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市场是什么?它有什么作用?它的魅力何在呢?通俗地讲,那些为金融活动提供的场所,就叫做金融市场。我们先来看看下面的案例。
例如,A现在有一个非常好的项目,需要50万元的资金就够了。于是A通过友情,靠原始的信任找朋友借,并答应一年内还他们的本金,并付给他们15%的利息,比存银行合算多了。那么他们肯借钱给A吗?事实上,很多朋友表示愿意。问他们为什么,他们说:这是基于他们对A的信任,同时看好了这个项目的市场。当然也有人不愿意借钱的,因为感到不放心,没把握,他更愿意把钱存在银行里。
那么,最后A筹资的时候是否真的去找这些承诺借给A钱的朋友们呢?告诉你,没有。A如果真的想做这个项目,A也不会找大家借钱。为什么呢?因为A只需要50万元资金,找大家借钱的成本太高,还把A自己的信誉押进去了。那么A找谁借钱更合算呢?想来想去,A决定去找银行借钱。于是A就来到银行,准备多借一点,先借500万元吧。银行经理听了A的介绍,看了A的项目评估报告,对A的信誉和实力了解之后,愿意借钱给A经营,当然要履行正规的贷款原则和法律程序。于是银行真的答应借给A500万元人民币。银行相信A,是看好了A的项目。这时候,A从银行借钱,A的融资成本是不是相对低呢?A不必付给银行更高的利息,只要贷款到期,能够还本付息就行。从银行借钱A获得资本的成本是不是少一些?正因为如此,现代社会银行业才这样的发达,因为它使融资者获得资本的成本降低了。
银行之所以愿意贷款给A,是因为它相信A的信誉,它相信A到时一定能够还本付息给它。就这样,A得到了500万元银行贷款的承诺,利率也很便宜。但是,A想了想,最终还是没要这笔贷款。为什么呢?因为A在想,找银行贷款还不是最经济的,对A来说也不是负担最轻的。不管A企业经营如何,是盈是亏,银行都坐地收银,风险全由A一个人承担,包括A的心理负担、利息负担,这负担太重了。
所以,A要继续寻找更合适的借钱途径。于是,A找到了股市,这不是一条更经济更合适的融资途径吗?A经营一个企业,达到了一定的规模,A做好一个特别详细的上市公司报告,说明公司市场前景、经营状况、利润状况、融资用途等,并找到相关券商的支持和协助,再到证监会去申请,争取到上市公司的资格,然后到股市上去融资。A发行的股票面值是1元钱1股,计划发行5000万股。通过股市去融资,一旦发行成功,就可以融到数以千万计的资金。
融资方式有三种。
第一,靠友情,靠原始的信任。大家虽然热情支持A,但A的融资成本相对也高,除此之外,还有信息不对称以及高额时间成本、机会成本等问题。
第二,找银行融资。但银行却是旱涝保收,经营风险完全由融资人承担。
第三,到股市融资。这样A的资金成本才最低,除了上市费用和以后给股东分红外,关键是A不必归还本金。如果A找银行借钱,叫做间接融资;如果A到证券市场去发行股票,叫做直接融资。这是两种不同的融资形式,一种融资形式有银行作为中介,是间接融资,如果A的经营出现问题,储户的钱银行一定会替A还上;但是到了股市就是直接融资,一个企业经营出现问题,投资者要风险共担的。B是自愿来买A的股票,双方共担风险,一荣俱荣,一损俱损。B不愿意借钱给A,B把钱存入银行,银行却替B把钱借给A;如果B既不借钱给A,也不去银行存钱,结果B买了股票,也许B不知道,B买的可能正是A发行的股票。但是前者是间接融资,后者是直接融资,这是两条不同的融资渠道,结果也是不同的。
所以,如果条件允许的话,A应该如何去筹资才能做到成本最低、负担最小呢?应该去银行,去债券市场,还是去股市?虽然上面讲的筹资故事只是虚构的,但是它又确实是现实中的一个抽象。这样的事情每天都在发生,只是故事的主人公不同而已。重要的是我们认识到,金融机构之所以发展如此之快,第一是它获得资本的成本最小,第二是它监督债务人的成本最小,第三是它分摊风险。例如一个银行贷款100笔,如果有90笔可以收回来,有10笔不能收回来,这个银行不仅能运转,甚至还能赚钱。但是,如果你自己借出去一笔钱收不回来,那你就百分之百地损失了。因为你很难分辨出谁不能还钱,这不是你的专长。但是,当你进入股市的时候,你就要注意了,这是一个直接的融资形式,赚和赔都是你个人的事,你要对自己负责。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基金等专业机构才应运而生,它们可以帮你挑股票,帮你理财。(www.daowen.com)
