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计划手段
计划手段是计划经济体制下宏观调控最重要的手段。在市场经济体制下,政府的宏观调控已转移到依靠市场调节的基础上,但计划仍然是宏观调控的手段之一,只是其功能发生了变化。
在市场经济中,政府经济发展计划是对经济未来的发展目标、发展途径的设计与谋划,是对一定时期经济发展目标的具体化、数量化以及发展途径、相关经济政策的组合。与计划经济的计划不同,它不是依靠行政命令、层层分解下达,而是通过市场机制和政府调控的各种手段的结合来实现的。对畜牧业这个弱质产业而言,计划手段的调控仍然必不可少。计划手段调控的主要内容是畜牧业的发展规划、发展政策、技术研发等,调控的主要目标是使农牧民、企业、居民等市场主体的自主选择与政府发展计划目标相吻合,保证畜牧业的健康持续发展,保障畜产品供给安全,增加农牧民收入,提升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2.经济手段
经济手段是指依据价值规律的要求,通过与价值形式相关的各种经济杠杆调节经济主体的经营行为,以达到宏观经济调控目的的调节手段。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手段是宏观调控最主要的手段。对于分散经营仍占较大比重的中国畜牧业而言,经济手段的调控尤为重要。畜牧业宏观调控的经济手段主要有:价格手段、财政手段、信贷手段、保险手段。
(1)价格手段。价格手段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宏观调控经济手段的核心。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农牧民在畜牧业生产活动中享有完全的自主权,生产什么、生产多少和怎样生产完全由农牧民根据市场的变化自己作出决策,政府不能以直接的行政命令来制约农牧民的生产经营行为,政府只能通过运用各种政策手段,通过市场与价格的变化来引导农牧民,使农牧民的生产经营行为朝着政府所希望的方向发展。运用价格手段的目的主要是为了稳定畜产品市场供求,保证农牧民的收入,保护消费者的利益,提高市场营销效率,控制外来竞争,保护本国利益等。
(2)财政手段。财政手段是国家凭借政权的力量和对生产资料的所有权,把企业和个人所创造的一部分国民收入集中起来,形成国家的财政收入,然后在国民经济的各个方面加以分配使用的一种调控手段。它体现的是以国家为主体,对国民收入进行分配和再分配的关系。为了推进畜牧业持续健康发展,政府应扩大对畜牧业的财税支持,降低畜产品生产加工中的各种税费,提高畜产品出口退税等。
(3)信贷手段。信贷是政府用以支援和调控农业经济的重要手段。它通过吸收农民储蓄、发放农业贷款等信贷方法调节农牧业资金余缺,促进资源配置和产业结构的优化,推动农业产业化经营等。与种植业相比,畜牧业生产经营活动需要资金相对要更多一些,因而对信贷的依赖度也要高一些。(www.daowen.com)
(4)保险手段。保险是为确保社会经济生活的安定,用集合具有同一风险的多数单位和个人的资金,建立起保险基金,以对特定灾害和事故所致的损失进行经济补偿的制度。畜牧业是一个弱质的、风险性大的产业,发展保险事业具有重要意义。
3.法律手段
从一定程度上看,市场经济就是“契约经济”,它要求用法律形式来全面规范社会经济活动中各主体的权利、义务和行为规则,使法律成为宏观经济调控的重要手段。随着经济发展和市场化的不断深入,我国畜牧业面临的形势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随着一些大型工商企业进入畜牧业以及企业兼并联合,占有较大市场份额的畜牧业企业将相继出现,由此可能出现不公平竞争和垄断;随着买方市场的出现,如何保证农牧民收入有所提高,将受到广大农牧民的关注;广大消费者对畜产食品安全性的关心将越来越高涨;随着畜牧业饲养规模的日益扩大,特别是工厂化养鸡、养猪、养牛的发展,对水、空气的污染也日益突出。所有这些都要求国家制定一系列的法律、法规,对市场主体的行为进行规范,以保障畜牧业的健康持续发展。
4.行政手段
在市场经济中,国家宏观调控应该主要靠经济手段、法律手段和计划手段,但行政手段在一定条件下也是不可缺少的。行政手段是指国家行政机构通过采取强制性的命令、指示、规定和下达指令性的任务等行政方式来调节和管理经济活动。
任何一个国家的经济管理,都需要使用必要的行政手段。在市场经济体制下,行政手段也是必要的。对中国畜牧业来说,由于生产经营仍然相对分散,农牧民对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的宏观调控还不能普遍做出灵活的反应和准确地判断,使得行政手段还是不可缺少的重要宏观调控手段之一。但是,在使用行政手段进行宏观调控时,必须保障农牧民的经济利益和民主权利,必须尊重市场经济的客观规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