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企业生命周期理论的探究及其管理学意义

企业生命周期理论的探究及其管理学意义

时间:2023-06-0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截至目前,这一理论研究构成了企业生命周期问题研究的早期论断,对于深入开展该领域研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毫无疑问,这一论断对于管理学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1972 年,美国哈佛大学的拉芮·格雷纳教授第一次提出了企业生命周期的概念,并从理论上明确界定了企业生命周期这一长期受经济学家与管理学家关注的概念,使企业生命周期研究被纳入了规范的学科框架。

企业生命周期理论的探究及其管理学意义

(一)国外研究综述

1.理论缘起

国外学者对企业生命周期理论的探索起源很早,形成的优秀成果也很丰富,卡尔·马克思、马歇尔、罗纳德·科斯等人的研究最具代表性。其中卡尔·马克思在其巨著《资本论》中创造性地运用劳动价值论,研究提出“商品价值”取决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即生产该商品时所耗费的个人必要劳动时间的一般水平,特殊情况下可以是多个个人必要劳动时间的平均水平的论断。这一论断对于企业而言就意味着,如果企业生产的产品,其个人必要劳动时间总是高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产品价值被企业高估,该产品将不容易被市场承认,对于该企业而言就意味着将最终被市场淘汰出局。截至目前,这一理论研究构成了企业生命周期问题研究的早期论断,对于深入开展该领域研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马歇尔也是系统研究企业发展的早期经济学家之一,他认为一国企业发展犹如一片森林成长,每个企业无论大小均有相同的生存与成长机会,同样与生态系统中的树木生长一样,企业成长周期也存在由盛而衰、由强而弱的生命周期现象。后继者在马歇尔上述论述基础上提出了企业生命周期的企业森林原理。显而易见,马克思和马歇尔的研究都强调了企业生命周期的重要性,但均未能就企业存在生命周期的内在机制做出全面、深刻的解读。到了20 世纪40 年代,罗纳德·科斯从其世纪疑问入手,通过研究交易费用,最终科学回答了企业存在的内在动机在于降低产品在追求价值实现过程中可能产生的交易成本,在这种思路下将企业创立及成长的基础动力和最终目标归结为降低交易费用。在罗纳德·科斯之后,学者们纷纷遵循科斯的逻辑,将更多精力投入到关注企业生命周期中,开创了企业生命周期理论研究的新时代。

上述分析充分表明,作为一个能成功解释企业生命周期性规律和为企业发展提供有效支撑的理论体系,生命周期理论和其他经济学、管理学理论一样,存在着大量的理论继承和创新精神,理论继承精神为理论发展提供了纵向的寻根线索,而理论创新精神则为理论发展提供了横向的实效价值。

2.周期划分

在众多学者们对企业生命周期做出的重大贡献基础之上,企业生命周期理论研究步入了繁荣的新时期,企业家们开展了大量关于企业生命周期划分的研究。如1965 年美国学者J.W.戈登尼尔在研究如何防止企业发展停滞与衰老问题时,对企业生命力与生命周期进行探讨,认为自然界各种生命体的生命周期是可以预测的,而企业生命周期则是无法预知的,但企业生机可能获得恢复。毫无疑问,这一论断对于管理学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后继者们的分析表明,戈登尼的研究将企业生命周期移植入管理学领域,成为管理学界开展企业生命周期问题研究的典范。1972 年,美国哈佛大学的拉芮·格雷纳教授第一次提出了企业生命周期的概念,并从理论上明确界定了企业生命周期这一长期受经济学家与管理学家关注的概念,使企业生命周期研究被纳入了规范的学科框架。至此,关于企业生命周期划分问题的研究逐渐成为理论热点,其代表性研究包括:

