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区域不平衡发展走向区域平衡发展,特别是经济相对落后地区加快发展,将有利于提高中国总体的经济增长率,也将为宏观经济政策操作提供回旋余地。中国幅员辽阔,拥有960万平方公里领土,发展空间十分巨大,既有北京、上海、天津这样的发达城市,也有贵州、甘肃、西藏这样的落后省区。根据发展经济学中的梯度发展理论,中国在改革开放之初曾构想,通过东部沿海地区依托自身便利的地理交通位置,凭借其在基础设施、人力资本、技术引进等方面的优势,积极发展进口替代与出口导向型产业,实现经济迅速发展。然后,当发展到一定时期时,国家再拿出更多力量帮助中西部地区加快发展。在经济还比较落后、国力有限、各地比较优势不同的情况下,当时做出这样的构想和决策是合适的。
当前,中国东部地区已经具备了较强的自我发展能力,在经济转型升级的道路上走在了前列,但各个区域之间发展呈现不均衡特征,主要是中西部地区明显落后于东部地区,近几年东北地区经济遇到了较大的困难。2015年,东部地区人均GDP接近12000美元,但中西部地区低于7000美元,部分省区甚至不足5000美元。因此,宏观经济政策应当将更多精力放在中西部和东北地区的发展上,推动区域经济由不均衡发展走向协调均衡发展。这为中国经济在新常态下充分挖掘自身优势、发现增长空间创造了条件,也为搞好宏观调控提供了运作空间。
中国中西部地区资源丰富,人口超过7.2亿人,完全可以发挥这些地区的后发优势,紧抓国家的战略机遇,加快基础设施、交通网络的完善,承接东部地区转移的产业转移,延长东部地区产品产业的生命期,同时利用自身丰富的水能、风能、光能以及矿产资源优势形成自己的特色优势产业,实现工业化和城镇化的有机结合。随着东部地区生产要素成本不断攀升,技术资金开始向外涌流,产业开始向中西部地区转移。随着国家大量的资金投入和政策扶持,中西部地区基础设施不断改善,“一带一路”带来外部机遇,中西部地区不断加快城市化和工业化步伐,已经呈现出“中西部增速高于东部,相对差距继续缩小、绝对差距扩速放缓”的态势(图4-16)。未来,中西部基础设施、各类产业的投资机会巨大。(www.daowen.com)
图4-16 全国四大区域经济增速
资料来源:Wind。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