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深化改革减轻问题的压力

深化改革减轻问题的压力

时间:2023-06-0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其二,专项扶贫、行业扶贫平台建设缺失问题。其三,扶贫工作队和第一书记工作走过场问题。以上精准扶贫工作队从政治制度维度上表现为人、财、组织资源结构性错位的问题,构成山东省深化抓党建促脱贫攻坚必须加以回应的问题意识。因此,山东省以基层党建为抓手的脱贫攻坚体系化经验的总结、提炼和推广,具有十分紧迫和重要的意义。

深化改革减轻问题的压力

从实践中反映出的问题来看,下一步仍然需要面对以下三个方面的制度难题。

其一,村庄内部长期缺乏有效、有力的贫困治理组织平台问题。具体而言,从贫困识别的精准到过程施策的精准,再到脱贫出列的精准,在这一动态的减贫体系中,还缺乏一个公平、公正、公开的可持续运行的基层组织化平台。根本原因是村级以党组织为核心的各种基层组织社会凝聚力有待提升,村庄减贫发展的合力和动力不足。

其二,专项扶贫、行业扶贫平台建设缺失问题。从实践中发现,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纵向延伸,横向难以整合的封闭性、碎片化以及乡村缺乏资源落地平台的体制缺位问题,一直是我国减贫制度安排中的一种科层制缺陷和体制痛点。自精准扶贫实施以来,随着责任体系和监督体系的制度笼子加强,基层干部宁愿不干事也不愿意担风险的“懒政”“惰政”现象日益突出,与体制不能落地的缺位、错位从而不敢担当有内在关联。探索和建设一个自外而内、自上而下的资源整合平台是当务之急。

其三,扶贫工作队和第一书记工作走过场问题。针对贫困村普遍存在的村庄治理缺失、村党组织弱化而脱贫攻坚任务难以推进问题,自2014年起,中组部和相关部委联合下文,提出从中直机关、国管企事业单位和各省、市、县相关机构下派驻村工作队和第一书记的要求。然而在实践中,遇到三个瓶颈问题:第一,作为工具性载体,精准识别的填表、改表成为他们的首要任务,无法抽身进行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实质性工作。第二,行业部门主导的扶贫资源缺乏落地渠道,而第一书记们针对村庄脱贫需求的项目资金却求助无门。第三,面对成为“历史”的扶贫项目和社会政策在村落地时的走形、错位、不公平、不公正问题后遗症,新来的驻村工作队队员和第一书记缺乏工作经验和相应的组织、政治资源去化解,从而对自己的工作产生无力感。

以上精准扶贫工作队从政治制度维度上表现为人、财、组织资源结构性错位的问题,构成山东省深化抓党建促脱贫攻坚必须加以回应的问题意识。(www.daowen.com)

我国脱贫攻坚及可持续减贫与发展,已到了综合性、复杂性问题凸显的“啃硬骨头”阶段。因此,山东省以基层党建为抓手的脱贫攻坚体系化经验的总结、提炼和推广,具有十分紧迫和重要的意义。结合实践经验,有三个要件可先行推广:

1.以省、市、县、乡、村五级书记贯通的党基层组织促脱贫。这是我国政治制度优势最重要的落地,也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重要论述的根本所指。

2.将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成为服务型党组织,要具备服务能力,为村庄减贫发展提供生产服务、公共服务和社区服务,以服务团结人、凝聚人,实现以社会治理为基点的可持续减贫与发展。

3.建立村一级能提供以上服务的财政基础。有条件发展集体经济的村庄,国家或社会为其提供培育集体经济的“第一桶金”;暂时没有条件发展集体经济的村庄,提供村庄服务的财政补贴。总之,在农村社区创造社区服务就业岗,为优秀青年社区服务提供就业岗,并在此过程当中培育他们成为党员和村干部,造就一支“永远不走”的扶贫工作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