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创新本质上是要改变传统生产函数,利用创新要素替代自然要素,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使经济发展与自然资源消耗、环境污染逐渐脱钩。绿色创新包括绿色制度、绿色技术、绿色市场以及绿色观念等创新,其中,绿色制度创新有助于正向激励绿色要素聚合,绿色观念创新引导人们改变“先污染、后治理”的思想,绿色技术创新能够提升资源利用和环境治理效率,绿色市场创新推动绿色低碳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我国绿色消费活动涉及衣食住行众多领域。在食品领域,2003年和2005年我国分别启动了无公害农产品和有机产品认证工作,2012年又实施了绿色食品认证。近年来,围绕绿色出行的基础设施建设得到较快发展。2015年,我国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线路总长度3 069千米,“十二五”期间共建成投入运营的线路1 640千米,平均每年增加328千米;预计2020年年底,我国城市轨道交通运营里程将突破6 000千米,城市轨道交通将成为全国一、二线城市公共交通的主体。与常规发展模式相比,绿色创新,特别是制度的变革与技术的进步,有助于隧穿黑色经济的环境库兹涅茨曲线,能够在相对较低的人均收入条件下达到生态赤字高峰,同时,在达到生态阈值之前缩小生态赤字,缓和人与自然的紧张关系,实现经济—自然—社会的永续发展。
绿色经济的发展一定是建立在公益性基础上的,这是基于对以往经济发展路径的深刻认识和对人类生存环境的担忧。能够被人们利用的自然资源在一定时空范围内的数量是有限的,而人们对物质需求的欲望却是不断膨胀的,自工业文明以来,二者之间的矛盾越来越凸显。(www.daowen.com)
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可持续发展是绿色经济的最高宗旨。绿色经济要求遵循生态规律和经济规律,时刻考虑生态环境容量和承载能力。因为环境资源不仅是经济发展的内生变量,而且也是经济得以发展的前提条件。同时,发展绿色经济有利于减少贫困;发展绿色经济有利于增加自然资本投资,从而增强生态环境保护与收入提高的相关性;发展绿色经济可以提高贫困人群拥有的生存资本的存量和质量,扩大其经济交易机会,最终有助于社会发展。此外,当全社会的绿色经济观念和意识增强时,有助于更加广泛地在生产生活中践行绿色经济思想,以实际行动共建美丽地球。无论在环保上还是在经济发展上,绿色经济的发展水平比以往的传统经济发展模式都要有更大的提升和进步。绿色经济强调的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经济、社会与环境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惠及每个国家的每个公民,甚至是人类的永续发展。因此,绿色经济能够吸引各个国家和人民自觉投身绿色经济发展,即以最小的资源消耗获得尽可能大的经济效益,实现物质文明、生态文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