(1)五阶段论。最早提出企业生命周期五阶段论的学者是美国哈佛大学的葛瑞纳,他的五阶段论为后继者们开辟了企业生命周期理论研究的范本。1983 年美国学者奈因和梅隆在继承葛瑞纳五阶段论基础上,把企业生命周期简化为四个阶段,虽然这两位学者对企业阶段的划分少于前者,但在企业发展逻辑关系上并没有实质性突破,基本上还是传承和发展了葛瑞纳的五阶段论,葛瑞纳的五阶段论在理论界更具有普遍意义。葛瑞纳及奈因研究企业生命周期分段时强调,企业成长一般都要经历市场地位从非正式到正式的转变,社会形态由低级到高级的变迁,内在结构由简单到复杂的演进,经济职能由幼稚到成熟的调整,市场应变力由弱到强的梯度渐进发展过程。这一结论意味着企业宏观发展过程是可明确划分为多个微观发展阶段,而每个发展阶段又包含着稳定发展和强烈变革两个时期。前一时期,由于企业要不断适应环境变化,因此会滋生出一些内部矛盾,当企业现行组织结构不能适应环境变化而难以化解内部矛盾时,企业不稳定状态将会替代稳定状态,而进入变革时期,当变革时期采取大量的有效措施使企业适应了内外部环境变化后,企业发展就会进入下一个更新更高层次的稳定阶段,如此不断循环,企业就在螺旋式发展演进历程中实现提升。

显而易见,企业生命周期的五阶段论强调了企业对内外部环境变化的适应和调整能力,是从企业黑箱理论出发的一种理论延续,由于它没有涉及企业战略调整和企业应变能力提升的内在体制机制和治理结构,因此虽然在理论上具有较强的说服力,但对于实际问题的解释稍显不足,这就造成了该理论的应用范围比较受限制。伴随着经济发展复杂化、企业目标多元化,这一理论弊端日渐凸显,需要进一步发展完善,这就导致了20 世纪末期四阶段论的诞生。

(2)四阶段论。完整提出企业生命周期四阶段论的是美国学者理查德 ·达夫特,1999 年他在对葛瑞纳、奎因及梅隆企业生命周期理论进行系统总结的基础上,创造性地提出了企业生命周期四阶段论,即一个企业组织在其发展历程中将先后渐次经历创业、集体化、规范化和精细化等四个有机结合的阶段,其中:

①创业阶段。企业定位于畅销产品,立足于市场稳定,企业创始人往往集中于企业技术骨干,他们既具有技术骨干的实干精神,又具有企业家的开拓精神,更多地奉行技术导向和市场导向。这一时期企业的主要问题是组织机构不健全、组织结构涣散、内部分工不明确、权力制衡机制不规范。该阶段报酬递增或股权回报成为主要激励手段,最大优势是企业灵活性好,适应低端市场的机动性强;劣势在于企业内部治理结构混乱,为进一步发展壮大埋下了很多隐患。

②成长阶段。企业组织结构更趋合理,职能分工更加明晰,管理制度日渐完善,市场定位日益长期化,激励制度不断常态化,工作标准逐渐科学化,内部沟通体系完善而有效。该阶段企业最大的优势是组织体制机制日益固定化,市场定位逐渐高端;劣势在于企业高层权利分配未完全成熟,高端矛盾往往会引爆企业更大的危机。

③集合阶段。企业已经推行了分权化的组织结构,内部经营权实现了层级配置,企业高层主要从事高端战略制定和重大财务、人事决策例外事务管理。经营权主要由专业化的经理人员行使,建立了完备的员工考核激励制度,企业正式沟通顺畅而有效。这一时期企业最大的优势是家庭式集权时代的权力配置已经被现代公司治理结构所替代,市场定位于成熟的固定领域;劣势是现代企业分权制度导致的官僚主义有可能成为企业进一步发展壮大的障碍

④精细阶段。企业组织采用矩阵式治理结构,物质奖励覆盖面波及全体员工,企业注重鼓励创新,僵化、守旧的经营思想在企业中失去了存在空间,企业市场定位成熟且出现多元化趋势,企业战略定位对于企业未来具有决定性影响。此阶段,一部分企业致力于加快改革、创新,借以提升企业实力和延长生命周期;一部分企业则采取维持现状的保守战略,失去更多发展机会;一部分企业则可能因为不能及时化解危机而被迫清算,退出市场;一部分企业则采取转产战略,进入新领域。精细化阶段对于现代企业而言是一个重要战略转型期,既存在进一步发展壮大的机遇,又充满举步维艰的挑战。

