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形成于建国初期的户籍制度是当时强化社会控制、稳定农业生产、加快重化工业发展的必然结果。出于对不确定性的恐惧和社会秩序失控的担忧,我国户籍制度通过固化个人身份和居住区域实现了对社会公众的有效控制。当前,户籍制度改革缓慢的一个重要原因仍是政府对户籍改革可能导致社会秩序混乱的担忧。
形成于建国初期的户籍制度是当时强化社会控制、稳定农业生产、加快重化工业发展的必然结果。随着就业机会、社会福利以及粮油等生活必需品供应与户籍挂钩,户籍制度逐渐成为我国计划经济时期社会管理的一项基本制度。这项制度把城乡居民身份分割开来,直接奠定了我国二元社会经济体制的根基。当前,户籍制度作为我国居民收入差距扩大和各种社会不公现象产生的重要根源,既阻碍了社会经济的健康发展,也引发了诸多社会矛盾与冲突,户籍制度改革已不容回避。然而,由于户籍制度与就业、教育、住房分配、社会保障等各种社会资源分配体系紧密相联,使得户籍改革不仅高度复杂且充满风险,稍有不慎,就可能引发新的社会问题。
长期以来,户籍制度作为我国社会管理的一项基本制度,对于政府有效管控社会秩序发挥了重要功能。出于对不确定性的恐惧和社会秩序失控的担忧,我国户籍制度通过固化个人身份和居住区域实现了对社会公众的有效控制。当前,户籍制度改革缓慢的一个重要原因仍是政府对户籍改革可能导致社会秩序混乱的担忧。然而,户籍制度导致的社会不公和对公民自由的限制已使其广受诘难,其近乎“封建世袭式”的身份管理制度与当今社会的民主公平追求亦格格不入。随着时间的推移,现行户籍制度对公平和个人自由的漠视最终也损害了其追求秩序的目标,甚至已演变为社会失序的根源。(www.daowen.com)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有关农地承包权与宅基地使用权退出机制创新研究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