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新型城镇化的基本特征简析

新型城镇化的基本特征简析

时间:2023-06-0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为了更好地理解新型城镇化的内涵,必须准确理解新型城镇化的基本特征。新型城镇化的基本特征大体可以归纳为五点,即多元、渐进、集约、和谐、可持续。二是规模多元,形成大中小城市与小城镇协调发展的格局。在云南、贵州等地区,由于山地多、平地少,必须探索一种适合山地特点的新型城镇化模式—“山地城镇化”,而不可能照搬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等地的模式。

新型城镇化的基本特征简析

为了更好地理解新型城镇化的内涵,必须准确理解新型城镇化的基本特征。新型城镇化的基本特征大体可以归纳为五点,即多元、渐进、集约、和谐、可持续。

中国是一个民族多元、文化多元、发展条件和发展水平多元的国家,未来中国城镇化的推进应该从国情出发,因地制宜地走多元的城镇化道路。

一是水平多元,形成多种城镇化阶段共存的格局。中国地域辽阔,各地区发展的主客观条件差异极大,其城镇化所处阶段亦呈现很大的差异性。2012年,中国城镇化水平达到52.57%,总体上处于城镇化由加速向减速转变的阶段,但各省区市发展极不平衡。京津沪三个直辖市城镇化水平已超过80%,广东、辽宁、浙江、江苏四省城镇化水平已超过60%,而西藏却不足30%,云南、甘肃、贵州也不足40%,各地区城镇化阶段存在显著差异。其中,京津沪已处于城镇化后期,西藏仍处于城镇化初期,其他省份均处于城镇化中期。

二是规模多元,形成大中小城市小城镇协调发展的格局。中国国土面积大,人口多,各地区条件不同,既需要建设一批综合性的大城市特大城市乃至超大城市,充分发挥中心城市的辐射和带动作用,又需要建设数量众多的专业化特色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充分发挥其门槛低、与广大农村联系紧密的纽带作用,由此形成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合理分工、协调发展、等级有序的城镇规模结构。

三是模式多元,不同地区采取差异化的城镇化战略。各地区由于发展阶段和条件的不同,其城镇化推进应采取不同的战略模式。在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京津冀、长江中游等地区,重点是建设大都市区和城市群,提高城市群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推进区域经济的一体化。而在西南和西北一些落后地区,重点是培育发展中心城市,推进特色镇和中心镇的建设。在云南、贵州等地区,由于山地多、平地少,必须探索一种适合山地特点的新型城镇化模式—“山地城镇化”,而不可能照搬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等地的模式。

2015年4月21日,国家发改委发布《长江中游城市群发展规划》,涉及湘鄂赣31市1.21亿人。规划包括城乡统筹发展、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产业协同发展、生态文明共建、公共服务共享等多个方面。图为长江中游城市湖北宜昌市沿江美景

四是动力多元,多种力量共同推动城镇化进程。从政府与市场关系来看,既需要打破城乡分割、区域壁垒,促进人口和要素自由流动,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又需要积极发挥政府的规划引导作用;从产业支撑来看,既需要实行工业化与城镇化互动,充分发挥工业对城镇化的拉动作用,又需要大力发展和提升服务业,发挥服务业对城镇化的推动作用;从经济成分来看,无论是公有制经济还是私营经济、个体经济等非公有制经济,都是推动城镇化建设的重要力量;从城乡关系来看,城市对农民具有强烈的吸引力,这种吸引力可以产生聚集力,使农民向往城市从而形成城镇化的动力。

城镇化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中国要实现这一目标,必须走渐进式的城镇化道路。为此,各地在推进城镇化的过程中,一定要从本地的实际情况出发,积极引导农业转移人口向城镇地区合理有序流动,科学把握城镇化推进的速度和节奏。城镇化的规模和速度要与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与城镇综合承载力和人口吸纳能力相适应,防止出现超越承载能力和发展水平的城镇化“大冒进”。“大跃进”时期中国城镇化的“大冒进”就是一个深刻的教训。

一是城镇化的速度和规模要适度。鉴于中国农村人口数量多、耕地保护任务重、城镇就业压力大,且资源环境承载力日益趋紧的基本国情,中国城镇化的速度和规模必须适度,既要考虑国家财力和经济发展水平,又要考虑城镇的综合承载能力和人口吸纳能力。城镇化建设要保持适度投资规模,城镇空间扩张要适度,绝不能以牺牲耕地、粮食和农业为代价来片面推进城镇化,要把城镇化推进与农业现代化和新农村建设有机结合起来。

