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政府优化问题的不连续解证明

政府优化问题的不连续解证明

时间:2023-06-0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政府的优化问题为:令β=1,假设解是连续的,那么我们回到单一产品的寡头垄断模型,重复上述的帕累托最优的求解过程。因为当n 比较大的时候,可以认为pi不影响p~,从而qi对pi求导时可以将p~ 视为不变,求导得到ηi=σ。Koenker 和Perry就对Bellef lamme 和Peitz中的完全垄断竞争假设提出了质疑,并提出了不完全垄断竞争的观点[2]。相应的,Yang 和Heijdra对这一问题也提出了批判,Dixit 和Stiglitz、Church 和Ware的研究中均对此问题有所提及。

政府优化问题的不连续解证明

证明:

政府的优化问题为:

当可变成本函数是线性成本函数形式时,ε=1,即 c(qi)=cqi,c 是常数,政府优化问题的一阶条件得到:

当可变成本函数是线性成本函数形式时,ε=1,即 c(qi)=cqi,c 是常数,政府优化问题的一阶条件得到:

联立上述方程组中的两个一阶条件,得到:

联立上述方程组中的两个一阶条件,得到:

根据上式可以得到:

根据上式可以得到:

令β=1,假设解是连续的,那么我们回到单一产品的寡头垄断模型,重复上述的帕累托最优的求解过程。

政府的优化问题为:

令β=1,假设解是连续的,那么我们回到单一产品的寡头垄断模型,重复上述的帕累托最优的求解过程。

政府的优化问题为:

当可变成本函数是线性成本函数形式时,ε=1,即 c(qi)=cqi,c 是常数,政府优化问题的一阶条件得到:

当可变成本函数是线性成本函数形式时,ε=1,即 c(qi)=cqi,c 是常数,政府优化问题的一阶条件得到:

事实上,这一点很多学者的研究也都注意到,我们以Spence(1976)和Dixit 和Stiglitz(1977)使用的S-D-S 模型为例,再次证明这一观点的普适性。

对于S-D-S 模型,代表性消费者的优化问题为效用最大化:

事实上,这一点很多学者的研究也都注意到,我们以Spence(1976)和Dixit 和Stiglitz(1977)使用的S-D-S 模型为例,再次证明这一观点的普适性。

对于S-D-S 模型,代表性消费者的优化问题为效用最大化:

此时得到,当σ→∞时(对应本章节模型中β→1 的情形),ne=1,nFB=0。

我们提出相似的问题:当σ→∞时,是不是就是第3 章得到的单个产品的寡头垄断模型呢?S-D-S 的模型是否可以收敛呢?答案是否定的,证明如下:

我们考虑S-D-S 模型的特例,代表性消费者问题如下:

此时得到,当σ→∞时(对应本章节模型中β→1 的情形),ne=1,nFB=0。(www.daowen.com)

我们提出相似的问题:当σ→∞时,是不是就是第3 章得到的单个产品的寡头垄断模型呢?S-D-S 的模型是否可以收敛呢?答案是否定的,证明如下:

我们考虑S-D-S 模型的特例,代表性消费者问题如下:

对于上式,容易证明约束条件一定是紧约束,之后我们将约束条件代入优化问题,有:

对于上式,容易证明约束条件一定是紧约束,之后我们将约束条件代入优化问题,有:

优化问题的一阶条件可以得到:

优化问题的一阶条件可以得到:

由企业自由进入的零利润条件得到:

由企业自由进入的零利润条件得到:

但是当σ→∞时,我们并不是回到单个产品的寡头垄断模型,而是模型失去了部分垄断性。

对于S-D-S 模型,代表性消费者优化问题如(4-18)所示。由于古诺模型强调的是企业的行为,所以我们关注于生产者的优化问题。

但是当σ→∞时,我们并不是回到单个产品的寡头垄断模型,而是模型失去了部分垄断性。

对于S-D-S 模型,代表性消费者优化问题如(4-18)所示。由于古诺模型强调的是企业的行为,所以我们关注于生产者的优化问题。

需要指出的是,S-D-S 模型在这个环节做了简化处理,假设企业数量n 比较大。因为当n 比较大的时候,可以认为pi不影响p~,从而qi对pi求导时可以将p~ 视为不变,求导得到ηi=σ。但是,我们需要指出,当企业数量n 比较小的时候,pi应该是会影响p~ 的,此时计算的需求弹性将不再是常数,而是自身产品价格和其他企业产品价格的函数。从另一个角度理解,这里涉及这样一个问题:当企业i 增加单位产出时,它会认为其他企业的产出会相应地缩减单位产出(从而总产出保持不变),还是会保持不变(从而总产出增加1 单位),抑或介于二者之间?Koenker 和Perry(1981)就对Bellef lamme 和Peitz(2010)中的完全垄断竞争假设提出了质疑,并提出了不完全垄断竞争的观点[2]。相应的,Yang 和Heijdra(1993)对这一问题也提出了批判,Dixit 和Stiglitz(1993)、Church 和Ware(2000)的研究中均对此问题有所提及。

完整的基于寡头垄断模型的计算过程如下:

需要指出的是,S-D-S 模型在这个环节做了简化处理,假设企业数量n 比较大。因为当n 比较大的时候,可以认为pi不影响p~,从而qi对pi求导时可以将p~ 视为不变,求导得到ηi=σ。但是,我们需要指出,当企业数量n 比较小的时候,pi应该是会影响p~ 的,此时计算的需求弹性将不再是常数,而是自身产品价格和其他企业产品价格的函数。从另一个角度理解,这里涉及这样一个问题:当企业i 增加单位产出时,它会认为其他企业的产出会相应地缩减单位产出(从而总产出保持不变),还是会保持不变(从而总产出增加1 单位),抑或介于二者之间?Koenker 和Perry(1981)就对Bellef lamme 和Peitz(2010)中的完全垄断竞争假设提出了质疑,并提出了不完全垄断竞争的观点[2]。相应的,Yang 和Heijdra(1993)对这一问题也提出了批判,Dixit 和Stiglitz(1993)、Church 和Ware(2000)的研究中均对此问题有所提及。

完整的基于寡头垄断模型的计算过程如下:

相应地,S-D-S 的垄断竞争模型下的计算过程如下:

相应地,S-D-S 的垄断竞争模型下的计算过程如下:

证毕□

证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