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亚太区域生产网络的形成机制

亚太区域生产网络的形成机制

时间:2023-06-0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为了提高资源配置的效率,促进国际分工模式的高效发展,亚太各国之间开始努力构建亚太区域生产网络。在产业国际转移的过程形成了复合型网络分工体系,即产业间分工、产业内分工和产品内分工并存,亚太区域生产网络逐渐形成。

亚太区域生产网络的形成机制

为了提高资源配置的效率,促进国际分工模式的高效发展,亚太各国之间开始努力构建亚太区域生产网络。

1. 国际分工与亚太生产网络

受到政治经济环境等多方面的影响,尤其是国际分工的深化,亚太区域生产网络逐渐形成。国际分工的深化可以说是国际生产网络形成的内在动力。第二次产业革命后出现了国际分工体系,在经济全球化科技进步的推动下,国际分工模式出现不断纵深发展的趋势,经历了产业间分工、产业内分工和产品内分工等阶段,各经济体之间的经贸联系日益紧密,区域生产网络也日益形成。

最初的国际分工体系建立在各经济体的比较优势差异基础之上,资源禀赋的差异决定了各经济体处于不同的国际分工地位中,因此,最初的国际分工发展在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之间呈垂直分工格局,发达国家生产工业品,发展中国家生产初级产品,这时主要是产业间的垂直分工格局。随着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到来,世界生产力水平大幅提升,技术进步,运输成本下降,国际贸易投资快速增长,基于规模经济和产品差异化的产业内分工体系在发达国家内部产生,分工主要发生在水平相近的工业国之间。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跨国公司成为世界经济的重要参与者,同一产品的生产呈现“碎片化”趋势。跨国公司分解生产流程,将附加值较高的核心环节保留,而将其余环节外包,从而获得最大化利润,发展中国家也因此更多地参与到国际分工体系中,此时产品内分工形成。

20世纪末在亚太地区出现了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国际转移,从日本到亚洲“四小龙”,接着又转移到了中国内地和东盟国家。在产业国际转移的过程形成了复合型网络分工体系,即产业间分工、产业内分工和产品内分工并存,亚太区域生产网络逐渐形成。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生产要素的国际流动日益增多,国际分工不再以生产环节为标准,而是以生产要素为标准,“要素分工”形成。要素分工的到来,使得贸易投资一体化趋势加强,这大大削弱了要素的稀缺性和属地性,国际贸易由传统的产品流动拓展到以资本为载体的要素流动,从而不断侵蚀稀缺要素拥有者的垄断地位,推动要素以产能输出的形式流出,增加了流入国的要素供给。总之,伴随着国际分工体系的不断发展,区域生产网络也在相应形成和拓展。(www.daowen.com)

2. 产业转移与亚太生产网络

20世纪70年代上半期以来,亚太地区的发展日益引起世界瞩目。东亚经济特别是日本、亚洲“四小龙”的经济迅速增长,中国以及其他亚洲新兴市场国家也快速崛起于世界舞台,美国也试图通过加强与中国等亚洲国家的联系遏制苏联的发展,战后大洋洲国家纷纷实行“脱欧入亚”战略,进一步密切了美国同东亚国家的经济联系。

在经济上,亚太地区特别是东亚国家呈现出“雁阵模式”的特征,在起飞前极端落后,起飞后变化迅猛异常,但发展又极不平衡。20世纪80年代中期,日本经济迅速发展,它开始在东亚地区筹建以自己为核心的国际分工体系。日本作为该地区唯一的发达国家,是雁头,负责向东亚其他地区输出技术、资金和管理经验等;韩国、新加坡、中国香港和中国台湾地区(亚洲“四小龙”),以及马来西亚、泰国、菲律宾、印度尼西亚等(亚洲“四小虎”)是雁体和两翼,承担供给原材料和廉价劳动力等;作为最低层的成员,中国是雁尾,负责提供能源和原材料,以及技术水平含量最低级的工业品(如纺织品)。而东亚生产网络的雏形正是这种以日本为雁头、亚洲“四小龙”和“四小虎”为雁身、中国和东盟等其他国家为雁尾的“雁行模式”。根据日本经济学家赤松要(Kaname Akamatsu)的“雁阵理论(flying geese paradigm)”,为了寻求最低廉的劳动力成本,各国的跨国公司会通过结构重组将低价值的生产活动转移至相对欠发达的邻国。[1]而促进东亚生产网络和东盟生产网络日益融合的动力正是跨国公司追求低成本和规模经济的投资经营活动。尤其是21世纪以来,作为全球价值链重要环节的东亚生产网络和东南亚生产网络彼此联系越发紧密,高度融入全球化国际分工。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中间产品的生产与贸易迅速增长,中国与这两大区域性生产网络的经济关联日益紧密,成为整合亚洲生产网络和全球生产网络的重要力量。[2]

此时,国际产业转移已经发生三次。其中,在20世纪50年代,发生了第一次国际产业转移,转移方向是从美国向日本及联邦德国转移。德国和日本是二战的战败国,其经济遭到了严重破坏,经济重建需要大量的资金,而美国在二战中经济未遭到破坏并且迅速发展成为世界第一经济强国,开始向日本和联邦德国转移纺织、钢铁等传统产业。在20世纪60年代至80年代期间,发生了第二次国际产业转移,转移方向是从联邦德国、美国和日本向亚洲“四小龙”和拉美等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主要转移的是劳动密集型与资本密集型产业。在20世纪90年代,第三次国际产业转移发生,转移方向是从日本、亚洲“四小龙”、美国向中国等发展中国家和地区转移。这一时期科技进步速度加快,发达国家和地区纷纷调整产业结构,以跨国公司为主体和以海外转移为主要手段的世界范围内的产业结构重组和升级开始出现,转移到部分东盟国家和中国的产业主要是资本密集型、劳动密集型以及部分低附加值的技术密集型产业。通过比较三次国际产业转移的不同模式可发现,第一次国际产业转移是以钢铁、纺织等传统行业的整体转移为主,而第二、第三次的国际产业转移是以劳动密集型与资本密集型的生产环节转移为主,因此,第一次国际产业转移时并未形成垂直专业化的生产分工体系,第二次国际产业转移尤其第三次国际产业转移后,东亚区域内逐渐形成了联系最为紧密的生产网络。

亚太生产网络是目前发展速度最快、发展程度最完美的区域性生产网络,美国也积极参与并推进了亚太生产网络的构建,它以模块化生产网络构建者的身份成为亚太生产网络最终产品的主要需求者。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