二是城镇化水平要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一个国家和地区的城镇化水平是与其经济发展水平高度相关的。城镇化滞后或者超前于经济发展,都会带来一系列经济社会问题。改革开放初期,中国的城镇化曾严重滞后于工业化和经济发展,但近年来随着城镇化的快速推进,中国城镇化严重滞后于工业化和经济发展的局面已经得到较大改观,2012年中国城镇化率达52.57%,与世界平均水平相当。应该看到,前些年中国城镇化的快速推进是建立在进城农民没有市民化的基础之上的,而这种市民化过程需要今后若干年才能完成。

三是城镇化规模要与城镇的承载能力和吸纳能力相适应。城镇综合承载能力既包括资源环境的承载能力,又包括城镇基础设施的承载能力,而城镇人口吸纳能力则主要由城镇提供的就业机会和产业支撑能力决定。城镇化的合理规模必须综合考虑城镇的承载能力和吸纳能力,并在二者之间寻求一种平衡。有吸纳能力但缺乏承载能力,或者有承载能力但缺乏吸纳能力,都不利于城镇化的健康发展。目前,中国已经成为名副其实的世界制造业大国,许多产品产量都居世界首位,工业特别是制造业吸纳就业的能力明显下降。未来中国城镇就业和人口吸纳更多地需要依靠服务业驱动。因此,城镇化的推进必须适应经济发展转型和产业结构升级的需要,而不能超越经济特别是产业发展的支撑能力。

中国耕地资源有限,人均资源占有量少,经济发展和城镇化的资源约束趋紧。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的严峻形势,中国应高效集约节约利用资源,走紧凑节地、高效节约的集约型城镇化道路,减少城镇化过程中的资源消耗,提高城镇资源配置效率

一是高效集约节约利用土地。中国人多地少,土地资源,尤其是耕地资源极其宝贵。近年来,尽管中国城镇单位土地面积的产出显著提高,但城镇建成区人均土地面积却快速增加,土地利用较为粗放,闲置、浪费严重。城镇政府过度依赖土地财政驱动,热衷于城镇的外延扩张,借开发区建设盲目“圈地”,开发商借机大量“囤地”,造成土地城镇化快于人口城镇化,耕地资源大量减少。为了确保18亿亩耕地红线和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必须扭转城镇化过程中的土地资源浪费现象,高效集约节约利用土地,走节地型的城镇化之路。

二是节约集约利用资源。现阶段,中国城镇化的快速推进是建立在粗放型发展模式的基础上,主要依赖资源、能源和资金的高投入,科技含量不高,资源、能源利用效率低下,浪费现象十分严重。与此相对应的是,中国大部分资源十分匮乏,耕地、森林、天然草地和水资源的人均占有量都不超过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石油、天然气、煤炭铁矿石、铜和铝等重要矿产资源的人均可采储量,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面对资源约束,必须高度重视集约节约利用资源,加快节能、节地、节水、节材型城镇建设,走资源节约型的城镇化之路。(www.daowen.com)

江西九江市庐山区海会镇地处庐山五老峰脚下,鄱阳湖畔。该镇在新农村建设中利用靠鄱阳湖优势发展风电,保护湿地,利用靠庐山发展果木、茶叶、花卉苗木等绿色种植,保护庐山植被,利用三叠泉、碧龙潭等景区发展旅游业,促进了生态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的新农村美好家园。

三是推进紧凑型的城镇化。要科学合理确定各类城镇建设密度,研究制定各项集约指标和建设标准,优先发展公共交通,鼓励绿色低碳出行,倡导混合用地模式,优化城镇空间结构,提高公共设施的可达性,减少出行时间,保护社会和文化的多样性,推动形成紧凑、高效的城镇用地格局,建设紧凑型城镇、紧凑型社区、紧凑型园区、紧凑型村庄,缓解城市蔓延和无序发展问题,走集约、紧凑、高效的紧凑型城镇化之路。

四是促进人口与产业协同集聚。城市是人口、要素和产业的综合集聚体,具有协同集聚效应。近年来,在城镇化过程中,各地想方设法招商引资、集聚产业,却不太愿意吸纳外来人口,一些地方则是要“地”不要“人”,要“人手”不要“人口”,导致人口分布与产业分布严重不匹配。为此,必须树立协同发展的理念,在考虑资源和环境承载能力的前提下,依靠产业集聚吸引人口集聚,促进人口与产业协同集聚,使人口分布与产业分布相协调,人口、经济与资源和环境承载能力相适应,充分发挥城镇的协同集聚效应。

当前,中国城镇化进程中的不协调性和非包容性突出,既容易诱发各种社会问题,又不利于和谐社会的建设。城镇化涉及城与乡、原居民与新移民、经济与社会等方方面面,必须妥善处理好各方面关系,缓解各种矛盾和冲突,促进城乡居民机会均等和成果共享,走平等、包容、安全的和谐型城镇化之路。

