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内外经济形势发生了深刻变化,改革发展也进入关键时期。面对国内外错综复杂的形势,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做出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重大判断,把认识、把握、引领新常态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做好经济工作的大逻辑,形成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导、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的政策体系,贯彻稳中求进的总基调,初步确立了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的经济政策框架。在适应新常态的经济政策框架下,宏观调控有着与以往不同的新思路。
(一)更加注重供给侧管理,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供求关系是经济运行的基本逻辑,平衡好经济运行的供给与需求是政府宏观调控思路的基本出发点和核心任务。从中国经济管理政策的历史实践看,供给侧管理并不“新鲜”,只是随着经济发展阶段的不同,经济运行供需矛盾的主要方面发生了深刻变化,不同时期的宏观管理政策各有侧重。当前中国经济运行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虽然有周期性、总量性因素,但根源是重大结构性失衡,导致经济循环不畅,必须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上想办法,努力实现供求关系新的动态均衡。
如何提高供给质量和供给灵活性、适应需求的变化升级,已成为当务之急,宏观调控重点需要向供给侧回归。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重点是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用改革的办法推进结构调整,减少无效和低端供给,扩大有效和中高端供给,增强供给结构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和灵活性。习总书记强调,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最终目的是满足需求,主攻方向是提高供给质量,根本途径是深化改革。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最终目的是在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中,使中国供给能力更好满足广大人民日益增长、不断升级和个性化的物质文化和生态环境需要,从而实现社会主义生产目的。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主攻方向是减少无效供给,扩大有效供给,着力提升整个供给体系质量,提高供给结构对需求结构的适应性。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根本途径是深化改革,要完善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体制机制,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打破垄断,健全要素市场,使价格机制真正引导资源配置。要深化国企国资改革、加强产权保护制度建设、稳妥推进财税和金融体制改革、推动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有重点地推动对外开放。要加强激励、鼓励创新,增强微观主体内生动力,提高盈利能力,提高劳动生产率,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提高潜在增长率。
(二)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同时,更好发挥政府作用
市场与政府是资源配置两种基本方式,资源配置的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问题,也就是明确市场和政府在资源配置中谁占主导地位的问题。随着经济新常态的确立与发展,十八届三中全会把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提升为“决定性作用”。从“市场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到“市场对资源配置起决定性作用”,这一表述的变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重大理论创新。习总书记指出,在市场作用和政府作用的问题上,要讲辩证法、两点论,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二者是有机统一的,不是相互否定的,不能把二者割裂开来、对立起来,既不能用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取代甚至否定政府作用,也不能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取代甚至否定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要正确认识市场和政府在资源配置中的不同作用,将市场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看作一个有机的整体,善于用市场调节的优良功能抑制“政府调节失灵”,善于用政府调节的优良功能纠正“市场调节失灵”,下放导致官僚主义和无效率的“越位”权力,加强事先、事中和事后的全过程监管。