很显然,上述关于企业生命周期的四阶段论强调了企业组织结构调整对内外部环境变化的适应,对于现代企业制度构建,尤其是现代企业组织结构建设很有启发,颇具说服力。毫无疑问,企业健康发展除了要借助于组织结构创新之外,还需要企业行为、企业文化等因素跟进。该理论在解释这些问题上的缺陷直接影响了其对企业发展实践的解读能力。

(3)十阶段论。该理论的代表人物是美国学者伊查克·爱迪斯,1989 年他明确提出企业生命周期包括创生、成长和衰老三个阶段,并进一步从生物学角度将这三个阶段细分为孕育期、婴儿期、学步期、青春期、盛年期、稳定期、贵族期、官僚化早期、官僚化晚期、死亡期等十个阶段,这种划分借鉴了人的生命周期特征,由于该理论规范、系统的体系,使它在解读企业发展规律上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所以该理论一经提出就受到广泛关注,成为解决企业生命周期的经典文献。十阶段论认为企业产生、成长与老化,主要表现为其可控性与灵活性。一般情况下,企业在年轻时期灵活性强,但控制力弱;相反企业老化期灵活性差,但控制性强。当企业灵活性过大,而控制力不够时,就意味着企业容易变革,此时的企业容易夭折于失去正确的方向;而当企业可控性强,但灵活性不足时,就意味着企业不易变革,没有新鲜血液输入而容易衰老,而只有企业可控性与灵活性合理匹配时,企业生命就达到了盛年期,这也是企业最富竞争力的阶段。

毋庸置疑,该理论最大的优势是辩证地解析了影响企业发展的可控力和灵活性的关系,对于解决企业不同阶段发展领域的深层次问题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但由于该理论对企业生命周期划分过细、特点概况不显著而影响其解释力。

3.企业成长论(www.daowen.com)

该理论是一个内容丰富的体系,大致包括了基于规模经济视角的企业成长理论和基于资源能力视角的企业成长理论。

(1)基于规模经济视角的企业成长理论。该理论认为企业成长往往伴随着规模扩张,亚当·斯密、米勒以及马歇尔是这一理论的早期代表,在他们的代表性著述中均有对企业成长问题的论述。他们认为企业成长过程就是规模不断扩张的过程,而企业规模扩大往往与资本量正相关,在企业规模扩张过程中,分工不断专业化,工人熟练程度、资本有机构成不断增加,劳动量节约促进了生产率提高。与此同时,企业规模不断扩大,大企业不断代替小企业,规模经济决定了企业成长,与此同时,外部经济、企业家理论有限和企业经营垄断性成为制约企业发展壮大的重要因素。斯蒂格勒在继承古典经济学关于规模经济决定企业成长基本观点的基础上,于1951 年重新解释了企业成长与稳定均衡相容性,提出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是企业成长的动力和原因。科斯进一步提出企业主要表现为规模扩大和功能扩展,而这种扩大和扩展又进一步推动企业边界不断扩大,由此引出另外一个有价值的结论就是:管理费用和交易费用比较决定着企业规模扩张范围。

上述研究表明,企业成长的根本原因在于对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的不懈追求,这些外生因素成为企业扩张的原动力,为此决定了企业成长完全是一个被动过程。毫无疑问,该理论过分强调了企业成长的外部因素,忽视了企业内在因素的决定作用,因此该理论只能比较好地解释企业早期的成长动因,因为在这一时期,追求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会使企业很快击败竞争对手,占领市场,但当企业发展到一定程度时,过度强调规模扩张将使企业出现管理成本迅速增加、官僚主义盛行等问题,进而出现效率低下、质量下降、效益不佳等问题。

(2)基于资源能力视角的企业成长理论。该理论的倡导者彭罗斯在其1959 年的研究中提出,资源构成了企业发展的基础,企业成长的关键是能否有效利用现有资源,但由于众多原因,企业资源总是不充分的。因为在企业生产规模扩张过程中总是表现出旧的未充分利用资源被充分利用的同时,又不断产生新的未利用资源。实践表明,企业成长速度、方式和界限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企业能力,而企业能力的关键是管理能力,所以管理是企业成长的核心。彭罗斯的企业成长理论强调了创新能力对企业成长的重要性,而发现潜在成长机会、产品创新和组织创新的创新能力构成了企业成长的重要推动力。

