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加强科技合作,促进研发转化基地发展

加强科技合作,促进研发转化基地发展

时间:2023-06-0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继续加强与大院大所的合作,推进滨海新区企业与中科院院所产学研合作。推动京津冀科研院所推动狠抓“一区三园”研发转化基地建设,即渤龙湖研发机构聚集区,主要依托高新区,以未来科技城为基础,打造研发总部和人才聚集区。建设京津科技合作共享机制。完善知识产权中心功能,促进知识产权转移和转化实施。建立京津冀科技金融合作平台,发展创业投资,完善担保体系,引导社会资本投入。加快硬件设施开发,合作建设未来科技城。

加强科技合作,促进研发转化基地发展

打造京津科技新干线、建设京津创新共同体。利用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政策优势,推动三地协同创新。瞄准中关村科技企业,不断深入推动科技招商,吸引聚集科技创新资源。继续加强与大院大所的合作,推进滨海新区企业与中科院院所产学研合作。以创新平台建设为载体,推进高校创新成果在滨海新区转化、产业化。积极推动“北京大学(滨海)新一代信息技术研究院”“中关村高科技产业滨海转移发展基地”和“中科院(天津电子信息产业园”等科技信息平台的建设。围绕新能源汽车、物联网和云计算等重点领域,实施一批跨区域重大技术试验示范项目。在政府采购活动中,优先支持区内认定的重大技术装备试验示范项目的自主创新产品、技术和服务,鼓励新产品、新技术产业化应用和普及推广。

为北京高新技术产业化提供承接载体。承接发展高端制造、生物医药、高端信息、新能源新材料等高技术成果产业化,把滨海新区建成产业特色突出、聚集效应明显、创业环境良好的研发转化基地。广泛吸引国内外,特别是北京的科技创新资源,充分发挥行业领军企业、创业投资机构等社会力量的作用,发展创客空间、创业咖啡、创新工场等新型孵化器,构建一批低成本、便利化、全要素、开放式的众创空间。推动京津冀科研院所推动狠抓“一区三园”研发转化基地建设,即渤龙湖研发机构聚集区,主要依托高新区,以未来科技城为基础,打造研发总部和人才聚集区。空港科技园,依托空港经济区,承接发展航空航天、新材料领域。开发区科技园,依托开发区,承接发展新能源和高端数字装备制造业。中心服务园,依托中心商务区,承接发展高端服务业和央企二级总部。推动京津冀科研院所、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建立科研服务联盟,重点对接京津两地100多家开放实验室向双创企业开放。

促进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充分利用大数据、物联网、移动互联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推进三网融合,促进信息消费。强化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各类软件开发,建设国家级软件产业示范基地。加快服务外包园区建设,扩大知识密集型服务产品出口。大力推进省部、省院产学研合作,支持省市、各市和企业之间开展科技合作与技术联合攻关。

建设京津科技合作共享机制。合作机制。建立与北京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合作机制,鼓励与新区企业联合共建工程中心、工程实验室和技术中心等创新平台,共建跨区域科研用创新实体,针对关键项目、核心技术开展联合攻关。合作平台。提升国家超算中心、国际生物医药联合研究院、天津大学滨海工业研究院研发转化能力,为北京和河北科技创新提供平台支撑。支持中关村各类新兴产业组织以资本输出、品牌输出、服务输出等方式与新区对接。(www.daowen.com)

完善创新环境。强化财政扶持力度,推动中关村政策向滨海延伸。完善知识产权中心功能,促进知识产权转移和转化实施。建立京津冀科技金融合作平台,发展创业投资,完善担保体系,引导社会资本投入。加快硬件设施开发,合作建设未来科技城。营造良好的创新氛围,吸引各类京冀科技机构落户新区。

实施高等教育发展水平提升工程。优化高等教育布局结构,大力培养高层次人才。积极引进急需的创新科研团队和科技领军人才,鼓励与国外机构合作设立海外人才工作站,实现海外引才引智常态化。建立中等职业技术教育、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应用技术型本科教育、技术型专业硕士教育的完整链条,完善现代职业技术教育体系;推动职业技术院校和技工学校与企业合作,建设集约化职业教育、技工教育培训基地,大力培养技能型人才。

促进人才合理流动和高效配置。创新人才激励机制,加快人力资源职业能力开发评价体系建设,建设国家职业能力开发评价示范基地;建立健全以政府奖励为导向、用人单位和社会力量奖励为主体的人才奖励制度,加快落实“海河英才计划”,推进实施“鲲鹏计划”等人才新政,健全落户人才居住、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真正让人才“引得进,留得住”;探索人才资本产权激励办法,简化人才流动办理手续,促进人才合理高效配置。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