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企业创新生态系统的构成要素

企业创新生态系统的构成要素

时间:2023-06-0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绝大多数产品的创新过程都需要企业与其他企业、高校、科研院所合作,组成技术创新链,共同实现新产品的开发。最后,企业组织通过加入技术创新链,可以获得技术创新的速度经济效应,并因此获得竞争优势。这些企业分布在创新链的各个环节。

企业创新生态系统的构成要素

从企业的创新商业生态环境出发,企业创新生态系统以核心企业为中心,并包括所有利益相关者(如供应商、分销商、研发机构、竞争对手、顾客以及监管机构和媒体等)。从企业间技术协同的角度出发,企业创新生态系统是以技术标准为桥梁,各企业通过技术互补性协作来实现技术创新的创新体系。将企业技术创新生态系统分为核心企业层、技术研发与产品应用层以及创新环境与创新平台层。

现代的创新已经很难依靠一个企业独立完成,各创新要素的协作至关重要,不同的企业、组织联合起来,利用自身的比较优势,进行合作创新,从而达到双赢甚至多赢。创新生态系统是在一定时间和一定空间内,以核心企业为中心,以创新链为创新的延伸基础,以创新环境为依托,通过创新物质和信息的流动,实现创新资源共享、创新过程协作、创新成果交流的动态平衡系统。

图6-1 企业创新生态系统结构

(一)核心企业

核心企业处于整个创新生态系统的中心位置,它决定着系统内部资源的流动以及策略的实施,是系统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过去,企业要实现自身的技术创新往往依靠自己的研究人员,但是随着经济发展,现代企业创新所依赖的资源是全方位的,需要各个要素相互协调,形成技术的创新网络。随着各企业组织联系更加紧密,这个创新网络不断延伸扩展,逐渐就形成了以核心企业为中心的创新生态系统。核心企业在创新生态系统中的核心作用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核心企业自身具有极强的创新能力。核心企业本身必须具有极强的创新研发能力,并且具备难以模仿的技术,是整个系统内部创新发展方向的“指路人”、风向标。它可以敏锐地洞察到行业的前沿动向,支持相关正确的创新技术产品,逐渐淘汰掉生产不符合要求产品的企业。这类似于自然界生态系统中的“优胜劣汰”。

第二,核心企业可以选择并影响其他企业组织。因核心企业掌握了核心技术,它可以制定技术标准,吸引并鼓励相关企业据此创新,产生一系列与此配套的新技术。也就是说,核心企业所发明的核心技术通常需要其他载体来帮助其实现功能。为了适应新技术,技术载体通常也需要发明创新。当新技术、新设备被多数人接受时,旧的技术与设备将面临淘汰。如果企业没有意识到技术革命的到来,那么将是企业面临着淘汰。(www.daowen.com)

(二)创新链

创新链是围绕核心技术,基于技术配套的创新体系。配套技术既包含上下游互补的纵向配套技术,也包含基于同一技术环节的横向配套技术。随着产品的复杂性程度日益提高,产品的技术创新从新产品概念的提供、技术研发、产品设计到生产等各个环节,很难找到一个产品是完全由一家公司独立且全部提供的。绝大多数产品的创新过程都需要企业与其他企业、高校、科研院所合作,组成技术创新链,共同实现新产品的开发。技术创新链的形成有多种原因:首先,技术创新链的形成源于企业自身所拥有和能够开发的技术知识的有限性。其次,技术创新链的形成源于现代产品的互补性、功能多样性以及产品之间的兼容互通性。最后,企业组织通过加入技术创新链,可以获得技术创新的速度经济效应,并因此获得竞争优势。创新链上分布着不同的组织机构,其在创新链的各个环节都担任着不同的重要角色。

第一,高校特别是研究型高校在创新链中担当重要角色。研究型高校作为创新主体的必要组成部分,在企业主导的产业技术创新中,高校应当更加关注基础研究和关键应用研究,兼顾考虑未来技术应用的前瞻性。同时,高校应当专注于人才培养,为增强本地创新能力夯实智力基础。

第二,科研机构在创新研究上与研究型高校有着很大的不同,高校的教育用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开拓创新思维,主要是学生自主创新。研究机构则强调科研人员创新的目的性,且要求创新成果具有产业化的可实现度,不能只是纸上谈兵。

第三,作为创新生态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中介机构在创新链中的地位取决于对自身资源的充分利用和对环境的适应。此类组织的最大功能体现在信息沟通和桥梁中介上,据此可以分为两类:集群代理机构种群和公共服务机构种群,其中,集群代理机构又可分为行业协会、企业家协会和技术交流协会等创新服务组织。公共服务机构又由技术交易机构、资金供给机构、人才中介等构成。中介机构的主要作用是促进创新主体间的沟通与联系,其自身也存在创新,但目的是为了更好地辅助其他种群的活动。创新行为主体由于受各种因素制约,他们之间存在沟通障碍,这造成了信息流动困难,信息上的不完全性必然造成创新效率的下降。中介组织的出现可以减少交易费用,降低创新风险和创新成本。

第四,系统内配套的其他企业。这些企业分布在创新链的各个环节。一个系统内仅仅只存在一个或几个核心企业则无法保持系统稳定并且持续发展,这些配套企业的作用在于辅助核心企业进行技术的研发和创新。核心企业由于受到成本和资源等的约束,它们不能够包揽所有的创新工作,这时就需要其他企业进行辅助。配套企业在自身内部进行创新的同时,为核心企业提供自身擅长的技术支持。

(三)创新环境

创新环境是指创新元素、创新单元、创新种群所处的具体创新环境,可分为三个层次:最内层为企业的内部环境,其次是企业所处的创新生态系统环境,最外层为创新生态系统所处的大环境。企业所处的内部环境主要包括企业家的自我创新意识、企业文化以及工作环境。企业家的自我创新意识往往与企业家的成长环境、所受教育以及之前的工作经历等有关;企业文化受整个创业团队或管理团队对整个企业的定位及设定的文化基础有关,灵活的工作时间及融洽的人际关系都对员工创新有帮助;好的工作环境往往能激发工作人员的创意、灵感。企业所处的创新生态系统环境既是企业的外部环境,又是系统的内部环境。这种环境包括政府服务部门、创新基础设施和创新人文环境。政府服务部门由相关政府组织及其政策法规等组成,主要作用是引导、协调和规范各创新主体间的创新行为,使之健康有序地运作。创新基础设施主要由道路、港口通信、水电等工业基础设施和公共实验室、公共图书馆、科研数据信息资源等研发型基础设施构成。创新人文环境属于软环境,它能够鼓励系统内企业间形成一种创新联盟,促使企业之间共享技术创造,却不将技术信息流出合作圈之外,同时能够保证创新行为的可持续性和效能。创新生态系统所处的大环境是指对系统创新活动有直接或间接影响的外部环境要素的总和。它主要包括外部政治法律环境、外部经济环境、外部科技环境和外部社会人文环境。外部环境是由政府和市场联合营造的企业机构创新氛围,政府制定的相关的政策来引导创新,市场则选择经过考验且具备生存能力的创新方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