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进程中,扶贫与扶志、扶智相结合的实践领域尚存在挑战:其一,市场化背景下贫困人口的自我发展能力不足。市场化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为贫困人口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另一方面也导致了发展机会不平等,以及进入一种全新的发展理念和框架的不适感、无力感、被剥夺感和生存发展风险,导致其在可持续生计、发展机会和能力上的脆弱性。其二,城市化进程中贫困乡村的发展活力匮乏。在城乡人口流动和资源交流的过程中,人口和资源基本上都是单向流动的,致使农村地区尤其是贫困地区出现空心化现象、衰败化迹象,这些对脱贫政策的落实构成了严峻挑战。一些需要较大体能、稍有技术含量的扶贫项目往往难以有效实施,同时农村发展要素匮乏问题越发突出,农村发展机会越来越微弱,缺乏发展活力和动力,进而走向贫困边缘或者落入发展陷阱。其三,深度贫困地区和群体的现代性伦理缺失与贫困代际传递。深度贫困地区和群体,从表层看呈现出外部文化视角下的“等靠要”“懒散慢”等特征,从深层看则根源于其行为方式、价值理念、文化模式与现代化进程中的生存法则、致富伦理等格格不入。其后果之一就是贫困现象和文化在代际传递,贫困陷阱长期延续。具体来看,主要呈现出以下几方面。
第一,基层扶贫工作者“扶志”能力有限。扶贫工作在一定程度上会带来两方面的消极后果:一是贫困群体的污名化,这让本就自卑心理强烈的贫困者遭受巨大的心理打击,甚至主动放弃受助机会;二是对于扶贫对象的负向激励,扶贫资源的有限性会吸引更多的社会群体争夺有限的扶贫资源,滋生受助者对外部资源的依赖心理,抑制贫困人口主动脱贫的积极性。长期以来,一些社会成员习惯给贫困户贴上好吃懒做、不思进取等负面标签。这一方面导致了严重的社会排斥,逐渐将这些贫困者推至社会边缘,使其沦为弱势群体;另一方面也给贫困户带来了巨大的心理压力,他们开始自我否定,精神懈怠,消极应对当前困难。村民在个体行为上表现为因循守旧、得过且过,在群体行为上呈现出家庭本位主义、排斥集体合作的思维与行为方式,缺乏自主发展、团队合作的观念与意识。基层扶贫部门工作团队有时难以把握专业性的方法为贫困群众“扶志”,这给目前的基层扶贫工作带来极大挑战。
第二,部分贫困人口常规培训的获益难度大。在实践中,一方面,一些贫困人口表示自己参加过技能培训,而培训对于提升其技能、增收而言,没有太大收获和帮助。而另一方面,基层扶贫工作者也对此产生疑惑。山东省一些地方在对贫困群众的培训实践中,尽管政府和培训机构都作出了巨大努力,希望能够提供贫困户需要且能够产生实效的培训服务,但实际情况却是培训提供者瞄准了贫困人口,采取了及时跟进贫困户培训需求的灵活措施,但根据培训对象需求提供的培训服务很快就被培训对象抛诸脑后,并没有形成脱贫增收的实际效果。一方面,劳动力培训中专业设置比较理想化,课程技术含量过高导致培训效果不够理想。另一方面,劳动力培训存在一些技术性和制度性问题,如扶贫部门在技术培训、劳动力就业市场和信息方面不具备优势,在培训人员和实际就业人数的监测方面,也没有可靠的方法来避免委托或代理部门的徇私舞弊或不当作为。
第三,扶贫资源获取及利用效率低。现阶段,扶贫工作面临的资源困境主要体现在资源获取、分配以及利用效率上。首先,在资金来源上,政府的财政资金仍占主体,不少扶贫资金需要地方政府进行配套,致使扶贫资金的充裕程度与当地经济条件紧密相关。然而,对于贫困地区来说,地方财政无力负担这些配套扶贫资金,因此无法贯彻落实相关的扶贫工作要求。农村人际关系网络简单,交际圈子通常仅限于亲朋邻里,可获取和利用的资源十分有限。其次,在资源分配方面,目前精准扶贫工作基本由政府“包办”,资源是否被有效利用缺乏相关监管机制的监督。在这种情况下,掌握着国家扶贫资源的政府部门容易滋生腐败和产生扶贫不均现象:一方面,资源由相关部门根据前期收集的资料进行逐级指标分配,与基层联系不紧密,导致部分“临界贫困户”被排斥,真正需要帮助的贫困者被遗漏;另一方面,当前我国采取的定期政绩考核制度,导致部分地区领导热衷于打造扶贫工作示范点,将有限的扶贫资源全部投入其中,资源分配严重不均。
因此,在深化改革过程中,需要针对此类问题对症下药,进一步加强扶贫与扶志、扶智结合程度,有效转化扶贫成果,增强贫困地区群众的内生动力和自我发展能力。(www.daowen.com)
第一,发挥脱贫致富典型的示范带动作用。其一,将有代表性的脱贫致富农户和个人树立为典型,将其脱贫故事、脱贫精神撰写成生动的故事,以宣传画册或短纪录片的方式通过媒体广而告之。其二,为脱贫致富典型建立宣讲平台,促进脱贫致富典型与贫困户、贫困个体的深度沟通,激发贫困户的致富意愿和内生动力,为贫困户脱贫致富提供思想和精神引领。
第二,提升新型组织文化在村落社区的影响力。发挥基层党组织和村民自治组织的领导和牵头作用,充分利用老年协会、妇女协会、农民合作社、红白理事会等各类村民组织,有计划地开展各种有内涵的集体活动。把村民组织起来,让这些组织的文化和价值观念逐渐在村民心中生根发芽,促进村庄文化和价值观念的现代化变迁。
第三,培养一批有志愿精神的社区工作队伍。从队伍设置设计上,可以在每个贫困村设置一个社区社会工作岗位,面向社会(重点是城镇退休教师、医生、科技人员和文化艺术工作者)公开招聘带有志愿属性的社会工作者,国家财政给予生活补贴和一定福利,并构建社区社工支持体系。社区社工的具体职责包括:了解村庄历史和传统,摸清每个农户的基本情况特别是发展中遇到的困难,把握社区内在权威结构及主导性价值取向,围绕改变社区陈规陋习和落后价值观念提出具体干预方案,申请财政资金或争取社会捐赠资金执行社区工作具体方案,根据工作进展和实际情况及时调整、完善社区工作方法和具体项目。
第四,实现贫困社区、社会组织与社会工作者合力助推精神脱贫。通过政府购买服务,将社区、社会组织、社会工作者结合起来。通过社会组织获取社会资源,辅助贫困地区社区建设,搭建好实施平台,并利用好社会组织在联合、调动社会资源上的优势,运用专业方法满足贫困人口的需求。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