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开展卓有成效的行业工作:策略与实践

开展卓有成效的行业工作:策略与实践

时间:2023-06-0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行业还加强了节能规划、统计、财会等一系列工作。为了使老产品改造和新产品发展向国际标准靠拢或直接采用国际标准,行业有关厂分别对7种单级离心泵采用国际标准ISO2858开展试制工作,然后全部集中到沈阳水泵研究所进行统一测试。热加工质量调查 铸钢件以沈阳水泵厂、石家庄水泵厂为主,铸铁件以沈阳铸造厂、博山水泵厂为主,开展热加工质量调查。

开展卓有成效的行业工作:策略与实践

在此阶段,党和国家适时地将工作重点转移到“四化”建设的轨道上来,一切工作围绕着促进生产力的迅速发展,泵行业的工作也越来越深入扎实。这个阶段主要做了推进釆用国际标准、制订产品质量分等方法、提高泵的热加工水平、统一行业技术经济指标计算方法和进一步加强情报收集等工作。行业还加强了节能规划、统计、财会等一系列工作。

表2-9 高压锅炉水泵,船用离心泵潜水泵、杂质泵的引进技术情况

(续)

1.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

国家部局紧抓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工作,工业泵行业也很重视,通过釆用先进的技术标准,提高泵产品的制造质量,并向国际水平迈进。例如:我国等效采用ISO 3555、ISO 2548、ISO 5167和ISO 1438等标准的相关内容,制定泵类产品的国家标准,改变了行业标准落后的面貌。

2.制订产品质量分等方法和创优产品的预审方法

(1)制订产品质量分等方法 1979年编制节段式离心泵、蜗壳式离心泵、离心式深井泵、螺杆泵、往复柱塞泵轴流泵、杂质泵7种产品的质量分等办法,并于1983年制订了《泵产品质量考核办法补充规定》,对泵的内在质量,如振动、噪声、泄漏和清洁度等规定了具体考核办法。

(2)制订创优产品的预审方法 1981年开展了对“国家优质奖产品”的突击抽查,修订了产品质量分等法,制订了“质量信得过产品”预审方法,对促进行业各厂不断提高产品质量起到了积极作用。

为了使产品性能指标准确可靠,釆取了两项措施。

一是制定试验标准。针对离心泵等的试验、测试及水泵流量的测定,沈阳水泵研究所于1980年会同浙江机械科学研究所分别制定了相关试验方法和测定方法,并于1982年制定了国家标准GB 3214—1982《水泵流量的测定方法》、GB 3216—1982《离心泵、混流泵、轴流泵和旋涡泵试验方法》。

二是产品分别试制、集中测试。为了使老产品改造和新产品发展向国际标准靠拢或直接采用国际标准,行业有关厂分别对7种单级离心泵采用国际标准ISO2858开展试制工作,然后全部集中到沈阳水泵研究所进行统一测试。试验结果有6种样机较好地达到了预定要求,泵的效率平均提高6%以上。

产品质量分等的标准使泵类产品有了质量评定的依据,并且首次对7种单级离心泵采用国际标准进行试制,这些措施不但为发放产品许可证提供了有力的技术保证,而且对提升泵的质量发挥了重要作用,使泵的振动、噪声控制有了明确规定,技术水平有了显著提高。实践证明,这种分别试制、集中测试与鉴定的方式是集中泵行业的科技成果、提高泵产品技术水平的好方法,应该推广到单级泵及多级泵上去,促进全面改变泵产品低效的落后局面。(www.daowen.com)

3.提高泵的热加工水平

长期以来泵行业热加工工艺水平低,直接影响产品质量。行业重点抓了热加工质量调查和铸造专业会议等,并通过技术改造,使沈阳水泵厂等企业采用了先进的冷硬呋喃树脂砂铸造技术,促进了热加工工艺水平的提高。

(1)热加工质量调查 铸钢件以沈阳水泵厂、石家庄水泵厂为主,铸铁件以沈阳铸造厂、博山水泵厂为主,开展热加工质量调查。通过质量调查分析,制定了《泵用铸铁件、铸钢件技术条件》,建议列为行业标准颁发试行,并制定了《泵用铸铁件表面光洁度等级》以及《铸造通用工艺守则》。

(2)铸造专业会议 1981年8月召开了铸造专业会议,决定在全行业推广《泵用铸铁件表面光洁度样块》,并于1982年制定了《泵用铸铁质量分等办法》。

4.统一行业技术经济指标计算方法

1979年6月,召开了28个行业厂座谈会,通过了《水泵行业主要技术经济指标统计方法及报送制度》。1981年9月在兰州举行了行业首次统计工作会议,制定了《水泵行业主要统计指标解释》,并将这些规定作为企业的评优标准依据,促进厂际竞赛和相互学习。

5.加强情报研究工作

1978年、1982年、1985年分别在重庆、南京、杭州召开了水泵科技情报会,交流了各厂在产品发展、试验研究、双革四新等方面的先进经验,明确了国内产品与国外的差距和赶超方向。

1981年接办《通用机械文摘》杂志,1983年《水泵网讯》创刊,1984年建立了泵文献检索系统和水泵情报信息系统等。这期间还出版了大型综合工具书《机械工程手册》第77分册(泵篇),约20万字,并开展了《国外机械工业基本情况》泵分册的第二轮编制工作。

通过了解国外泵产品水平,进一步加强了国内信息交流,促进了泵技术水平的进一步提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