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既要发挥市场作用,也要发挥政府作用,但市场作用和政府作用的职能是不同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对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提出了明确要求,强调科学的宏观调控、有效的政府治理是发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优势的内在要求。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对健全宏观调控体系、全面正确履行政府职能、优化政府组织结构进行了部署,强调政府的职责和作用主要是保持宏观经济稳定,加强和优化公共服务,保障公平竞争,加强市场监管,维护市场秩序,推动可持续发展,促进共同富裕,弥补市场失灵。
宏观调控作为政府经济工作的重要手段,在经济新常态下更要树立市场决定思维,把“市场决定论”作为基本出发点,改变把行政管理与宏观调控混合一起的弊端,在尊重市场规律的基础上按市场规律办事,推进市场化改革,夯实宏观调控的微观基础,完善政策传导机制,更多地依靠市场化手段调控经济。凡是市场能做的都交给市场,政府主要是制定规则、维护市场公平,要改变“错位”,退出“越位”,补上“缺位”,既发挥市场决定性作用,又更“好”而不是更“多”发挥政府作用。
(三)以经济体制改革为重点,释放经济发展的潜力与活力
与成熟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宏观调控不同,中国的经济运行始终伴随着巨大的制度变迁,改革始终是经济运行的内生变量。在改革中调控,在调控中改革,靠改革提高宏观调控的效率,用宏观调控创造改革环境,改革始终与宏观调控相互促进、相得益彰。十八届三中全会把中国改革进一步“升级”,明确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的全新主张。这将涉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广度、力度、深度和难度都前所未有。
全面深化改革为经济持续发展提供了不竭的动力和活力。中国经济仍然具有的中高速增长潜力不会自动实现,需要通过改革尤其是经济体制改革去争取,经济体制改革是重中之重。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对其他领域改革具有牵引作用,抓住经济体制改革这个“牛鼻子”,就会带来全面深化改革的新突破。习总书记指出,经济体制改革任务远远没有完成,经济体制改革的潜力还没有充分释放出来。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就必须坚持以经济体制改革为重点不动摇。在全面深化改革中,我们要坚持以经济体制改革为主轴,努力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上取得新突破,以此牵引和带动其他领域改革、使各方面改革协同推进、形成合力,而不是各自为政、分散用力。
经济体制改革的出发点在供给侧,即通过矫正要素配置的扭曲,提高供给质量,扩大有效供给。改革的着力点是结构调整,提高供给结构对需求结构变化的适应性和引领性。通过推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以产品为载体,以全生命为周期给客户提供解决方案,最终持续提高中国经济健康程度。
(四)坚持“稳中求进”总基调,长短期措施结合使用(www.daowen.com)
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是治国理政的重要原则,也是做好经济工作的方法论。党的十八大以来,稳中求进一直是中国经济工作的总基调。稳中求进的要求体现了党中央对经济工作的辩证思维、系统思维。稳中求进体现了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辩证统一,稳是主基调,稳是大局,在稳的前提下要在关键领域有所进取,在把握好度的前提下奋发有为。稳和进,既相互制约、相互影响,又相辅相成。只有政策稳、预期稳、社会稳,发展形势才能稳,在保持平稳中积聚更多“进”的能量;只有积极进、主动进、持续进,以改革创新破解发展中的问题,才能不断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为稳增长、促发展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
宏观调控贯彻“稳中求进”的总基调,就要把化解短期矛盾与解决中长期问题结合起来。一方面,在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情况下,中国宏观调控必须突破传统宏观调控着眼于短期和总量的局限性,找准进的切入点,更加重视结构失调和体制僵化的问题,通过规划引领和改革创新等长期手段来实现结构调整、促进制度和技术创新,着力提高潜在增长水平,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和经济长期保持中高速增长、稳步迈向中高端水平的“双中高”目标。另一方面,宏观调控必须扭住稳的关键点,把稳的举措落实,保持宏观经济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增强调控的针对性、灵活性和前瞻性,把防控金融风险放到更加重要的位置,确保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为继续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进基础性重大改革创造稳定的宏观环境。
[1]曾学文、施发启等:中国市场化指数的测度与评价:1978~2008,中国延安干部学院学报,2010(4)。
[2]王小鲁,余静文,樊纲:中国市场化八年进程报告,财经,2016(4)。
[3]方福前:大改革视野下中国宏观调控体系的重构,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14(5)。
[4]我们用商品房销售额除以商品房销售面积来计算商品房价格。
[5]亚诺什·科尔内:短缺经济学,经济科学出版社,1986年。
[6]吕炜:体制性约束、经济失衡与财政政策——解析1998年以来的中国转轨经济,《中国社会科学》2004(2)。
[7]数据来源:1980~2008年制造业增加值数据来源于世界银行WDI 2010,2009年制造业增加值比重数据来源于UNIDO,International.Yearbook of Industrial Statistics 2010。
[8]简新华:中国工业化和城镇化的特殊性分析,《经济纵横》2011(7)。
[9]汪海波:新一轮经济周期运行的特征及其战略含意,经济与管理研究,2005(11)。
[10]刘国光等:《2005年:中国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