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长期奉行“出口导向”政策,这极大地促进了我国经贸规模的扩大和经济实力的快速上升。但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单纯的出口导向型外贸政策已不能适应世界经济发展的要求,中国经济面临诸多困境。比如,作为世界能源、资源消费大国,中国却难以获得能源、资源的定价权,原材料价格和制成品价格均被外部垄断,中国经济饱受国际价格波动之苦;作为全球制造业中心,中国频频遭到发达国家的打压,难以从全球价值链底部向高端移动,制造业面临全球价值链低端锁定和分工固化的难题,企业缺乏议价能力和竞争力。面对这些不利的经济和贸易处境,中国意识到在坚持多边贸易体系、继续推动改革开放的同时,有必要利用好现有规则,加入谈判诸边、双边和区域自贸协定的潮流中,谋求与主要贸易伙伴建立自贸区,努力拓展新市场。
于是从20世纪90年代起,中国相继参加了一些区域性经济合作组织,如亚太经合组织(APEC)、上海合作组织、东盟论坛等。这些松散的区域经济合作形式较低级,对成员国没有强制性的约束,但通过参与这些组织,中国意识到了加强区域经济合作的重要性,为今后参与和签署更多的区域贸易协定积累了宝贵经验。
这一时期中国参与的制度性区域贸易协定较少,对区域经济合作的认知还停留在“开放的地区主义”阶段。而同期,世界其他地区已经掀起了区域经济合作的大潮,欧洲、北美、拉美乃至非洲等地区国家都在大力开展区域经济合作,区域贸易协定的数量在全球迅猛增加。与此时的亚洲尤其是东亚地区,其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明显落后于世界其他地区,除东盟外,无论是区域大国如中国、日本和韩国,还是区域小国都游离于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之外,致使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进展异常缓慢。作为自贸区建设的后来者,中国直到2001年才提议与东盟筹建自由贸易区,在亚太地区是最晚的。(www.daowen.com)
到20世纪末,随着经济全球化谈判的停滞以及亚洲金融危机的冲击,亚洲各国尤其是东亚各国开始意识到区域经济合作的重要性,并纷纷制定区域经济合作战略,推动区域贸易协定的实质性发展。尤其是日本和韩国开始积极推进区域经济合作步伐,争夺区域内经济合作的主导权,并在全球范围内寻找区域合作伙伴,区域和跨区域合作水平大幅提高。随着自贸区的大量涌现,世界主要贸易国家纷纷建立以自身为中心的自贸区网络;WTO多哈回合谈判进展缓慢,在支持WTO多边贸易体系的同时,中国加快了区域经济合作步伐,将FTA谈判列为国家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近年来,中国自贸区战略已经成为中央的大政方针,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实施自由贸易区战略,十八届三中全会强调要加快自由贸易区战略,“坚持世界贸易体制规则,坚持双边、多边、区域次区域开放合作,扩大同各国各地区利益汇合点,以周边为基础加快实施自由贸易区战略。改革市场准入、海关监管、检验检疫等管理体制,加快环境保护、投资保护、政府采购、电子商务等新议题谈判,形成面向全球的高标准自由贸易区网络。”十三五规划提出:“加快实施自由贸易区战略,推进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谈判,推进亚太自由贸易区建设,致力于形成面向全球的高标准自由贸易区网络。”由此可见,中国的自由贸易区战略已经确立,进入加速实施阶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