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欧盟货币政策的实施与挑战

欧盟货币政策的实施与挑战

时间:2023-06-0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欧盟单一货币政策的法律基础是《欧洲共同体市场组建条约》,该条约对有关欧盟货币政策制订的机构及其职责、政策目标等做出了规定。另外一些法律文件则对欧盟货币政策框架的其他方面做出了规定。必要时,欧央行可在欧盟理事会的指示下,对欧元区与美元、日元以及其他货币进行外汇干预。欧元区各国中央银行统一行动,将利率水平都降至3%,为欧央行行使统一的货币政策做好准备。

欧盟货币政策的实施与挑战

欧盟单一货币政策的法律基础是《欧洲共同体市场组建条约》,该条约对有关欧盟货币政策制订的机构及其职责、政策目标等做出了规定。另外一些法律文件则对欧盟货币政策框架的其他方面做出了规定。

(一)政策目标

根据《欧洲共同体市场组建条约》规定,欧洲中央银行的首要目标是保持价格稳定。在不影响价格稳定的总目标下,中央银行有义务支持欧元经济增长、就业社会保障等其他经济政策。

该条约第105款规定欧央行的首要目标是维护价格稳定,但并没有对价格稳定给出具体定义,也没有说明要在多长时间内实现这一目标。欧央行在欧元启动前的1998年10月提出了自己的价格稳定的定义,即同比调和消费物价数(HICP)要低于2%,并指明这一个中期目标。

为了保证货币政策最终目标的实现,需要对可能影响价格稳定的各种经济金融信息进行分析比较。欧央行为有效组织各类信息,采取了称为两支柱法的信息组织评估方法。第一个支柱是分析广义货币M3的走势。第二个支柱是范围很广的其他经济金融分析与模型,如薪资、债券价格、收益曲线、实际产出变化、商业与消费者信心及汇率等。两支柱法突出了M3在影响价格稳定中的作用,欧央行虽然并未直接把M3作为其货币政策中介目标,但对M3还是没立参考目标值,说明了欧央行对广义货币M3的重视程度。

(二)货币政策工具

1998年9月,欧洲中央银行依据欧洲货币局1997年9月制定的《第三阶段的统一货币政策:有关欧洲中央银行体系的货币政策工具和程序的一般规定》,发表了《第三阶段的统一货币政策:有关欧洲中央银行体系的货币政策工具和程序的总报告》,从而最终确立了欧洲中央银行体系的货币政策工具和程序。欧洲中央银行体系的货币政策工具可分为三类:公开市场业务、存款便利设施和最低准备金。

(1)公开市场业务在指导利率、管理货币市场和向市场发出政策信号等方面发挥主要作用。欧洲中央银行主要通过回购协议购买、出售资产和信贷业务等方面进行公开市场操作。

(2)管理流动资金的经常便利(Standing Facility)。欧洲中央银行通过管理流动资金的经常便利提供和吸纳隔夜流动资金,规定隔夜拆借利率,并通过改变隔夜拆借利率向市场传递政策信号。

(3)准备金制度。欧元区内的银行和信贷机构必须根据欧洲中央银行体系规定的标准和条件,在所在国中央银行的账户上保持最低限度的准备金。银行存入的最低准备金是计息的。

(三)汇率政策

欧盟汇率政策的职责是由欧央行和欧盟财经理事会共同承担的。具体执行和操作职能则专属欧央行。《马约》同时规定汇率政策要与价格稳定的目标相一致,不应损害到这一目标的实现。(www.daowen.com)

(1)汇率政策的制定机制。欧盟财经理事会根据经济发展情况对欧元汇率走势进行监督,向欧央行行长理事会提出有关看法,欧央行负责组织实施欧洲理事会制定的汇率政策,欧盟财经理事会有权决定签署有关汇率体制协议,确定与第三国以及国际组织有关汇率的立场。

