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中国经济:强大潜能与内需扩大方案

中国经济:强大潜能与内需扩大方案

更新时间:2025-01-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新型城镇化是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历史任务,也是扩大内需、调整优化产业结构、拉动经济快速增长的强大潜能所在,是中国未来较长时期内经济实现持续平稳较快发展的持久动力。中国城镇化率预计2030年将达到70%,距离世界发达国家80%的平均水平仍存在很大的发展空间。中国新型城镇化能培育新的消费群体,形成扩大内需的长效机制。新型城镇化是促进经济转型、大力发展服务业的重要途径。

潜能就是潜在的能力和力量,是内在的没有发挥出来的力量或能力。经济发展的潜能也就是指经济增长还具有内在的尚未发挥出来的能力。内需是相对于出口而言的国内需求,包括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两个方面。

新型城镇化是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历史任务,也是扩大内需、调整优化产业结构、拉动经济快速增长的强大潜能所在,是中国未来较长时期内经济实现持续平稳较快发展的持久动力。未来十几年,中国每年新增城镇人口将达1500万左右,人口城市化巨大的消费需求及加强城镇基础设施、住房建设和公共服务设施的巨额投资,以及汽车通信网络、家用电器等消费都是扩大内需的最大潜能,是拉动经济增长的持久动力。

世界发达国家城镇化率平均已达到80%,发展中新兴国家为60%。中国城镇化率预计2030年将达到70%,距离世界发达国家80%的平均水平仍存在很大的发展空间。中国新型城镇化蕴藏着巨大的消费潜能,可以扩大原有城镇居民、市民化的农民工、乡村居民三部分人的消费需求。农民工市民化是把流动性人口转变为城镇居民,将流动性消费转变为城镇居民定居性消费,这部分人群的消费需求会发生增长。中国新型城镇化能培育新的消费群体,形成扩大内需的长效机制。从2005年至2020年中国城镇化率走势看,中国城镇化保持了年均1个百分点以上的速度,2010年更出现了1.61个百分点的高增长率。按照《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目标,从2014年到2020年,中国预期人口城镇化率为60%,年均增长率也仅为0.87个百分点。一般认为,城镇化率每提高1个百分点可拉动国内生产总值增长1.5个百分点,以此计算,未来中国城镇化对经济拉动的贡献也将在1个百分点以上。而中国城镇化率每提高1个百分点,将使全国1300多万农村人口转移到城镇,变农民消费为市民消费,会拉动居民消费需求增长1.2个百分点。(5)随着城镇人口的增加和生活方式的转变,农业转移人口由以往的自给自足转变为相互提供产品与服务,居民消费结构消费水平将逐步升级,从“吃、穿、用”向“住、行、学”“健、游、娱”转变。

当今中国处于新型工业化中期后半段,仍处于新型城镇化发展期,在推进新型城镇化、工业化进程中,孕育着巨大的投资潜能。城镇化是新一轮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是增加有效投资、改善民生的重要途径。扩大投资需求,一是拉动基础产业投资增长,加强农业、能源、原材料、水利交通运输等基础产业重点建设;二是随着新型城镇化的推进,拉动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增长,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节能环保产业、生物产业、高端装备制造业、新能源产业、新材料产业、新能源汽车产业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及其他先进制造业;三是推进钢铁、建材化工及汽车、家电等传统制造业技术改造优化升级,淘汰落后产能;四是推动生产性、生活性服务业快速增长,特别是金融信贷证券、保险、基金等现代服务业的发展;五是增加商品房、保障性住房等房地产开发投资,增加教育文化医疗、环保、养老等基本公共服务设施投资和社会保障建设,促进社会建设和民生事业发展。

城镇是工业制造中心、信息中心、服务业发展中心、市场发育中心、金融服务中心、科技创新中心、文化教育中心,能产生结构优化效益、规模经济效益、分工协作效益等。城镇化不但能推动公共服务业、生产性服务业、生活性服务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业发展,还能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促进消费方式、消费结构升级。新型城镇化是促进经济转型、大力发展服务业的重要途径。国际经验表明,只要城市化和人均收入达到一定水平后,服务业尤其是现代服务业才能加快发展,并逐渐成为经济增长的主导产业。2016年,中国服务业增加值比上年实际增长7.8%,增速比第二产业高出1.7个百分点。服务业占GDP比重已上升为51.6%,比上年继续提高1.4个百分点,比第二产业高出11.8个百分点。服务业对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58.2%,比上年提高5.3个百分点,比第二产业高出20.8个百分点。(6)但是这个数值仍然是不高的,不但远低于世界发达国家服务业发展水平,也低于中等收入国家的平均水平。这意味着中国服务业发展潜力很大。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坚持“集约、智能、绿色、低碳”的方针,建设美丽城市、智慧城市、幸福城市、和谐城市是新型城镇化的重要目标。建设绿色城市、低碳城市,表明通过绿色、低碳发展,中国已将生态文明理念融入新型城镇化进程中,转变发展方式,提升发展质量,促进经济增长,努力建设美丽中国。

(1) 《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农村工作通讯》2014年第6期。(www.daowen.com)

(2) K.J. Button. Urban Economics. London: Macmillan Publishers Ltd,1985. 15.

(3) 韩启德:《探索进城落户农民宅基地有偿退出机制》,《人民论坛》2015年第4期。

(4) 《2016年全国城乡收入差距进一步缩小》,《农民日报》2017年1月21日第1版。

(5) 《走中国特色的城镇化之路》,《光明日报》2012年10月22日第10版。

(6) 许剑毅:《2016年我国服务业持续快速增长》,人民网—财经频道,2017年1月22日,http://finance.people.com.cn/n1/2017/0122/c1004-29041899.html。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