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学界在国际学术界业已形成的众多优秀研究成果基础上,结合我国消费市场实际,对国内消费者消费行为问题进行了卓有成效的研究。本研究主要选取了一些代表性成果,从一般性理论研究和西藏消费者行为研究两个层面阐述。
(一)一般研究
国内学界对于消费者行为的理论研究在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各个阶段表现出不同的特殊性。
第一阶段,计划经济时期的消费者行为理论研究。由于我国居民的收入—消费制度环境完全不同于西方市场国家,外生的经济体制因素成为影响消费者行为的重要因素。为了推进以重工业为特征的跨越式发展,消费者行为与消费支出被宏观的经济体制规定下来,收入被冻结,消费品通过配给提供,各类服务被城市福利体系包揽,城乡居民无消费选择自由和储蓄决定权,作为补偿,国家为城市居民提供了无风险、低水平的全面保障,城市居民无需为日后风险进行必要的财务安排,收入的消费和储蓄分割失去了存在基础,消费积累的比例关系由个人决策转化为国家决策,并通过行政命令方式强制推行,以社会消费积累比例形式存在。
第二阶段,改革开放初期国内消费者行为的理论研究。改革开放后,伴随着城乡居民收入迅速增加,消费品市场逐步放开,国内形成了以耐用消费品为龙头的扩张性消费增长势头,尤其是1992 年以后伴随着居民深层次的利益改革不断深入,住房、医疗、就业、退休和教育等关系国计民生的改革先后启动,影响城乡居民消费行为的深层次制度因素发生变化,从历史视角和制度变迁视野分析消费者行为日显重要。围绕上述变化,伴随着1988 年和1994 年高水平消费物价指数引起的经济波动,学界对消费者行为的讨论不断深入,如宋国青先生(1995)分析认为我国城乡居民在前述价格较快波动时期表现出的价格预期导致了不同的储蓄倾向,对经济波动产生了不同的短期影响,从表面上看消费者的错误预期似乎隐含非理性因素,实际上可能恰恰是消费者行为的理性表现。类似的情况也曾经发生在20 世纪70 年代后期的英国,伴随着通货膨胀的加剧,人们的储蓄倾向不是降低而是提高的,这是因为对未来收入的不稳定预期增强,迫使人们为稳定日后生活不断提高储蓄率。由此断定我国城乡居民在价格不稳定时提高储蓄也不是对市场短期变量的错误预期,而是从预期角度对消费储蓄行为的理性调整。
第三阶段,20 世纪90 年代以后国内消费者行为的理论研究。从20 世纪90 年代开始,国内学界特别是香港和台湾地区的学者,对于消费者行为问题给予了巨大的理论热情,比较有代表性的成果包括杨中芳(1997)对我国消费者研究方法的研究、卢泰宏(1997)采用本土化研究方法对消费者行为的研究、部分学者正在开展的关于我国区域性消费差异及特征测度的研究、我国消费群世代细分问题研究、我国E 时代消费形态研究和我国消费者品牌行为问题研究等。在国内消费者行为研究深入开展的过程中,许多学者从收入、支出、物价、贫富差异、地区行业角度切入,借助消费函数等优秀理论方法,对影响城乡居民消费支出的因素进行实证考察,形成了大量优秀研究成果。主要包括:钱颖一(1988)、马国南(1993)、王燕(1993)等对于消费与储蓄相互关系问题的研究;减旭恒(1994)采取实证研究方法对我国城乡居民消费行为的系统考察;王军(2001)对我国消费函数的实证探讨;贺菊煌(2000)对我国宏观生命周期消费函数的理论研究;孙凤(2002)利用预防性储蓄理论对我国消费函数的研究;朱信凯(2003)围绕我国农牧户消费行为构建的我国消费函数理论以及提出的浴盆曲线理论;刘颐权(2005)从消费主体、客体结构关系角度探讨了影响城乡居民消费的主要因素;姜波克、陈学彬(2005)从货币政策微观效应角度对城乡居民消费行为影响的研究;冯鑫明、田剑(2005)研究了预期因素对我国城乡居民消费行为的作用;陶伟军(2006)从产权角度研究了消费行为的产权机制问题及其影响;徐永兵(2007)实证考察了我国城镇居民消费行为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田学斌(2007)探讨了制度变迁对我国消费结构演进的影响;李培林和张翼(2001)、王宁(2001)、杨晓燕(2003)等运用社会学方法,将社会转型和文化传统等因素引入到我国消费者行为问题研究中,使该问题的理论研究逐步本土化。(www.daowen.com)
