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乌蒙山区扶贫成效如何?

乌蒙山区扶贫成效如何?

更新时间:2025-01-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十二五”以来,乌蒙山区脱贫攻坚的成效明显。(一)扶贫攻坚效果显著,农村居民收入大幅增加自2012年乌蒙山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工作启动以来,在部省协调联动的共同努力下,乌蒙山区发展与脱贫攻坚取得新成效。2016年,四川乌蒙山片区13个县实现精准减贫11万人,388个贫困村达到退出标准。

十二五”以来,乌蒙山区脱贫攻坚的成效明显。目前,该地区的基础设施和生产生活条件进一步改善,经济发展保持良好势头。同时,社会公共事业发展迅速,生态文明建设得到进一步加强,为地片区脱贫攻坚目标的如期实现夯实了基础。

(一)扶贫攻坚效果显著,农村居民收入大幅增加

自2012年乌蒙山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工作启动以来,在部省协调联动的共同努力下,乌蒙山区发展与脱贫攻坚取得新成效。随着该地区精准扶贫的实施,到2017年,乌蒙山区392万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发生率由33%下降至13.5%,减贫效果非常显著。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6992元,增长了14.4%,增幅居14个连片特困地区的前列。其中,“十二五”期间,乌蒙山云南片区贫困人口由313.1万人减少到195.1万人,贫困人口减少幅度为37.69%,贫困发生率从33.7%降低到22.6%,贫困状况得到根本好转,脱贫攻坚效果显著。片区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加快,由2011年的3698.7元增加到2014年的6305.4元,增长率为72.35%。以四川省为例,乌蒙山四川片区累计完成投资9400多亿元,片区农村贫困人口由2013年的66.5万人减少到2015年的56万人,贫困发生率由17.8%下降到14.6%。2016年,四川乌蒙山片区13个县实现精准减贫11万人,388个贫困村达到退出标准。

近两年,扶贫的力度不断加大,乌蒙云南片区各地的扶贫效果也越来越明显。如云南省会泽县紧扣“两不愁、三保障”和“61010”脱贫出列标准对标对表,在2017年,统筹整合各类资金16.95亿元,通过扎实推进易地扶贫搬迁和农村危房改造以及产业、教育、生态、就业健康金融电商扶贫和基础设施建设,实现了预脱贫户安全稳定住房全面达标。同时,34个贫困村、45292人达到脱贫出列标准,人均可支配收入全面超过3200元。贫困户脱贫之后仍可以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多种方式来增加收入,如可以发展种养产业、经营家庭作坊或者外出务工,也可以租赁土地或入股合作社,甚或自主创业等,生产生活能力大幅提高。

(二)基础设施不断完善,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

“十二五”期间,通过实施整村推进、移民搬迁扶贫政策等措施,重点破解了农民脱贫致富瓶颈,乌蒙山区在道路交通、安全饮水、农田水利、用电和生态家园建设等方面直接受益。乌蒙云南片区内完成农网改造的行政村由2011年的1729个增加到2014年1960个,通公路的自然村的比重由60.1%上升到74.8%,饮水困难户比重由35.5%降至17.2%,贫困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有效改善。

2011—2015年,四川凉山州乌蒙山片区实施区域发展与脱贫攻坚项目,总投资606.53亿元。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加大,凉山州共完成国、省干线升级改造1051千米,农村渡口改造50个,建成通乡油路1799.3千米、通村通达公路3011千米、通村硬化路3302.1千米,建设乡镇客运站276个、村级招呼站329个,溜索桥改造7座。新增、恢复和改善灌溉面积9.13万亩,新开工建设水库1个,整治病险水库3个,新建和整治堤防46.8千米,治理中小河流20条(段)、山洪沟2条,治理水土流失114.3平方千米,新增农村水电装机3.67万千瓦,解决了53.72万人的饮水安全问题和43.04万人的用电问题。建成光缆4.9万千米,光纤到户覆盖1000多个行政村,4G网络覆盖2276个行政村,无线AP宽带网络覆盖627个村,有线宽带覆盖818个村。凉山州累计完成318个村和1193个彝家新寨的整村推进扶贫,建设住房9.94万户;易地扶贫搬迁13669户,68367人;完成土地整治102.55万亩,建设高标准农田16.67万亩,治理地质灾害176处;完成农村沼气池建设31046口,建成垃圾处理池1190个、公共排污设施1190个。

