国消耗的资源是50,日本消耗的资源是70,那么由美国来生产100台电视是绝对有利的;同样是生产100辆汽车,美国消耗的资源是70,日本消耗的资源是50,那么日本在汽车的生产上就具有了绝对优势。
在这种情况下,美国和日本就可以通过国际贸易来实现商品的互换,美国用电视生产的绝对优势来换取日本汽车生产的绝对优势。
(2)比较优势理论(www.daowen.com)
在现实中,有的人可能会提出,如果有一些国家无论生产什么,绝对成本都低于其他国家,这时进行国际贸易的话还能有利于双方吗?对此,著名古典经济学家大卫·李嘉图提出的比较优势的理论可以解决这个问题。
比较优势理论认为,如果一个国家生产某种产品的机会成本比他国低,那么这个国家在该产品的生产上就具有比较优势。后来的经济学家们进一步继承了李嘉图的比较优势思想,而且用机会成本来为比较优势做出解释。
他们认为,如果一个国家生产某种产品的机会成本低于另一国,该国在生产这种产品上就有比较优势,任何一个国家的生产率(绝对优势)可能有高低,但肯定有自己的比较优势,因此,各国之间进行的交易就是双赢的。这种以比较优势为基础的国际贸易理论一直被当作是自由贸易理论的核心,同时也是制定自由贸易政策的基础。
一个国家生产自己相对成本低(机会成本)的产品,即有比较优势的产品,与别国的比较优势产品进行交换,于双方而言都是有利可图的。
例如,假定德国和日本都可以生产钢铁和电脑,而且德国生产钢铁和电脑所消耗的资源都比日本少,但德国每多生产1吨钢就必须减少生产2台电脑,而日本每多生产1吨钢必须减少生产1台电脑,这就是说,在德国,生产1吨钢的机会成本是2台电脑,而生产1台电脑的机会成本为0.5吨钢;在日本,生产1吨钢的机会成本为1台电脑,而生产1台电脑的机会成本是1吨钢。在这种情况下,德国生产电脑就相对有利,而日本生产钢相对有利。根据比较优势原理,德国应该专门生产电脑而日本专门生产钢,这样才能实现双赢互利,双方之间进行贸易的是基础机会成本(即相对成本)而不是绝对成本。
某些国家几乎所有的产品在生产效率上都比其他国家的效率高,我们可以说它比其他国家具有绝对优势,然而在现实的国际贸易中,很多国家都不具备绝对优势,这些劣势的国家之所以能够从事贸易并从中获益,就是因为它们有比较优势。
比较优势原理不仅用于国家之间的贸易交换,对于个人、企业也一样适用,并且也起到了积极的指导作用。
举一个生活中的例子,在一公司总裁的打字速度可能比自己的秘书快,但是让秘书来从事打字工作还是划算的。为什么这么说呢?这是因为机会成本的存在,因为这位总裁可能在获取新客户方面具有比较优势,而秘书在打字方面具有比较(虽然不是绝对)优势。
如果C国减少生产100架飞机,那么就会增加1万件服装的纺织品生产;如果B国减少100架飞机的生产,它生产的纺织品只能增加1000件服装,而如果它增加100架飞机的生产,也只是减少1000件服装的生产。在这种情况下,C国就具有纺织业的比较优势,而B国具有飞机生产的比较优势,这时,如果C国少生产的飞机由B国来生产,那么全世界飞机的产量没有变化,而服装产量却增加了9000件。现在我们就可以看出,如果每个国家都利用自己的比较优势来进行国际贸易的话,所有国家的境况就都可以得到改善。
一个国家增加生产自己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然后出口,同时进口自己具有比较劣势的产品,在国际贸易中是获利的行为,但这还存在一定的局限。如并非所有的纺织品生产需要的技能和专门知识都相同,虽然C国在生产廉价纺织品上具有比较优势,但B国却在生产高质量纺织品上具有比较优势。于是这就需要生产过程中专业化的出现。
因为专业化能够提高生产水平、增加生产总量,进而实现贸易的利益的扩大。但是,专业化也有自己的局限性,劳动分工和专业化程度会受到市场规模的限制。而作为专业化优势的特性在一定程度上也成为了它的缺点,如重复地工作会使人产生厌烦心理,进而导致生产率降低;单一的专业化工作阻碍了那些有综合能力的工人的才智发挥。
当然,无论是绝对优势还是比较优势,都受一定条件的限制,例如,自然禀赋(一个国家的自然资源)、获得性禀赋(一个国家所拥有的人力资源和物质资源)、优越的知识(有效使用资源的专业知识)、专业化(长期的独特经验)等。一个国家可以通过对这些方面的改进和提高,来发展自己的比较优势,进而在国际贸易中获得更大的利益。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