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论述增加畜产品供给途径之时,需要首先明确两个前提:其一是资源的稀缺,如果我们有用之不竭的土地、劳力、资本等,则想要多少畜产品就能生产出多少,现实并非如此,因而需要探讨的是面对有限资源,有哪些增加畜产品供给的途径可供选择;其二是符合市场经济规律,如果不按照市场规律,人为强制性地将其他行业的资源转移到畜牧业生产之中,阻碍其他行业的发展,也不应该作为考虑的范畴。经济学是一门解决稀缺问题的学科,市场经济是为了利用有限资源、寻求资源优化并获得最高效率而产生的一种社会经济制度。因此,需要利用市场经济的优势,同时考虑市场经济规律固有的缺陷来探讨增加畜产品供给的有效途径。
根据市场经济规律可知,如果要增加畜产品的供给量,无非是两种选择,一种是在供给状况不变的前提下,只要提高畜产品的价格,畜产品的供给量就会沿着供给曲线增加;另一种是改变供给状况,让供给曲线向右移动,使得任何价格所对应的供给量都增加。改变供给状况远不如提高畜产品的价格那么容易,但通过改变供给状况来增加畜产品的供给更符合消费者的利益,且可考虑的因素很多,经济学把影响商品供给状况的诸多因素的影响结果综合为一个指标,即边际成本。所谓边际成本是指由于增加(或减少)一单位产品而引起的成本的增加(或减少)。影响边际成本的因素,概括起来主要有:生产规模、生产技术和管理水平、原料市场的供给、本行业的市场状况、政府的相关政策等。下面从这几个方面来分析增加畜产品的途径。
(一)生产规模
大规模生产会促进先进设备和技术的使用,同时还有助于降低单位产品的固定成本分摊,并提高劳动生产率。畜牧业是我国的传统产业,我国养猪业中农户养殖仍然占主体,规模化养殖大约只占30%,因而加速我国养猪规模化进程,在消耗同等资源量的前提下,仍然有增加畜产品供给的可能。
(二)生产技术和管理水平
提高生产技术主要包括改良畜禽品种或优化畜禽品种结构,提高畜禽营养平衡供给的水平,控制疫病的传播、改善动物的健康状况,研制推广先进的畜禽养殖设施等。有了一流的生产技术,还需要一流的管理,所有的技术都得靠有效的管理才能转化为最终的生产效率。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我国的畜牧业生产水平还比较落后,畜禽死淘率偏高,饲料转化效率较低,其中有技术原因,也有管理不善的因素。
(三)原料市场的供给(www.daowen.com)
在畜产品的全部成本构成中,饲料的成本占据60%以上,因而饲料原料的市场价格对畜产品的供给影响很大,只有稳定的饲料市场才能有稳定的畜产品市场。增加饲料供应的主要措施有:进一步改变种植业结构,在保证粮食自给率的前提下,将种植人畜兼用的作物品种改为畜禽专用的饲用作物。进一步综合开发利用农副产品、食品制药类生产副产品的饲用价值。增加部分饲料原料的进口,尤其是蛋白类的饲料的进口,比如进口大豆,由于大豆的亩产很低,如果增加大豆或豆粕进口,便可以转移部分土地用于生产其他饲料原料。
(四)本行业的市场状况
市场经济制度的高效率是基于完全竞争的市场,尽管现实中没有一个国家的市场能处于完全竞争的状态,但为了获得尽可能高的回报,还是应该尽力创造这样的市场环境,通过公平竞争将效率低下的生产者从行业中淘汰,通过执行反垄断法,让竞争的价格真正发挥作用。只有这样,整个行业的效率才能提高。我国的畜产品市场还很不健全,生产者的技术水平参差不齐、交易双方的信息不对称、同质不同价甚至以假乱真的现象时有发生,这些都降低了我国畜牧业生产的整体效率。
(五)政府的相关政策
畜牧业是一个非常脆弱的行业,并主要源于以下两个方面:其一是市场,由于生产者规模小且广泛分布于农村,因而市场经济制度中固有的缺陷,即生产的盲目导致市场价格的大幅震荡,在这个行业中最容易发生,而且每一次价格的震荡都会给行业造成重大的损失;其二是疫病,与工业品生产不同的是,畜禽场一旦暴发疫情,将意味着全部的投入立刻化为灰烬,且还为今后的饲养和周边的饲养带来潜在的隐患。在接近完全竞争的市场经济制度中,企业只能是市场价格的被动接受者,要维系相对稳定的市场、相对健康的环境,只能依靠政府发挥作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