正是因为金融机构具备了帮助人们融资,使资金成本最低、监督债务人成本最低,还可以具有分担风险、创造资金的流动性、促进经济发展这样的一些职能,所以才发展得如此之快。
在现代社会,有人有钱,但他们不想自己投资办企业;有人没有钱,但他们有好的投资项目。正是大家有了不同的需求,才一起来到金融市场。通过银行完成的信贷活动叫做间接融资,通过证券市场完成的交易活动叫做直接融资,区别就在于前者的风险在银行,后者的风险在个人。
当你把钱存进银行,你从来不会担心银行没有钱,让你取不出钱来。银行把钱贷出去的时候,也会有抵押或担保,它不是随便就把钱贷出去。银行做了存贷的中介,完成存贷双方的间接融资,这件事由银行来承担。但是,如果一个国家所有的融资行为都由银行体系去完成的话,那么银行的负担就太重了,融资的速度也太慢了,而且银行的风险也加大了。因此,随着经济的发展,才出现了资本市场,出现了股票市场、债券市场。这时,一国经济中又多了一条直接的融资渠道。上市公司发行股票,投资者看好就来买,不看好就不买。投资者买了股票,就要和该公司共同承担风险。如果公司的收益好,投资者就能享受公司赚钱以后的分红,体现了高风险高回报、低风险低回报。正因为直接融资具有这样的特点,世界各国才都出现了股票市场这条直接融资的渠道,股市才被人们炒得热浪翻滚。
我国现在正努力拓宽直接融资的渠道,分散银行储蓄过多的压力,也分担银行放款的负担。建立和完善我国股票市场和资本市场,是我国政府面临的一项艰巨任务。在过去若干年,我国经济活动中大量出现的都是间接融资,老百姓存钱只能到银行,投资者借钱也只有找银行。这样就造成了银行的负担过重,而且老百姓的钱都在银行里。据统计,2007年我国银行储蓄存款总额超过18万亿元之多,银行如何把它们都贷出去?我国国情就总体而言,仍然是社会商品的总供给大于总需求,除部分地区短期内出现住房供不应求和少数食品价格上扬以外,大部分商品供应过剩,企业众多,销售竞争激烈,银行不敢轻易给现有企业贷款。相反,有很多新兴的、有潜力的企业又不具备相当的规模和信誉,也够不上银行现行的贷款条件。所以银行贷款变得非常困难,还要承受支付储户利息的巨大压力。这是我国银行面临的困境,以至于目前很多银行贷款都流向了房地产市场。
尽管我国股市目前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政府还是在不断规范的前提下,发展一个庞大的资本市场,和中国经济增长的规模相适应,这是给企业找到一条融资的渠道;给那些能成为企业家的人提供获得资金的条件;使那些有潜力的小企业能去融资。我国好的企业还可以到境外资本市场去上市。它们可以到美国去上市,到新加坡去上市,慢慢可以到日本、德国、英国等所有的资本市场去上市,这都为企业的发展找到了直接的融资渠道。当然,其他国家的优秀企业也可以到中国资本市场来上市,让中国的国民也能分享西方企业经济增长的成果。
钱是一个企业的血液,如果没有钱,它就会瘫痪破产。那么,企业面临的最重要的问题是怎样才能最方便地拿到钱,让自己快速发展。很多中小企业家都说:“如果我们能融到资金的话,我们企业的发展就会快得多。”是的,对于中国的企业家而言,开辟融资渠道,得到充足的资金,是发展企业必备的条件。在西方发达国家,有投资银行,有风险投资基金,它们的企业可以上市,也能发行企业债券,这些都为企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融资环境。这也是我国在金融体制改革中应该学习和借鉴的。
金融市场包括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两部分。什么叫做货币市场?如果企业需要筹措短期的现金,可以到货币市场去借钱。只经营一年以下信用的叫做货币市场,经营一年以上信用的叫做资本市场。资本市场又分为证券市场和长期借贷市场,而证券市场又分为股票市场和债券市场。经营短期信用的就是货币市场,经营长期信用的就是资本市场。如果一个企业去筹措短期资金,最快的地方是银行。如果大家把钱投进了股市,那就是一个相对长期的投资。从原则上说,投资者买了股票,一定是等着它升值了再卖;投资者买债券,也是等到期了再卖,或者说把它兑现。
尽管在资本市场里有非常丰富的融资形式,但是最贴近大家生活的,大家感兴趣的还是股票市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