综上所述,国内学界对于消费者行为的理论研究无论从广度还是深度上都有了巨大突破,呈现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良好势头,来自不同领域的研究人员通过运用成熟的实证分析工具对于我国城乡居民消费行为的研究和规律揭示,将有助于社会各界对我国消费者行为做出更为准确的判断。但不可忽视的问题是:在国内城乡消费者行为研究不断繁荣的同时,该领域的研究方法、研究角度等仍需加快创新,探索出更多符合我国社会文化传统的消费者行为研究方式方法,加快我国消费者行为理论研究的创新和本土化发展。
(二)西藏消费者行为研究
本世纪以来,关于西藏消费问题以及消费者行为的研究成为国内理论研究的热点,不同学者基于自身的研究兴趣和专长在该领域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探索,取得了很多优秀的研究成果。中国藏学研究中心社会经济研究所研究员罗绒战堆同志基于入户调查和经济人类学视角,采取田野调查法持续关注并开展的关于西藏信教居民宗教消费的研究成为该领域的典范,该研究在多年调查数据基础上进行了严谨的理论分析,提出在一般情况下,西藏农牧户宗教消费受家庭预算约束程度较大,近年来,宗教消费支出与家庭收入曲线保持平行向上的增长态势,这与近年来农牧户收入增加有很大关系。与这种向上趋势相对应的是,由于西藏宗教活动中的替代用品及替代方式正逐步出现并呈现较强的发展势头,今后,相对于农牧户收入不断增长的实际,信教居民宗教消费支出或将出现一定程度的下降。罗绒战堆的研究不仅从实践上为制定相应的政策措施提供了参考,更重要的是他的研究为后继者们提供了切合西藏实际的理论研究范式。
除了研究宗教消费在西藏农牧户消费领域的重要性之外,大量的学者将研究视野集中在西藏农牧民消费的其他领域,比较有代表性的研究包括:洛桑达杰(2004)从理论上揭示了西藏农牧民增收缓慢的原因;普布次仁、吴晓琼、师晓娟等(2006)综合考察了西藏城乡居民的整体消费状况;徐伍达(2006)采用实证分析法研究了西藏城镇居民的消费结构;徐瑞华(2007)深入探讨了西藏农牧民收入现状与增收途径;焦国成(2007)研究了西藏新农牧区建设、农牧民增收与科研进步的关系;西藏农牧民增收对策研究组(2007)综合研究了西藏农牧民增收的主要对策;杨春伟(2007)研究了西藏农牧区公共产品供给机制体制;曾绍龙(2008)分析了西藏居民消费与经济周期的关系及其影响程度;曾健(2009)初步探讨了西藏的区域经济差异;袁庆娟(2009)讨论了西藏农牧民增收的制约因素;覃朝晖(2009)采用回归分析法研究了西藏人均消费的影响因素;吕文治、董亚龙(2009)讨论了西藏农牧区居民消费需求与农牧区市场建设的关系;曾维莲(2009)揭示了西藏地区农牧民消费现状;李继刚(2010)分析了西藏居民消费结构变化对第三产业的影响;达瓦(2010)预测西藏农牧区居民消费支出发展的趋势;中国人民银行拉萨中心支行(2011)调查研究了西藏农牧区金融体系建设与农牧区经济发展的关系;尼玛普赤(2012)实证研究了基于农牧区税费改革的西藏财政运行问题;龚祖辉(2012)研究了扩大西藏农牧区消费需求、增强经济发展内生动力的相关问题;白玛玉珍(2012)研究了新农牧区建设视野下的西藏农牧民安居工程问题。上述研究虽大多未形成系统体系,但均从不同程度揭示了西藏消费领域存在的主要问题,不同程度触及了消费者行为的决定领域,为进一步开展此类研究提供了有益借鉴。
综上所述,国内外学者们从不同角度对消费者行为的研究不仅扩大了该领域的研究范围,更新了该领域的研究角度,丰富了该领域的研究方法,同时也为进一步推进该领域研究提供了新思路。上述成果将从理论、方法、思想、观点等方面支撑本研究,使之置于更为规范的框架、更为恰当的体系之中。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