(三)社会事业全面进步,贫困人口发展能力逐步提高

“十二五”期间,乌蒙云南片区内医疗卫生条件逐步改善,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人数分别比2011年增加25.1万人和178.1万人。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由92.47%提高到96.4%,农村劳动力文盲、半文盲率由18.7%下降到12.2%。通过大力发展教育、文化、卫生事业以及重点实施“雨露计划”“圆梦832行动”等技能培训项目,贫困人口素质及就业创业能力得到提高,贫困代际传递问题逐步改善,贫困人口发展能力逐渐增强。(www.daowen.com)

(四)规模经营初见成效,特色产业不断发展壮大

“十二五”期间,乌蒙山云南片区围绕高原特色农业,依托片区资源优势,以产业发展规划为引领,通过利用扶贫政策积极支持贫困户发展特色产业,着力打造扶贫特色优势产业,产业化发展不断增速,规模化经营初见成效。乌蒙云南片区农民专业合作社由2011年的1290个增加到2014年的2729个,规模以上农副产品加工企业数由29个增加到51个。

乌蒙山贵州片区毕节市赫章县松林坡乡,传统上种植苞谷,收入微薄,随着土地整治、产业结构调整与产业扶贫,企业向农户流转土地费每年每亩500元。100户贫困户通过特惠贷入股,每户每年分红5000元。常年有数百名贫困户打工,日平均收入100余元。目前赫章县从传统玉米种植转型到“无中生有”的香葱产业,4150亩香葱基地每天有400多名村民劳作,基地用工需求巨大,周围村子的劳动力就业全部得到解决。春节后,基地每天要向上海杭州、嘉兴等地发葱60吨。贵州威宁县以发展马铃薯产业为主,其成功之处在于抓两头带中间,即抓种薯扩繁,抓精深加工,延伸产业链条,带动商品薯种植,建起了完整的产业链条,形成了规模化发展。2017年,全县马铃薯种植面积170.2万亩,总产量341.285万吨,总产值达62.11亿元。在威宁经济开发区,中垦薯业集团投资15亿元建设的马铃薯加工项目正在建设中。建成投产后预计全年加工马铃薯鲜薯100万吨,年产马铃薯雪花全粉5万吨,净菜20万吨,薯条3.5万吨。可以为当地贫困户提供600个岗位,让群众在家门口就业。小土豆变身成为带动群众脱贫致富的大产业。赫章县围绕“赫章核桃”建设的核桃产业示范园区占地面积达76平方千米,七星关区赤水河流域建成50万亩毕节椪柑基地等,逐渐实现了区域化布局、规模化种植、品牌化经营、产业化发展。

(五)扶贫不断完善,小额信贷助推农户脱贫

四川省大胆创新“金融+”扶贫模式,总结推广了全省5个贫困县的试点经验,编制了《四川省扶贫小额信贷操作指南》,扶贫小额信贷工作在全省全面推广。建立了贫困农户评级授信“5221”指标体系,有效解决贫困农户“不敢贷”“贷不到”的问题。采取建立县级风险补偿金、引导群众参与保险、协助做好产品营销等措施,有效化解放贷、用贷、还贷“三重风险”。组建村级风控小组,将工作链条延伸到村,服务到户。