(2)外汇管理和干预。《欧洲共同体市场组建条约》规定欧洲中央银行具有实施外汇业务的全部权力。欧央行拥有外汇储备500亿欧元,这些外汇由成员国央行按其所在国的人口和经济总量比例交纳。根据欧央行体系规定,欧央行可以自由支配这500亿欧元的外汇储备,在必要时,还可以动用成员国央行的外汇储备。欧元区成员国央行在动用其外汇储备时,必须征得欧央行的批准,以防止成员国央行进行外汇业务时出现与欧元区汇率政策不一致的问题。必要时,欧央行可在欧盟理事会的指示下,对欧元区与美元、日元以及其他货币进行外汇干预。欧央行行长理事会确定如何分配外汇干预的职权范围,并根据信贷信誉、竞争价格和资产规模等标准选定进行外汇干预的银行和信贷机构。

(四)欧盟货币政策的实施

自欧元启动以来,欧盟的货币政策实施可以分为五个阶段,分别对应不同的宏观经济形势。

第一个阶段是从1998年中到1999年中,是为启动欧元迈向统一货币做准备阶段。欧元区各国中央银行统一行动,将利率水平都降至3%,为欧央行行使统一的货币政策做好准备。进入1999年后,受亚洲金融危机和美国长期信贷公司破产的影响,金融市场动荡加剧,欧盟的经济增长前景也被看淡。尽管当时存在着欧元贬值、油价开始上涨和M3增长较快等不利于价格稳定的因素,欧央行仍在1999年4月8日决定将利率下调50个基本点,使利率水平降至2.5%的水平。

第二阶段是从1999年中至2000年中,是为抑制通货膨胀的升息阶段。在油价上涨、欧元贬值等因素的持续作用下,欧元区的通胀率不断攀升。同时欧元区经济也在不断升温,对新经济投资热潮高涨,股市也在2000年上半年达到了峰值。价格与经济形势的这种变化使得欧元区通胀的风险明显比前期上升。欧央行因此决定采取行动。从1999年11月到2000年10月,欧央行多次升息,把欧元区利率水平由2.5%提高到了4.75%的水平,提高了225个基本点。

第三阶段是从2001年初到2003年中,是降息刺激经济增长阶段。这一时期先后发生了9.11事件和美国入侵伊拉克等事件,导致国际形势紧张,金融市场也随之动荡不安,欧盟经济增长在这一时期也大幅下滑,2002年欧盟经济增长率只有0.9%,比上年下降了1个百分点。2003年欧盟经济形势也未出现明显起色。另一方面,欧元区的通胀受到油价、食品价格上涨的影响,一直高于2%,但受整体经济形势的影响价格继续上涨的动力明显减弱。在2001年5月通胀率达到3.1%的高点以后,通胀率开始持续下降。在这种情况下,这一阶段欧央行大幅下调了利率275个基本点以支持经济增长。2003年6月欧盟的利率水平下降到了2%,这是二次大战以来的最低点。

第四阶段是从2003年中到2005年底,是保持利率稳定不变的阶段。在此两年多的时间里,欧央行一直未对利率作调整,欧元区的利率水平始终保持在2%的超低水平上。这一时期欧元区的通胀水平基本稳定,尽管能源和食品价格持续上涨,但由于欧元升值、工资涨幅较大等因素,欧元区在此期间的通胀率为2.1%左右。这一期间欧盟经济在外部环境转好、企业结构调整和利润增长加快等有利因素的带动下,也在逐步复苏。

第五阶段是从2005年底到2007年,是逐步提高利率的阶段。这一时期欧盟经济出现了明显的复苏,且复苏主要是由内需驱动的,具有较强的可持续性。2006年、2007年欧元区经济分别增长了2.8%和2.8%,超出了一般认为的欧元区潜在增长水平。与此同时,欧元区的通胀水平受油价等因素的影响而不断攀升,欧央行认为中长期通胀的风险明显上升,因而重新开始升息,以预防通胀回升。在此期间,欧央行共升息200个基本点,使利率水平回升到4%的水平。但2007年年中次贷危机爆发以后,欧央行暂停了升息的进程。

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后,尤其是欧债危机爆发以来,欧洲央行的货币政策走向宽松。欧洲央行从起初的犹豫观望,到逐步实施定量宽松货币政策,到对“欧猪五国”的危机救助,到负利率政策,最终克服了一个区域联合经济体财政独立、严重内部分歧的缺陷,承担起了真正央行的职责,为欧元区渡过危机、逐步恢复经济发挥了重要作用。具体的货币政策将在后面危机应对部分作进一步的阐释。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