一是机会均等。长期以来,中国实行城乡分割的二元户籍制度,城乡居民的发展机会严重不平等。直至今日,由于户籍制度障碍,进入城镇的农民工在民主权利、就业机会、子女教育、社会保障购车购房等方面仍不能完全享受与城镇原居民同等的待遇,其发展机会严重不平等。因此,必须加快户籍制度改革,禁止各地新出台的各项有关政策与户口性质挂钩,并对现有各种与户口性质挂钩的政策进行一次全面清理。取消按户口性质设置的差别化标准,使现有政策逐步与户口性质脱钩,这样通过新政策不挂钩、旧政策脱钩,逐步剥离户籍内含的各种权利和福利,实现公民身份和权利的平等,为农民进城创造平等的发展机会,使他们能站在同样的起跑线上,面对相同的环境和规则。

二是成果共享。目前,中国城乡居民收入和公共服务差距过大,城镇居民收入差距增加,社会阶层和居住空间分异加剧,农民工合法权益难以得到保障,这种状况不符合社会主义本质的根本要求。要保障城镇化的成果让城乡全体居民共享,就必须加快农民工市民化进程,实现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常住人口全覆盖,同时加大对城中村、棚户区、边缘区等的整治力度,高度关注城市贫困人口和低收入群体,消除城市中的新二元结构。在此基础上,构建城乡统一的社会保障制度和均等化的公共服务制度,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城乡常住人口全覆盖。从长远发展看,要推动形成全国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使无论居住在城市还是乡村,无论是东部还是西部地区的居民,均能普遍享受一致的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社会保障和安全等。除此以外,还应实现城乡和各区域居民拥有大体一致的生活质量,让广大民众分享城镇化的成果。

三是安全保障。城市由于人口密集、经济活动集中、生态系统较为脆弱,其安全保障问题是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重要方面。第一,加强城市(镇)的防灾减灾能力。加快城市(镇)减灾防灾体系建设,加强灾害评估、应急预案、防灾演练、场地建设和物资储备方面的综合能力,提高城镇居民的防灾减灾自救意识。第二,确保城镇居民的生产安全。对危险、有毒的生产性行业,如煤矿、化工厂、冶炼厂、鞭炮厂等,应引起高度重视。第三,确保城镇居民的生活安全。加强城镇的基础设施建设,健全法律法规体系,减少因城镇系统的非正常运行导致的恶性事件、食品安全事件、交通安全事件的发生。

未来中国城镇化的推进绝不能以耕地大量减少、牺牲粮食和破坏生态环境为代价,不能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必须着力提高城镇化质量,更加重视耕地和生态环境保护,加快构筑绿色生产和消费体系,促进城镇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深度融合,建设美丽城镇,走绿色、低碳、环保、宜居的可持续城镇化之路。

一是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相协调。随着城镇化的快速推进,城镇空间扩展必然造成大量耕地被占用。虽然国家采取了占补平衡的办法,但由此导致的耕地质量下降的确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为此,在推进城镇化的过程中,必须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建立健全耕地保护补偿机制,确保耕地“占补平衡”,并保证耕地数量与质量不下降。特别要根据制定的基本农田保护目标,建立基本农田保护的激励和约束机制,全面提升基本农田保护水平,严守我们的“吃饭田”,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促进城镇化与耕地保护、农业现代化相协调。

二是城镇化与生态环境保护相协调。伴随着城镇化的快速推进,城市空间迅速扩展,农田、水域等自然生态消失,湿地面积锐减,生物多样性减少,而道路广场、公共设施和各种人工建筑的蔓延,使一些城镇化地区正在转变为钢筋水泥的丛林。在今后推进城镇化的过程中,必须高度重视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充分利用自然山体、河流、湖泊、森林、农田等,构建开放的城市生态廊道和生态网络,同时推行清洁生产,发展循环经济,减少“三废”排放,加强环境治理,促进城镇化与生态环境保护相协调,提高城镇化的可持续性。

三是建设可持续宜居的美丽城镇。城市不仅是经济活动空间,而且是居住、娱乐休闲空间,需要处理好生产空间、生活空间和生态空间的比例关系。进入城市时代后,城镇居民将更加强调生活质量,注重改善城镇人居环境,这样就需要在城镇地区创造更多更好的休闲空间、公共空间、绿色空间。因此,推动城镇发展绿色转型,建设可持续宜居的生态城镇、生态社区、生态园区、生态建筑,创造一个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优美的良好人居环境,推动城镇空间的生态化、宜居化,将成为可持续城镇化的重要内容。

安徽省铜陵市大通镇自2016年10月获批首批中国特色小镇以来,对照“特色鲜明、产业发展、绿色生态、美丽宜居”总目标,稳步推进各项建设,镇区环境明显改善,特色小镇初现雏形。

(1) 《迈向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十八大以来文化建设和文化体制改革综述》,《光明日报》2016年 1月5日第1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