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公共文化服务治理的变革

公共文化服务治理的变革

时间:2023-06-0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二是扩大参与主体,将社会力量引入公共文化服务领域,比如引入优秀企业先进的管理和服务理念,引进社会志愿者等。同时,对于新时期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来说,大数据的影响依然不容小觑,这一技术的普及将为整个体系带来新的生机和活力。

公共文化服务治理的变革

那么,如何利用好现有的丰富数字资源,更好地为人民群众提供公共文化服务?举个简单的例子,比如可以通过大量的数据分析得知哪些公共资源在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中最受欢迎、使用频率最高,哪些资源一直处于“休眠”的闲置状态,可能已经过时。这样就可以敦促相关部门在提供公共文化服务时更加注重质量,而非一味追求数量。依靠自身的文化资源,通过合理的数据分析并制订完善的计划,为普通百姓创造一个文化空间:在有限的空间里人们可以享受多元的文化服务,感受浓厚的文化氛围。

(一)向“服务型政府”转变

依靠互联网技术,推进政府部门“简政放权”。简政放权是政府职能转变的重要一环。但简政放权、放管结合等终究只是手段和路径,其最终目的和落脚点还是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从根本上解决群众难题。因此,可以通过互联网平台实现政务信息透明公开,避免了群众四处询问、多次往返的现象。服务型政府的转型,贵在坚持“宁愿自己多辛苦,也让群众少跑路”的服务宗旨。全方位将政务服务的相关信息公示出来,既提高群众办事效率,也提高自身工作效率,减少不必要的资源浪费,同时又接受群众监督,促使各职能部门优化自身的工作流程。当政府的政务大厅不再排大长队,当服务窗口不再人满为患,当工作人员的服务不再因工作繁忙而敷衍,政府部门就会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来处理核心工作。

智能化的服务手段恰恰可以帮助政府完成“简政放权”的工作,用数字化和技术化的手段代替人工,完成大部分工作。比如,通过建立“互联网+政府服务”平台,实现政府服务向服务创新化、智能化、人性化的方向转变。运用智能数据分析、云计算、人工智能和智能检索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实现政府相关管理信息的数字化。在“互联网+政府服务”信息平台上群众可以根据自身的需求和选择进行快速精确定位。平台将基于该用户的在线行为分析所得出的结论与自身资源相结合,更加科学、更加个性地为其定制服务、推送服务,如提供基于个人身份信息和历史服务信息的提醒服务;也可以使人们更好地感受到服务的主动性和准确性,比如网上预订、快递服务、网上支付等服务项目。但是,所有的服务项目均需建立一套统一的标准规范和应用条件。比如企业或个人在申请材料时,要明确程序和期限以及相关要求。只要条件达标,材料符合就可以在线完成,并且是在承诺期限内完成。如果不能处理,要详细解释原因,以便下次申请。按照“一号受理、网络转接、协调监督、限期运行、反馈回访、全程监管”的运作模式,解决企业生产和群众生活中可能遇到的问题。

互联网下的服务模式相比于传统模式,拓展了服务范围。合理的流程和便捷的申请方式,让人们感受到流畅、高效、有序的网络办公服务。未来,可以进行在线办理的业务全部上网,办事材料可以通过网络上传。电子签章、电子证照、电子档案等的大规模普及,都将极大提高服务效率,同时促进无纸化办公的推进,真正实现政务服务事项的绿色高效办理。各地各部门各统一身份认证平台、共享基础数据库等方式,也将推动实现政务服务申请的“一口受理、多部门并行办理、跨区域办理”,进一步解决群众办事难、办事慢、办事烦的现存现象。这一整套平台或系统,以网上办事大厅为核心,打造集移动客户端、微博、微信、支付宝等多种应用渠道的“互联网+政务服务”体系。确保能够在有效满足群众和企业不同的政务服务需求的同时,进一步扩大服务平台的影响力和受众人群,既照顾老年人也兼顾年轻人,既服务城市居民也要深入乡村和偏远地区。

