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打造未来经济:集聚、开放、智能化

打造未来经济:集聚、开放、智能化

时间:2023-06-0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为贯彻落实十九大精神,加快创建繁荣宜居智慧的现代化海滨城市,滨海新区应主动贯彻新发展理念,主动适应经济从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的要求,按照区委和区政府的指示,着力发展集聚经济、开放经济、智能经济三大经济,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不断增强区域经济的创新力和竞争力。

打造未来经济:集聚、开放、智能化

为贯彻落实十九大精神,加快创建繁荣宜居智慧的现代化海滨城市,滨海新区应主动贯彻新发展理念,主动适应经济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的要求,按照区委和区政府的指示,着力发展集聚经济、开放经济、智能经济三大经济,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不断增强区域经济的创新力和竞争力。

发展集聚经济。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天津视察时就强调,要以滨海新区为龙头,积极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集成集约集群发展。要积极贯彻落实习总书记的重要指示,在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高层次上集聚产业、人才、技术、创新等高端要素。一是要提升现有园区。园区是推动经济跨越发展的重要载体,要紧紧围绕产业向园区集中、特色产业园区集聚发展的思路,依托好现有园区和开发区,坚持规模化、集约化原则,整合、优化、提升新区现有各类产业园区和开发区。依据资源、生态、产业环境等综合因素合理确定园区和开发区定位,完善基础设施,优化企业间生产协作流程,使之成为产业集聚的有效载体。二是要创新项目机制。积极做好项目引入前期工作,加强产业链和价值链研究,借助京津冀协同发展、一带一路,以及全球产业结构调整契机,促进一批综合效益好、对区域经济带动能力强的产业项目落地,引导新区企业按照产业链上、下游延伸,带动一批配套项目,进一步提升新区产业集聚空间。三是要以产业为基础推动人才集聚。鼓励猎头服务,支持新区企业集体外出招聘。大力建设白领公寓,并在周边建设生活配套设施。支持各类企业人才在新区创业和生活,并推动产业区和生活区配套。

发展开放经济。滨海新区要利用京津冀协同发展、“一带一路”建设、自贸区建设的战略机遇叠加期,坚持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高层次的开放,不断提高贸易便利化、投资自由化、金融国际化水平。高水平打造自贸试验区升级版,实施新一轮自贸区改革开放方案,积极探索建设自由贸易港,加快完善金融创新、国际贸易、国际航运等服务功能。一是推动区域产业协作。发挥先进制造研发基地优势,加强与北京、河北的对接合作,坚持“短链建链、缺链补链”,贯通产业上下游,完善产业配套,建设先进技术、创新要素、高端产业的承接地和聚集地。以滨海—中关村科技园为重点,积极对接北京创新资源和科技成果,加快建设一批以市场为主导的承接载体。主动向河北延伸产业链条,发展飞地经济,共建产业园区,实现产业一体,联动发展。二是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建设。实施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带动战略,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并举,加快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深化与沿线国家和地区务实合作,打造多式联运跨境交通走廊,推动产品、品牌、技术、产能走出去,提高经贸合作区建设水平,积极培育新型外贸业态。探索通过协同研发、人才技术引进、项目孵化培育、平台共建等多种形式扩大合作关系,构建开放式创新的制造业发展格局。三是鼓励开展境外投资业务。大力推行对外投资便利化,鼓励企业利用跨境双向人民币金池、并购基金等金融试点改革政策,扩大海外销售和投资并购业务。加快埃及苏伊士经贸合作区和印尼聚龙工业区和泰国俊安工业园等项目的建设,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业采取自建、与渠道商合作等方式建立海外营销中心、维修服务网点等海外营销体系。四是把中欧先进制造产业园作为先进制造研发基地建设的重要载体。学习借鉴欧洲先进技术、先进标准体系和先进制造理念,加强与“德国工业4.0”的对接,加快建设以临港经济区为核心,中德高端装备、中德汽车制造、中欧航空制造区、中欧新一代信息技术和中欧生物医药为协作区的中欧先进制造产业园,重点发展高端装备、汽车制造、航空制造、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和生产性服务业产业集群,积极推动与中欧之间的经贸合作、技术研发、成果转化和友好交流等,加大招商力度重点引进带动性强的欧洲龙头项目,构建先进制造业产业链条,形成产业聚集,推动制造业智能化发展,不断扩大园区凝聚力和影响力。(www.daowen.com)

发展智能经济。以加快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为主线,以推进智能制造和突破关键核心技术为主攻方向,充分发挥海河产业基金引导作用,打造研发制造能力强大、产业链占据高端、辐射带动作用显著的先进制造研发基地。一是创新智能制造发展模式。建立智能制造生产能力共享利用模式,在重点产业集聚区建设柔性化生产的“智能制造共性工厂”,鼓励金融机构对智能制造企业开展全产业链金融服务,搭建智能制造中小微企业孵化平台。二是发挥创新平台的作用。发挥好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科院、浙江大学等重要科研平台的作用,围绕新区优势产业发展和科技成果产业化需求,面向全球组织创新要素,在智能制造、高端装备、大数据应用推广、新药创新等方面形成一批在国内外有较大影响的创新资源,促进科技成果加快聚集转化。三是培育一批拥有自主核心技术的创新产品。围绕先进制造领域,实施一批重大科技创新基础工程和战略项目,在智能制造、人工智能生命科学、高端装备等领域攻克一批共性关键技术,加快形成一批战略性技术和产品,培育一批有国际影响力的知名自主品牌。四是建设智能制造支撑体系,推动信息技术服务产业发展。加大智能软硬件技术研发支持力度;发展基于互联网的个性化定制、众包设计、云制造等新型制造模式;建设高质量的工业云服务和工业大数据平台;推进疏解资源开放共享,发展大数据产业;加强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车联网等新技术应用,发展分享经济[34]。五是重视职业教育的发展。坚持“经科教联动、产学研结合、校所企共赢”的理念,为解决新区制造业发展的人才短板,进一步加大与海河教育园合作力度,大力开展适应智能制造的技能培训,配合培养支撑先进制造研发基地发展的高素质产业技术工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