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人地关系矛盾突出,贫困程度深
乌蒙山区生态环境脆弱,人均耕地少,适农适牧土地产出低。干旱、洪涝、风雹、凝冻、低温冷害、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频发。区域内石漠化明显,16%的国土面积石漠化,坡耕地比重大,耕地大多是25度以上的坡耕地。由于土壤瘠薄,水土流失严重,加之人口增长较快,人口密度大,人地矛盾尖锐。2015年底,贫困发生率高达12.9%,比全国高出10.1个百分点,比西部地区高出6.8个百分点。乌蒙山区38个县(市、区)中有32个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6个省重点县。贫困群众住房困难突出,茅草房、石板房比例高。
2015年,乌蒙山区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和人均地方一般财政预算收入仅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24.2%和7.5%;城镇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年人均纯收入仅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67.7%和54.9%。城镇化率仅为24%,不到全国平均水平的一半。群众生育观念落后,新生儿缺陷多发。人均受教育年限相对较低,比全国平均水平低2年左右,部分群众市场意识不足,生产经营方式落后,区域内由于耕地细碎,难以形成规模化生产。人畜混居现象严重,环境卫生较差,地方病严重,社会发育程度相对较低。
(三)基础设施薄弱,基本公共服务不足(www.daowen.com)
片区内交通主干道网络尚未形成,道路等级低,截至2015年,15.1%的乡镇不通沥青(水泥)路,76.8%的行政村不通沥青(水泥)路,31.3%的行政村不通公路。完成农网改造的行政村占比只有62%,还有38%的行政村未完成农网改造,9%的自然村甚至还没有通上电。水利设施薄弱,山高谷深的地理环境,使工程性缺水问题尤为突出,基本农田有效灌溉面积仅为47.2%,32%的农户还存在饮水困难。师资力量不足,教育基础设施落后。医疗卫生条件差,妇幼保健力量弱。人均教育、卫生支出仅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52%。科技服务推广体系不完善,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和应用水平低。
(四)产业发展滞后,市场体系不完善
乌蒙山区具有较好的资源优势,但没有将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区域内缺乏大的产业支撑,县域经济发展相对滞后。种植业和养殖业均存在规模小、发展慢、效益差、组织化程度低,缺乏有带动能力的龙头企业和基地等问题,使得农民从种养业获得的经济收入较低。二、三产业发展相对落后落后,一二、三产融合不够。市场主体发育不足,市场网点分布不均,布局不完善,市场体系不健全。仓储、包装、运输等物流设施落后,运输成本较高。市场环境和交易条件差,市场管理与服务水平低。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