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结构偏重,市场活力不足。京津冀地区重工业所占比重高,尤其是天津和河北重工业占了很大比重。而石油、钢铁、化工这些“国字号”重工业发展长期处于“政府+企业”发展模式,受政府影响较大,市场机制反应不明显,严重缺乏市场活力。而这些行业既容易造成产业雷同与产能过剩,还易受整体经济发展态势的影响。在全球经济下行的今天,重工业尤其缺乏活力,这对重工业占比高的天津市与河北省的经济发展造成了很大影响。
产业结构同质化严重。京津冀地区制造业主要集中在天津与河北,河北制造业以资本密集型与劳动密集型制造业为主,天津技术密集型制造业虽已取得较大进展,但资本密集型与劳动力密集型制造业仍占很大比重。两地的产业结构相似度较高,非但未形成产业联动发展,反而存在一定程度的竞争,处于抢夺资源的状态。比如对于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来说,经济发展效益好、科技含量高的企业是两省市争相引进的对象。京津冀地区的生产性服务业主要集中在北京,而河北与天津追求“大而求全”的发展模式,也在积极发展生产性服务业。由于受资本存量与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天津、河北两省市与北京相比缺乏竞争优势,且天津与河北省存在无序竞争,省市内部之间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抢夺资源,严重限制了两省市经济发展。(www.daowen.com)
区域性产业协同规划缺位。京津冀地区至今未制定统一的产业发展规划。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三省市行政分割,各自为政,三省市基于自身发展的立场制定本省市的产业发展规划,致力于解决行政区内的问题,而对于跨区域、跨部门问题的统筹协调比较匮乏,缺少区域间的产业分工与合作,忽视了区域整体利益。产业协同规划的缺位,使得京津冀资源得不到合理有效配置,生产要素难以高效流通,区域内产业发展协同度低,产业同质化严重,恶性竞争现象频发,造成了区域内资源的严重浪费[15]。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