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随着产品内分工和区域经济合作浪潮的深化,区域生产网络日益呈现开放性特征,从企业、市场、贸易和投资多渠道发挥其在区域经济合作机制中的功能性作用,并促进区域经济合作从理念变成现实。可见,生产网络与区域经济一体化二者之间日益呈现出相互促进和相互依赖的关系。
第一,国际分工是连接区域经济一体化与国际生产网络的基础纽带。国际分工的不断发展与细化促进了生产网络的形成,从产业间分工、产业内分工发展到产品内分工,企业与市场之间的界限也越来越模糊。商品的生产环节日益细化,吸引不同国家和不同企业根据其要素禀赋和比较优势融入同一产品的生产过程中,形成了垂直一体化的国际生产和分工体系。在区域经济合作的进一步推动下,区域内不同经济体和微观经济部门通过产品内分工模式融合和合作,凭借不同的环境和资源禀赋特征形成了区域性的生产网络组织。
第二,贸易、投资和服务的一体化是连接区域经济一体化与国际生产网络的宏观纽带。区域内各经济体根据各自的比较优势和资源禀赋,展开宏观层面的经济合作,强调“区域公共物品”的政策协调和共同治理。随着区域生产网络中中间产品贸易的发展,区域自由贸易协议的签订可以大量减少生产网络内各国承担的关税等贸易成本;而区域经济一体化协定中与投资和服务贸易的一体化有关的规定将使知识资本型的复合投入品的跨境成本降低,区域内的产品内分工得到进一步深化。[61](www.daowen.com)
第三,跨国公司是连接区域经济一体化与国际生产网络的微观纽带。全球生产网络和区域经济合作的发展首先源自微观领域,尤其是跨国公司的全球战略布局促进了二者的关联与发展。跨国公司从全球战略出发安排其经营活动,在世界范围内寻找成本最低而效率最高的区位进行生产布局,充分利用不同区域物流、资源和市场的差异,并协调不同环节的企业间或部门间的生产活动,以牟取最大的利润。同时,区域内统一的贸易投资政策及相关便利化措施也促进了区域内不同国家、不同企业、不同部门参与到产品的跨境生产体系中。
因此,随着新型国际分工的演变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区域内各国或各部门的竞争与合作关系不断增强,产品内分工成为国际尤其是区域生产网络的主要分工和生产形式,区域生产网络内的联系日益紧密,新的生产分工格局日益显现。因此,生产网络的区域性特征促进区域内贸易、投资增加,促进了各国间的合作与发展,提供了更加广阔和自由的市场与空间,也使得区域贸易投资一体化的实现获得更多优势。同时,各国的区域经济合作带来了区域内各国政策制度的统一,延伸了生产网络的区域发展空间,协调各国不同分工地位带来的不平等,增加了区域效率与福利。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