云南省出台《扶贫到户小额贷款风险补偿金试点实施方案》后,乌蒙山云南片区启动实施了金融扶贫试点,通过安排财政专项贴息资金,推动贴息贷款投放,开展互助资金试点。扶贫贷款贴息到户使农户资金短缺有所缓解,为贫困农户发展生产提供了资金支持。如:云南会泽县是乌蒙山区国家扶贫开发工作的重点县,到2015年底,该县还有建档立卡贫困人口32.93万人,脱贫任务非常艰巨。在扶贫过程中,一些家庭劳动能力不足、无劳动技能的贫困户,甚至出现“越扶越贫”的尴尬局面。为了打破这一扶贫僵局,会泽县创新实施了“政府+银行+农业经营主体+贫困户”的“四位一体”金融扶贫模式。这种模式对有技术、有能力的贫困户进行扶持,通过贷款,让贫困户自主发展脱贫。同时,对符合条件的贫困户由政府担保提供金融机构贴息贷款,并将贷款投资入股到县内经营好、有潜力的企业,贫困户在企业就业并参与分红。这种金融扶贫模式,不但使企业获得了融资,银行拓宽了放贷业务,而且增强了产业发展的后劲,贫困户通过投资分红不但增加了收入,还在家门口成了产业工人。实现了“能贷款、能偿还、能增值、能发展”的目标,走出了一条“企业、银行、产业、贫困户”共同发展,多方共赢的新路。2016年,会泽县共发放扶贫小额产业贷款7.87亿元,受益贫困户达16214户53506人。其中,14456户贫困户用6.74亿元小额扶贫贷款自主发展脱贫产业,2265户贫困户用1.13亿元贷款入股67家农业经营主体,取得利息分红868万元,户均近4000元。会泽县涌现出了很多金融扶贫典型案例,比如金钟街道温泉村,该村有106户建档立卡贫困户,户均可以获得5万元的扶贫小额信贷。全村将这笔资金入股到了云南林川油橄榄科技开发有限公司。贫困户将土地租给公司,每年可以获得每亩地400元的租金,租金每5年增加100元。贫困户在获得稳定的土地租金收入的同时,公司每年还要支付给每户贫困户利息分红3875元。油橄榄进入挂果期后,公司又每公斤返利0.5元,反补给农户作为土地流转入股奖励,每年可实现土地流转效益分红500元。公司优先安排贫困户到基地务工,每天支付80元劳动报酬。进入挂果期后,每采摘1公斤获得劳务费1元,一个劳动力一天的劳务收入可达180元。企业将油橄榄倒包给贫困户管理,每管理1亩能增收560元,每户每年可管理20—30亩,每年可得管理费1.12—1.68万元。贫困户不承担生产风险,每年收入可在2.5万元以上。类似这样的农业经营主体,在全县还有60多家。又如娜姑镇,软籽石榴种植面积达1.9万亩,是全县石榴种植面积最大的乡镇。小果园、小果农一直以来是石榴产业规模化发展的瓶颈,会泽县支持龙头企业开展土地流转,引导农户将小果园交给龙头企业或专业合作社经营,带动石榴产业向标准化、集约化方向发展,一方面规避了农户种植的风险,另一方面对接了市场。在金融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娜姑镇2016年以来,支持农业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67家,小型加工企业124户,发放信贷资金1.13亿元,有效满足了林果业、蔬菜、药材、畜牧等特色产业的金融需求。通过小额信贷,新扶持1.4万多户贫困户发展种植、养殖业。2017年,会泽县继续扩大小额信贷放贷规模,达到8亿元以上。金融扶贫使得会泽县农业发展生机勃勃,农民增收呈现出强劲势头。

(六)生态建设初见成效,环境恶化势头有所遏制

“十二五”期间实施的退耕还林水土保持、天然林保护、防护林体系建设、石漠化治理等重点生态修复工程在一定程度上扼制了环境恶化的势头,乌蒙山云南片区内森林覆盖率由2011年的47.89%上升到2015年的50.93%,荒漠化面积由352274公顷下降到297265公顷,片区生态建设初见成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