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之后全球经济持续调整、跨境贸易和投资回升乏力、主要大国单边主义和贸易保护主义行为明显抬头等因素尤其是全球价值链和生产网络变迁的影响,亚太区域经济一体化呈现以下发展趋势:
1. 自由贸易协定数量增长放缓
2017年以来,亚洲自由贸易协定的增长趋势持续放缓(见图10.1)。然而,根据WTO区域贸易协定数据库,2017年亚洲自由贸易协定占世界总额的比例略有增加,从25.0%上升到28.6%;2018年这一比例提高100%。2017年有两项亚洲自由贸易协定生效(低于2016年的3项),分别是中国内地与澳门签署了《CEPA投资协议》和《CEPA经济技术合作协议》,以及欧洲自由贸易联盟(EFTA)与格鲁吉亚之间签订的自由贸易协定。2018年新生效的3个亚洲自由贸易协定包括《全面且进步的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CPTPP)、欧洲自由贸易联盟(EFTA)和菲律宾签订的FTA,以及中国和格鲁吉亚签订的FTA。
图10.1 亚洲新生效的FTA
数据来源:Asia Regional Integration Center FTA Database. https://aric.adb.org/fta; WTO的RTA数据库http://rtais.wto.org(访问时间2019年1月)。
2017年签署的自由贸易协定数量略有回升,其中包括《关于加强经济关系的诸边太平洋协定》(PACER)加上106项协定,以及东盟近十年来签署的第一项自由贸易协定——东盟与中国香港的自由贸易协定。截至2018年8月,下列经济体签署了三项双边自由贸易协定:(1)新加坡和斯里兰卡;(2)中国香港和格鲁吉亚;(3)澳大利亚和秘鲁。在同一期间,下列经济体和贸易集团也签署了五个多边自由贸易协定:(1)大韩民国和中美洲,(2)欧亚经济联盟和中国,(3)欧亚经济联盟和伊朗,(4)日本和欧洲联盟(欧盟),和(5)《全面且进步的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CPTPP)。日本和欧盟签署的自由贸易协定重申了这些大型经济体对开放和基于规则的贸易的承诺。
2. 跨区域FTA数量有增无减
亚洲国家不断加强与非亚洲伙伴和非传统市场的贸易联系,反映了这些国家与全球价值链的密切联系以及对贸易开放的承诺。从图10.2可知,近年来,亚洲国家积极与区域外国家和地区进行自贸区谈判,签订自由贸易协议,争取更多的区域外市场准入。2017年第四季度,中国启动了与毛里求斯和摩尔多瓦的双边自由贸易协定谈判。2018年初,中国还与巴拿马联合开展了一项FTA可行性研究。在2018年新签署的8个自由贸易协定中,有6个涉及非亚洲伙伴。与此同时,印度尼西亚与莫桑比克和突尼斯等非洲经济体启动了自由贸易协定谈判,澳大利亚与欧盟进行自由贸易协定谈判,新加坡和韩国都在与南方共同市场(Mercosur)谈判双边自由贸易协定。此外,韩国还启动了寻求加入太平洋联盟(Pacific Aliance)[10]的进程,这将有利于韩国与墨西哥达成自由贸易协定。韩国已与智利、哥伦比亚和秘鲁之间签订了双边自由贸易协定,但与联盟中最大的经济体墨西哥没有任何双边自由贸易协定。
图10.2 亚洲国家签订FTA数量(www.daowen.com)
数据来源:Asia Regional Integration Center FTA Database. https://aric.adb.org/fta(访问时间2019年1月)。
3. 深层次亚太自由贸易协定数量急剧上升
在世界经济和全球贸易不确定性增加的情况下,深化现有的自由贸易协定承诺是促进贸易开放和创造贸易机会的一种新途径。尽管亚太自由贸易协定的增长似乎已接近停滞,但是处于升级或深化现有自由化承诺的各个阶段的亚太自由贸易协定的数量急剧上升,协定内容涵盖包括投资、贸易便利化、竞争和政府采购等“边境后”问题。贸易投资自由化覆盖领域明显扩展,不仅涉及传统的货物贸易和市场准入,而且包括服务贸易和市场标准、规则;成员间承诺的开放水平和标准也普遍提高。虽然逐步提高贸易开放程度并不是一项新的战略,但亚太自由贸易协定升级的增长趋势相当强劲,而且在过去两年中得到了加强,如新加坡和澳大利亚之间升级的自由贸易协定、中国与智利之间升级的自由贸易协定。韩国和美国之间的自由贸易协定则在2018年达成了重新谈判。总体而言,15个亚太自由贸易协定的升级谈判目前正在进行中。此外,在美国退出 TPP 的情况下,欧盟、日本等发达经济体加快推进 CPTPP、日欧EPA等跨区域自贸区建设,成为高水平区域贸易自由化的主要推动力量。
4. 双边自由贸易协定成为主流
全球贸易形势紧张、贸易体系出现诸多变革,多边贸易体系受到重创,签署双边及区域自贸协定已经成为全球范围内区域合作的主要形式和新潮流,如美加墨、美欧、美日、日欧等低关税的多个双边体系正在形成,多数国家对于自贸协定能够带来的经济利益和竞争促进效应普遍形成共识。美国转向重视双边协定,美欧、美日零关税协定在全球经贸摩擦加剧背景下呼之欲出;主要发达经济体都将自贸协定谈判作为其实现外交和地缘政治目标、主导全球新规则制定的重要工具。新兴经济体推进自贸区建设的力度明显加强,以减少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贸易投资转移效应的不利影响,保持经济外交的均衡关系,提高国际竞争力。
5. 多边区域合作有所突破
“逆全球化”盛行的时代,多边区域经济合作举步维艰。但是,在日本的大力推动下,2018年底,《全面且进步的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CPTPP)正式生效,并将于2019年1月19日就哥伦比亚、印度尼西亚、韩国、泰国及英国等有意愿的国家加入其中进行讨论,一个包含了5亿人口的更加自由的贸易体系已经初步形成,这是亚太地区多边合作的重要成果。同时,东亚区域一体化出现突破性进展,与欧美等其他地区的差距正在缩小,中日韩自贸协定、RCEP 等区域多边自贸协定谈判相继启动,贸易自由化目标明显提升。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