彭罗斯的现代企业成长理论将管理功能引入企业成长理论,强调企业成长能力、资源以及知识的重要性,对于推动现代企业成长具有重要意义,但彭罗斯企业成长理论在关注企业内部因素重要作用的同时却忽视了外部因素对企业成长的作用,割裂了企业内外部因素的互动关系和紧密联系,从而使企业成长在外部和内部出现冲突时无所适从,进而削弱了该理论的解释能力。

综上所述,国外学界对于企业阶段划分、企业成长等问题的理论研究,为国内学者开展以我国企业成长为背景的理论尝试提供了规范的理论框架、系统的观念体系和翔实的结论借鉴,成为国内学者争相研读的范本,推动了国内学界在该领域不断探索。

(二)国内研究综述

与国外精彩纷呈的企业生命周期理论研究相比,国内学者对企业生命周期的研究开展时间要晚得多,形成的相关理论成果也比较少。改革开放前国内学界很少开展企业生命周期研究,20 世纪80 年代以来,国内学者们才逐步涉足该领域,并形成了很多优秀的研究成果。

1.企业生命周期概念界定

20 世纪80 年代以后,国内学者从不同角度开展了对企业生命周期理论的研究,但由于研究基础比较接近,学者们对于企业生命周期的概念理解和解读基本相同。比较有代表性的研究包括:陈佳贵(1995)从企业规模变化角度,在详细研究正常发育型企业生命周期各个阶段不同特征后指出,企业生命周期包涵了诞生、成长、壮大、衰退、死亡等五个环节,是一个复杂的统一体。作为国内该领域研究的开拓者之一,陈佳贵的概念对于国内学者开展此领域研究具有开拓性贡献,成为后来者引用的典范。谢科范、罗险峰(1999)在上述研究基础上提出,企业生存发展受诸如外部环境、技术进步和企业战略决策等众多因素综合影响,合理的解决思路应该是从多因素综合作用角度分析企业生命周期,为此他们提出企业生命周期应包括以下两层含义:一是企业寿命长短从理论上讲,就是企业从诞生到消亡所经历的全部时间;二是企业从诞生到消亡是一个动态过程。谢科范、罗险峰等的研究对于企业周期问题分析体现了多因素作用的企业本质,对于国内企业生命周期解读有比较强的解释力。黄铁、韩福荣、徐艳梅(1997)则从法律角度研究中外合营企业的生命周期,认为合营企业生命周期是指合营企业由建立到终止全过程所经历的时间,即企业合营执照签发之日起至企业宣布撤销、解散、注销、破产清算等意味企业法人消亡的时间。

2.企业生命周期阶段及特征

国内学者在上述关于企业生命周期概念界定基础上,就企业生命周期不同阶段特征进行了理论总结,比较有代表性的研究包括:陈佳贵(1995)在将企业生命周期概括为企业诞生、成长、壮大、衰退、死亡等五个环节基础上,将企业生命周期划分为孕育期、求生存期、高速发展期、成熟期、衰退期和蜕变期等六个阶段。杨杜1996 年的研究提出,企业经营的目的就是使企业资源达到最有效分配和利用,企业经历由小到大的成长过程,企业规模扩大表现为产品种类不断增加。杨杜的研究将企业生命周期置于动态分析过程,使现代企业由原始的多元化小规模发展到专业化大规模。

3.企业生命周期理论及其修正

本世纪以来,国内很多学者对于企业生命周期的研究不断向纵深推进,比较有代表性的研究是张钢2001 年在借鉴国内外其他学者观点的基础上,提出企业组织创新动因主要源于七个方面:企业新技术、新产品和新工艺导入;企业战略导向变化;人员条件或企业价值取向变化;企业经营规模扩大;企业自身成长;社会政治经济变革推动;市场竞争压力加大。

综上所述,尽管国内学界关于企业生命周期的理论研究起步较晚,但学者们业已形成的优秀成果为开展具有特殊性民族地区企业生命周期研究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撑。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