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多地兴起了“菜单式”服务,若“菜单”上的“菜品”不对味,或是“菜品”长期不变,也很难引起民众的品鉴兴趣。而“互联网+公共文化服务”的做法,等于是居民“想吃什么菜自己定”,真正让“菜单活起来”,自然能更好地对接各种差异化文化需求,让公共文化服务带上人情味。
(一)精准化:满足不同主体的需求
互联网时代,通过“互联网+公共文化服务”的形式推动了政府精准对接群众基本文化需求的新模式,成功打通了政府和群众之间的“最后一公里”。近年来,国家依法制定公共数字文化整体建设体系,构建统一规范、互联互通的公共数字文化服务网络,建设公共文化信息资源库,实现公共文化信息资源和基本公共文化服务的共享。国家支持发展数字化的文化产品,支持运用宽带互联网、移动互联网、广播电视网络、卫星网络等手段提供多元化的公共文化服务。这也预示着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在不久的将来将全面应用于公共文化服务,尤其是需要对人们的需求进行识别并提供对应的精准服务。这些都将带来公共文化服务资源的聚集方式、共享方式、分析方式、互动方式等一系列的深刻变革。
在充分了解群众的真实文化需求之后,再瞄准需求进行公共文化服务的量身定制和量体裁衣,更加容易提升群众的满足感和幸福感,从而达到公共文化服务的初心。与此同时,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的过程,其实就是政府通过公共文化服务的输出满足大众需求的过程。在市场上,企业常常强调供给与需求的一致性和对等性,其实延伸到公共文化服务领域这个原理依旧适用。如果公共文化服务的输出能够很好地满足大众的需要,那么公共文化服务和资源就没有被浪费,但如果公共文化服务只凭相关部门的主观看法或冷冰冰的规章制度提供,而忽略群众的需要,不但会造成严重的公共资源浪费,同时也会让公共文化服务走到“徒有其表”的尴尬境地。这一点在许多基层公共文化服务单位体现得尤为明显,比如之前大规模建设的“农家书屋”,在书籍选择上没有考虑到当地群众的现实需求,使农家书屋的使用率低下,造成了一定程度上的资源浪费。
由此可见,如何让政府在提供公共文化服务时可以听到广大群众的声音,从而制订与之对应的工作计划,变得越来越重要。互联网因为其自身的特性,在捕捉大众需求的过程中有着不可比拟的优势,尤其是在大数据技术日趋成熟的今天。可见,互联网和大数据在政府相关文化部门分析群众目前的文化需求时,可以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在了解群众对于公共文化服务的需求之后,如何进行供给也是未来工作的关键。互联网平台和大数据技术,不仅仅为政府了解群众需求提供了有效的途径,更为我国公共文化事业带来了改革和发展的途径和灵感。需要考虑的是,在互联网的下半场背景下,如何在现有基础上对公共文化服务的互联网化进行进一步的升级。在了解群众的需求后,用更加人性化、多元化的手段将其他学科的公共文化服务送到人们的身边,这是未来亟待解决的问题。知晓群众的需求只是工作的第一步,满足好这些需求才是根本目标。打造完善的“互联网+公共文化服务”的模式,可以让公共文化资源“物尽其用”,有效解决现存的资源不足和资源浪费的难题。(www.daowen.com)
公共文化服务的发展直接关系到未来民生问题:在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推进的过程中,相关部门需要充分利用新信息和新技术,对公共文化服务的供给方式进行转型升级,这是新的时代背景和发展阶段所提出的新要求。终极目的是使公共文化服务以更加契合新时代的形式,更好地为人民服务。同时,因为网络环境与现实环境存在一定差异,网络环境相对比较开放和复杂。在面对市场利益的强有力吸引时,公共文化服务要“洁身自好”。做到不为市场利益所干扰甚至左右,要对文化市场中存在的文化垃圾和文化糟粕有所甄别,同时也不能“投鼠忌器”,因为还需通过市场的活力,激起公共文化服务的“一池春水”。
以“文化上海云”为例,这是以打造“一站式服务”为目标的数字公共文化服务平台。平台上涵盖了大量上海市公共文化的相关信息,并力求将一些线下活动转移到线上。同时,该平台还有一个十分完善的PC终端和移动应用,使上海市公共文化信息的传播方式更加立体和广阔,也符合现代人获取信息的习惯。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依托收集和分析当地的公共文化和群众的相关数据,打造的“政府配送、百姓点单、社会主体提供服务”的模式已经初步成熟,并有望成为互联网时代公共文化配送的成熟模板,进行广泛推广,从而进一步畅通享受公共文化服务的渠道。现在,当地政府部门可以通过“文化上海云”这一大数据平台,加强对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机构的引导,及时按需调整和优化相关内容,提高服务与群众需求的匹配度,以期让公共文化服务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同时,当地还依托云平台,推动各级公共文化服务机构和部门积极收集群众的需求,并利用大数据对信息进行归类和分析,深入了解大部分群众的深层次文化需求。从而有效地提高公共文化服务的数字化水平和质量,进一步统筹加强整体规划,盘活各级各类公共文化资源。
(二)拓宽传播渠道,让群众触手可及
当前的日常交流方式已经实现了全面的数据化、网络化、平台化。传统媒体与“自媒体”时代的信息传播方式在交互性和便捷性方面存在较大差距,且人们获取信息的习惯也在悄然间发生了改变,传统的传播渠道已经不再适应目前的发展现状,甚至会制约其未来发展。在“互联网+”新常态下,文化与技术的融合成为趋势。从发展现状来看,增强信息传播的及时性、生动性和高效性,以及微博、微信等新兴传播和社交工具的导入已经成为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传播方式上在过去一直存在一些无法解决的问题。比如单项传播缺少互动、传播范围受限等问题,在新技术的加持下都能得到有效解决。
除此之外,公共文化服务所面向的主体逐步向年轻人群过渡。文化消费呈现时尚化、个性化的特征,这使文化事业单位在供给公共文化产品时,面临新对象所带来的全新挑战。这一点在信息传播渠道上体现得尤为显著。相比于传统的报纸、广播、电视等渠道,新时代的年轻人更加倾向通过网络获取信息,尤其是通过手机移动端,比如微博、微信等。因此,许多政府服务类机构开设了官微、官方公众号等,有效地增加了公共服务相关信息在年轻人中的传播力度,用更加贴合年轻人、更加“接地气”的方式提供服务。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