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革命之后,世界上许多国家的城镇化加速推进,驶入了快车道。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指出,西方发达国家的城镇化率已经达到80%以上,世界城镇化的平均水平也超过50%,全球有一半以上的人生活在城镇。(1)城镇化的推进意味着世界人口居住点开始向大中小城镇转移,造成第二、三产业也随之不断向城镇聚集。城镇数量的不断增加,城镇规模的不断扩大,不是凭主观臆断推进的过程,而是有其内在的规律。
城镇化是衡量一个国家现代化程度的重要标尺。之所以选取城镇化作为衡量标准,是因为城镇化提高了社会生产力,优化了社会结构。
河南省郑州市新型城镇化样本—新郑市常刘中心社区。
城镇化具有强烈的经济聚集效益功能。城市因其设施便利魅力而集中了大量企业,为企业家提供了良好的投资环境,设厂、建立总部机关以及设立办事处都是城镇化的常态。这些资源的相对集中,导致生产的专业化和各企业间的协作化,造成劳动生产率和第二、三产业的生产效率的提升与成本的降低,产生“聚集经济”效应。正如英国学者巴顿所言,“城市提供了聚集经济,城市为工业提供了熟练与非熟练的劳动力。对于个人来说,城市提供了广泛的服务和相应的安全及较好的职业”(2)。集聚产生了一种强大的经济效益引力,使工业化、现代化得以实现。中国人地矛盾十分尖锐。由于城镇化具有的经济社会活动的集聚性特点,城镇生活方式更加有利于节省空间、节省土地。中国乡村建设用地规模达19.1万平方公里,是城镇建设用地的2.1倍;乡村人均用地面积为316.8平方米,是城镇人均用地的2.7倍。(3)城镇化是产业集聚的过程,也是吸引人口向城镇转移的过程。城镇是集聚先进生产要素的重要载体,以产业集聚吸引并带动人口集聚,是城镇化的基本规律。(www.daowen.com)
集聚效应又带来资源的整合效应,产生了社会分工效应、集约化效应、规模经济效应,城镇化的巨大能量得到了释放和传播。资源配置效率较低是中国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一个重大困境。推进新型城镇化可以促进农民变为产业工人,农村分散的土地资源可以被整合为规模化的土地资源。同时通过身份的转变、产业的升级,带动收入水平不断上升,进而促进消费需求不断增加。大量的人口进入城镇会推动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以及房地产的升级。城镇化进程整合了土地、劳动力、资本等要素资源,同时也通过规模化、集约化提高了要素资源的配置效率,进而提高整个社会的资源承载力、环境承载力、经济承载力和社会承载力。新型城镇化的要素升级,进而推动实现产业升级,并促进区域经济升级。城镇化可以促进经济结构转型,提升第三产业比重,可以消化部分过剩产能,带动整个产业进行结构性升级。同时城镇化也是破解城乡二元结构,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实现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城镇化将把大量的农村人口变为城市居民,既可以转变生产生活方式,提高收入水平,享受现代城市文明,也可以使留在农村的人口提高资源占有水平,实现规模化和集约化经营,从而提高农业的劳动生产率和农民的生活水平。
发展红利是探求中国经济40年的快速发展缩影和原因的一个概念。发展红利指的是中国产业发展有足够充足的劳动力供应,而且劳动力成本比较低,素质也在不断提高。发展红利也就是劳动力红利。劳动力成为红利,人口众多是基础,新型城镇化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条件。众多人口待在农村,从事低效农业,就没有发展红利可言。正是因为新型城镇化的发展,大批农村劳动力被解放出来,转到城镇从事以工业为主的各种非农产业,发展红利才得以实现。发展红利主要是指从农村转移出来的这些劳动力的红利,这种红利主要是农民工红利,红利的源头是新型城镇化。中国的发展红利已经在2009年出现拐点,但中国的现代化所需要的发展红利、未来中国的红利在哪里?斯蒂格利茨曾经说过,城镇化和美国的高科技是未来世界经济增长的主要红利。中国正处于城镇化快速发展阶段,未来还有近20—30个百分点的增长空间。据专家测算,中国城镇化率每提高1个百分点,将带动1%的农业人口向城镇转移,新增消费2万亿元,新增投资6.6万亿元,拉动增长1.5个百分点。体现中国社会主义优势的新型城镇化道路,将延续中国的发展红利。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