网络化的政务服务载体还需要加强监督,每一项技术都是一把“双刃剑”,大数据和互联网也不例外。在提供了优质便捷的服务的同时,信息数据的安全和网络环境的监管问题同样不容忽视。同时,“互联网+政府服务”平台,提供实时在线留言、公共邮箱、即时通信工具、微信互动、政府热线、人工助手等咨询和监督渠道;将服务时长由原来的8个小时,拓展为全天候的24小时,方便广大群众和企业通过“互联网+政府服务”随时随地进行反馈和沟通,及时发现问题、沟通问题、解决问题。

(二)大数据助力政府职能转变

数据正在日渐成为人类可以掌握和调节的重要资源。人类社会正在由互联网驱动进入了数据时代。大数据的出现颠覆了互联网思维,为人类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提供了新的研究模式,带领我们重新认识了宇宙、物质、生命和社会,并在此基础上,带来了科学技术、管理决策和社会发展的巨大变化。大数据带来的信息风暴正在变革我们的生活、工作和思维,大数据开启了一次重要的时代转型。(www.daowen.com)

面对大数据时代的浪潮,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再一次面对挑战。政府相关部门应该为迎接新技术的发展做好充足准备。我们不能被技术的革新推动着向前,而是要努力迎合趋势,与技术的发展齐头并进,为文化的伟大繁荣打下坚实的基础。这就需要政府自身谋求转变:一是转变观念,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从原来的提供者主导型转变为需求导向型,实现受众细分和服务细分,以此来迎合未来群众的个性化需求。二是扩大参与主体,将社会力量引入公共文化服务领域,比如引入优秀企业先进的管理和服务理念,引进社会志愿者等。三是扩大和充实高端技术人才储备。当前的公共文化机构主要集中在图书馆、文化馆和博物馆,这些传统的文化单位缺乏大数据时代所需的拥有数据收集和分析能力的复合型技术人才。因此,加强技术培训和人才引进是非常必然的。

国内学术领域和商业领域的大数据应用日趋普及。从长远发展来看,政府职能转变也可以从大数据入手。同时,对于新时期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来说,大数据的影响依然不容小觑,这一技术的普及将为整个体系带来新的生机和活力。

第一,大数据技术的运用可以帮助政府提升公共文化服务相关工作的效率。比如,运用这些庞大的数据资源和大数据系统的处理能力以及统计技术,判断出公共文化服务领域提供的各个形式的产品和服务会对市民带来哪些影响。相比于传统方式,它可以更高效、更及时地反馈信息并做出决策。

在公共文化服务领域,有大量纷繁复杂的信息,大数据系统可以为政府决策提供更快捷、准确的信息支撑,并在现有信息的基础上对未来提供具有参考价值的预测。在传统的各地政府公共文化服务满意度评价体系中,普遍采用由专业调查机构对居民进行问卷调查和访谈,并对文化场所进行实地考察的方式。这项工作的核心是引入第三方组织和群众满意度调查,但是过程中肯定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试想一下,如果未来可以开发一个针对公共文化服务的数据分析软件,通过居民搜索“附近的场馆”和“如何去文化场馆”的频率和时间等数据,来分析居民对文化场馆的熟悉度,然后通过移动定位系统来确定居民去文化场馆的最终达到率,进而基于此对公共文化场馆的居民使用频率进行相对准确的估计,这样将有效降低调查过程中的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成本,并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主观因素带来的影响。

第二,大数据技术有助于构建以需求为导向的公共文化服务模式。公共文化服务的对象呈现出基数大、多元化等显著特点。如果公共文化服务的供给不能做到有的放矢,那么不仅会造成资源的浪费,也会导致大部分人的基本文化需求得不到很好地满足,从而不得不抑制自身需求或者转向市场购买服务。在公共文化领域,运用大数据技术建立一个智能分析系统,通过收集数据进而分析群众的文化需求,并基于此提供有针对性的服务,进行后期效果追踪,以期建立需求反馈机制,这将大大提升公共文化服务的效能和群众满意度。

第三,大数据助力政府提升公共文化相关决策的合理性和普遍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