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亚太地区生产网络存在的问题与挑战

亚太地区生产网络存在的问题与挑战

时间:2023-06-0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亚太区域生产网络发展还不成熟,面临的许多问题和矛盾亟须解决。亚太区域内本就缺乏覆盖范围广泛的一体化组织,没有区域内贸易和投资方面的统一规定。区域内交错复杂的双边贸易协定所带来的“意大利面条碗”效应,更让很多企业无所适从,亚太区域生产网络的发展急需制度方面的保障。

亚太地区生产网络存在的问题与挑战

亚太区域生产网络发展还不成熟,面临的许多问题和矛盾亟须解决。

1. 垂直专业化分工导致亚太区域生产网络内经济发展失衡

亚太区域生产网络主要依靠发达国家的产业转移和跨国公司的对外投资而形成,发达国家生产核心零部件出口到发展中国家,再由发展中国家进行加工组装出口到发达国家。一方面,发展中国家长期从事简单的加工劳作,技术“低端锁定”,不利于国内的产业升级和经济发展,甚至会导致“贫困化增长”,如欠发达经济体柬埔寨、越南等国家处于全球价值链的低端。另一方面,发达国家的跨国公司掌握着核心技术和公司经营战略的主导权,如日本等国家位于价值链上游,使得发展中国家处于被动的适应地位。对外经济交往中缺乏话语权。并且发展中国家从事的加工组装活动处于价值链低端位置,可获取的经济利益较少,长期内造成了亚太地区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经济相差甚远的状态。

2. 各经济体参与亚太区域生产网络的进展不平衡(www.daowen.com)

各国参与亚太区域生产网络的进展参差不齐,美国、加拿大、日本、韩国等发达经济体的参与度较高,部分欠发展经济体如缅甸、老挝、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国等参与度较低。根据UNCOMTRADE数据库,我们计算了近十年这些国家的中间产品贸易总量[3],可知这些国家参与度明显提高,如2005年至2015年的中间产品贸易总量,中国增长了2倍多,印度增长近3倍(其基数较小),东盟国家增长了76%,其中菲律宾仅增长约9%。“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进也推动这些国家进一步参与到亚太生产网络中。

3. 市场驱动的亚太区域生产网络缺乏制度保障

亚太区域生产网络主要是依靠市场驱动形成的,与中东欧生产网络相比缺乏制度上的保障。欧盟自成立以来,合作水平不断提高,已在产业、税收政策等方面实现了高度的统一化,同时还组建了欧洲委员会、欧洲议会等机构,为区域内产业合作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亚太区域内本就缺乏覆盖范围广泛的一体化组织,没有区域内贸易和投资方面的统一规定。区域内交错复杂的双边贸易协定所带来的“意大利面条碗”效应,更让很多企业无所适从,亚太区域生产网络的发展急需制度方面的保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