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区域经济的界定
区域经济“是国民经济的子系统,是具有鲜明区域特色的国民经济,是在经济上有密切相关性的一定空间范围内的经济活动和经济关系的总称。它是以客观存在的经济地域单元为基础,按照地域分工原则建立起来的具有区域特点的地域性经济”。[2]
(二)区域经济的特征
1.区域性
区域经济是一个国家经济的空间系统,主要从空间角度研究经济活动规律。经济活动不管何种部门(产业)和处于什么发展阶段,都必须落实到一定的区域空间。
把经济活动置于空间维来考察,这是理解区域经济的“钥匙”。正因如此,“区域”和“空间”在区域经济学文献中往往成为可以相互换用的名词。因此,区域性是区域经济最基本、最显著的特征,也是与国民经济、产业经济最显著的区别。在区域经济看来,区域是能够在国民经济分工体系中承担一定功能的经济区。各个区域的不同特性,使区域经济烙上强烈的地域性特点。(www.daowen.com)
2.综合性
区域经济是一个相对独立而内部又有密切联系的有机系统。区域经济的构成要素既有地域要素,又有产业要素;既有经济要素,又有非经济要素。区域经济既涉及生产领域的活动,又涉及非生产领域的活动。区域经济联系表现为产业间和地区间经济联系的综合与交叉,因此任何区域的经济活动尽管各具特色,但都具有一定的综合性。
3.发展的不平衡性
由于自然、社会、经济条件的影响,区域经济发展具有空间不平衡性。有自然资源的差异,包括地理位置与气候、地质地貌、土壤、植被、地下矿藏、水力、森林等;有经济活动的差异,包括劳动力、资金、技术等要素流动与配置的差异,生产发展水平高低与规模大小、产业结构与成长演进、市场容量与发育程度、经济活动成本与效率的差异,等等。此外,还有人文环境与其他非经济因素的差异,包括人口的数量、素质、密度以及民族宗教信仰、历史文化传统、社会发育程度、居民性格特征、风俗习惯等方面的差异。这些差异的存在必然导致区域间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表现为区域间在经济实力、经济增长速度、经济发展水平和人民群众生活水平上的不平衡。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