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国际分工理论:比较优势和要素禀赋的角度

国际分工理论:比较优势和要素禀赋的角度

更新时间:2025-01-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本书主要从比较优势和要素禀赋角度来阐述国际分工原因和利益分配。由于古典国际贸易理论存在诸多假定条件,如在完全竞争、产品同质、不存在规模经济的条件下,认为劳动生产率水平是两国家进行生产分工的基本原则,显然此理论难以解释多国多要素的国际分工。

国际分工是世界经济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其理论发展经历了古典国际分工理论、现代国际分工理论和当代国际分工理论等阶段,也是研究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最基础理论。国际分工形式也从产业间分工、产业内分工,演变为产品内分工。

1. 古典国际分工理论

古典国际分工理论主要来自国际贸易理论,如亚当·斯密的绝对优势理论、大卫·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约翰·穆勒的相互需求论、赫克歇尔—俄林的要素禀赋理论。本书主要从比较优势和要素禀赋角度来阐述国际分工原因和利益分配。由于古典国际贸易理论存在诸多假定条件,如在完全竞争、产品同质、不存在规模经济的条件下,认为劳动生产率水平是两国家进行生产分工的基本原则,显然此理论难以解释多国多要素的国际分工。

2. 现代国际分工理论

通过不断修正古典国际分工理论前提假设,形成了现代国际分工理论,其中代表性理论有内生比较优势理论和外部规模经济理论。

内生比较优势理论。所谓内生比较优势是指比较优势可以通过后天的专业化学习或通过技术创新与经验积累人为创造出来,它强调了技术进步对比较优势转换的作用和“干中学”的经验积累效应。因此,内生比较优势理论更倾向于是一个动态的模型,突破了传统的比较优势理论的框架,对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实践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外部规模经济理论。该理论假定市场完全竞争、两国相同部门的要素禀赋、消费者偏好、生产函数以及市场规模均相同,若干部门中至少有一个部门存在外部规模经济。该理论认为,无论国家间是否存在相对价格差别,规模经济的存在都会引导各国厂商专门生产部分产品,以获得来自规模经济的好处。(www.daowen.com)

3. 当代国际分工理论

二战后随着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出现和国际产业转移,国际分工呈现从产业间分工向产业内分工过渡的趋势。所谓产业内分工是指一个行业内部不同种类最终产品的国际分工。产业内分工可用新贸易理论进行解释,以保罗·克鲁格曼(Paul Krugman)为代表的经济学家认为在规模报酬递增和不完全竞争的条件下产品差异化带来了产业内贸易和产业内分工。按国际分工理论,产业内分工可分为垂直型分工和水平型分工两种类型。垂直型分工主要指产品质量及价格高低差异形成的分工,水平型分工则是指同质产品在不同国家或地区间流动形成的区域分工。[1]

随着全球价值链和国际生产网络的兴起,一些产品生产环节出现了空间上的分离,逐渐形成了产品内分工。产品内分工是指产品不同零部件、不同工序等价值链不同环节或价值片段在不同国家生产的空间分布现象。[2]从理论角度看,产品内分工理论来源于比较优势理论和规模经济理论,促进了全球价值链理论、价值片段化理论和全球外包理论的发展。

4. 要素分工与贸易投资一体化

产品内分工的出现说明国际分工不再以“产品”为界限,而是以“要素”为界限,国内部分学者将之称为“要素分工”[3],即伴随要素的跨国流动,产品价值链被分解,各国根据比较优势从事产品价值链上某一特定生产阶段和环节,从而导致国与国之间按同一产业或产品的不同生产环节或工序进行分工的现象。伴随着要素分工的发展,贸易投资一体化日益显著,即出现国际贸易和国际直接投资高度融合、相互依赖、共生发展的一种国际经济现象。[4]贸易和投资活动沿着跨国公司构建的全球价值链进行布局和延伸,以获得分工收益。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